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樊星阁总部的灯光依旧亮着,仿佛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方向。陆轩站在窗前,望着远方沉静的城市轮廓,心中却并不平静。
上一章的风波还未完全平息,合同草案被篡改、资金流向异常、合作方代表身份可疑……每一件事都像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而眼下最要紧的,不是揪出谁在背后搞鬼,而是让这场合作真正落地生根。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他低声说道,转身走向会议室。
会议室内,张涛、孙明、马亮等人已经等候多时。气氛比前几天缓和了些,但依旧透着一股压抑。
“我们不能再被动等待。”陆轩开门见山,“他们不主动沟通,我们就去敲门。”
张涛点头:“你是说,亲自去找他们谈?”
“没错。”陆轩目光坚定,“从现在开始,建立双周例会制度,紧急事务可临时加开协调会。我不希望再出现信息滞后、决策脱节的情况。”
孙明皱眉:“但他们那边的态度一直很冷淡,恐怕不会轻易答应。”
“那就让他们看到诚意。”陆轩拿起桌上一份厚厚的报告,“这是我昨晚整理的季度合作进度分析,涵盖财务预测、市场反馈、项目推进节点等关键数据。我要亲自送过去。”
几人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眼中的惊讶。这不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次试探,一次姿态的释放。
几个小时后,陆轩走进了对方公司的大楼。电梯缓缓上升,他的神情平静如常,内心却早已做好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会议室里,对方几位高层已就座。财务总监依旧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市场部负责人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这是我们拟定的定期沟通机制方案。”陆轩将文件轻轻放在桌上,语气不急不缓,“双周例会 临时紧急会议,每次会议控制在一小时内,确保不影响各位的工作节奏。”
对方沉默片刻,财务总监抬眼看向他:“你这是在给我们定规矩?”
“不是规矩。”陆轩微笑,“是合作的基础。只有彼此透明、高效沟通,才能避免误会,减少内耗。”
对方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低头翻阅那份报告。几分钟后,市场部负责人忽然开口:“这份财务模型……是你自己做的?”
“部分数据由张涛协助整理,但整体框架是我亲自设计的。”陆轩坦然道,“我始终相信,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必须了解每一个细节。”
对方几位代表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被这份严谨与认真打动。
“我们可以考虑接受这个提议。”财务总监终于松口,“不过,前提是你们也要尊重我们的运营流程。”
“当然。”陆轩点头,“合作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妥协,而是共同寻找最优解。”
会议结束后,陆轩走出大楼,夜风扑面而来,带着一丝凉意。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正式开启了双周例会制度。第一次会议,便围绕利润分成比例展开激烈讨论。
“我们坚持按前期投入比例分配。”对方代表毫不退让,“这是行业惯例。”
“但我们认为,后期资源投入同样重要。”张涛据理力争,“尤其是渠道拓展、品牌曝光这些隐形价值,也应该计入分成考量。”
争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最终仍是各执一词。
回到办公室后,张涛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皱眉道:“他们太死板了,根本不愿意考虑长期共赢。”
“那就用数据说话。”陆轩淡淡地说,“把两套不同模型的财务预测表做出来,明天会议上给他们看。”
第二天,会议室内气氛比昨日缓和许多。张涛将两份图表投影到屏幕上,清晰地展示了两种分成模式下的五年期收益变化。
“如果按照他们的方案,前期他们确实能多赚一些。”张涛指着屏幕上的曲线,“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方案能让双方收益都提高30%以上。”
对方代表看着图表,神色逐渐凝重。财务总监沉吟片刻,开口道:“你们提出的‘阶梯式分成’,听起来是个折中办法。具体怎么操作?”
“很简单。”陆轩接过话头,“初期保持一定比例不变,随着项目进入盈利阶段,逐步调整分成权重,直到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既能保障早期投资回报,也能激励后期资源投入。”
对方几位代表再次交换眼神,最终点头:“我们可以内部讨论一下,给出反馈。”
虽然仍未达成一致,但至少,分歧正在被看见,也被理性对待。
与此同时,团队对接混乱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昨天的信息又传错了。”杨芳拿着手机进来,语气无奈,“我们这边说东,他们那边理解成西,项目差点延误。”
“问题出在哪儿?”陆轩问。
“没有统一联络人。”孙明分析道,“每个部门各自为战,导致信息碎片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