陆轩送走奥瑞斯技术团队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窗外那片正在崛起的物流园区,心里清楚项目虽然看似顺利启动,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这时,他的思绪被人员配置方面的担忧所占据……
赵宇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厚厚的资料,眉头紧锁:“陆哥,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
陆轩转过身来,目光沉稳如水,“说吧。”
赵宇将资料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我们在东南亚试点城市的部署已经初步完成,但技术团队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现有人员配置远远不够支撑后续的系统调试和维护。尤其是在智能算法、数据安全以及跨语言沟通方面,人才缺口非常大。”
会议室里陆续走进来的马亮、林娜等人也纷纷点头。马亮低声补充道:“更麻烦的是,这些领域的人才不仅稀缺,而且大多集中在欧美科技公司,短时间内很难招到合适的人选。”
陆轩听完,神色沉静,走到窗边思索片刻后开口:“项目推进不能停,问题必须解决。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找到突破口。”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摸清我们真正缺什么人,缺多少,然后想办法把他们请过来。”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国际市场的项目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每个环节都要求极高,而樊星阁虽已具备一定影响力,但在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上,仍远不及那些世界顶级企业。
“我来统筹。”赵宇主动请缨,“我会按照项目模块进行细分,逐一统计各环节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人数。”
“情报方面我来配合。”马亮点头,“我可以调动海外信息网络,收集相关人才的背景资料,看看有没有可能接触的目标。”
“行政这边也要动起来。”林娜补充道,“我们需要制定一套高效的人才筛选机制,确保每一个引进的人都能迅速融入团队。”
陆轩满意地点头,“很好。大家分头行动,三天内必须拿出一份详细的人才缺口报告。”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樊星阁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会议室成了指挥中心,墙上贴满了各类图表与数据,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齿轮,在各自的岗位上高速运转。
然而,问题远比想象中棘手。
“陆哥。”赵宇在第三天晚上找到陆轩,脸色有些凝重,“我们统计出来了,最紧缺的是人工智能架构师、跨境数据合规专家,还有多语种项目经理。这三个岗位加起来,至少需要二十名顶尖人才。”
陆轩听后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走到窗边,看着夜色中的城市灯火。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组数字的问题,而是能否在全球竞争中抢得先机的关键。
“我们必须让他们看到樊星阁的价值。”他缓缓说道,“不是高薪,也不是名气,而是未来。”
第二天,陆轩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开会。
“我们要重新定义招聘策略。”他开门见山,“过去我们习惯于被动等待,但现在不行了。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去寻找那些真正适合这个项目的人才。”
“问题是,这些人根本不缺机会。”有人提出异议,“他们在谷歌、微软、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拿着高薪,凭什么来我们这里?”
“因为他们想要改变世界。”陆轩淡淡一笑,“而不仅仅是为别人打工。”
他继续道:“我们要做的,不是给他们一个职位,而是给他们一个舞台。一个可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随后,赵宇率先表态:“我同意陆哥的看法。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激励机制,比如项目分红、技术入股,甚至允许他们主导某些关键模块的研发。”
“还可以邀请他们参与战略规划。”马亮补充道,“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决策的一部分,而不是执行者。”
林娜则建议:“我们可以制作一份专属的职业发展蓝图,明确他们在樊星阁的成长路径,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可能性。”
陆轩点头,“很好。现在,我们需要做三件事:第一,锁定目标人才名单;第二,制定个性化的招募方案;第三,安排专人对接,确保沟通顺畅。”
“我已经联系了几位在硅谷工作的老朋友。”赵宇说道,“他们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个即将发布的智能调度系统。”
“那就尽快安排见面。”陆轩果断下令,“无论他们在哪里,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亲自去谈。”
与此同时,樊星阁内部也开始调整资源配置。孙明亲自介入财务审核,确保招聘预算合理分配;吴峰利用自己的商业人脉,协助搭建国际猎头合作网络;就连一直低调的胡军,也被派往几个重点区域,负责保障关键人才的安全接洽。
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局势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新的难题浮出水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