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会议室的桌面上投下斑驳光影。陆轩站在白板前,手中握着一支记号笔,眼神沉静而专注。昨晚张涛带来的那篇论文还摊开在桌上,上面布满了他用红笔圈出的重点。
“问题不在设备,也不在操作。”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而是我们整个理论模型都错了方向。”
赵宇皱眉:“如果推倒重来,时间上……”
“没有如果。”陆轩打断了他的话,“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最顶尖的人才,帮我们修正这个错误。”
**
会议结束后,陆轩亲自拨通了一位老朋友的电话——李明远教授。这位国内材料学界的泰斗曾与樊星阁有过几次合作,虽未深入,但彼此间有着基本的信任基础。
电话响了五声后被接起,传来一道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陆先生,这么早打电话,不会是又想拉我进什么‘火坑’吧?”
“李教授,这次的问题比火坑更深。”陆轩语气平静,“我们需要您。”
对方沉默了几秒,似乎在判断他的语气是否夸张。最终,只听一声轻叹:“说吧,是什么事?”
陆轩简明扼要地将当前遇到的技术瓶颈描述了一遍,并附上了张涛整理的关键数据和那篇日本论文的核心摘要。挂断电话前,他补充了一句:“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将开放核心技术共享权限,并提供专属研究支持。”
电话那头顿了顿,然后传来一句意味深长的回答:“你倒是舍得。”
**
两天后,李明远出现在研发中心。他年近六十,身材瘦削,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灰色夹克,手里拎着一个旧皮包,看起来更像是个普通退休教师,而非业内赫赫有名的专家。
但他一走进实验室,那种专业气质便显露无疑。他扫视一圈实验台上的仪器,随手拿起一份实验日志翻阅,眉头越皱越紧。
“你们这组数据处理方式太粗暴了。”他一边翻一边评价,“完全忽略了非线性反馈系统的动态误差补偿机制,这不是做科研,这是碰运气。”
张涛在一旁听得脸色微变,却没有反驳。他知道,对方说得没错。
李明远放下日志,抬头看向陆轩:“你们的问题,不是技术不够,而是思路错了。”
陆轩点头:“所以请您来,帮我们重新理清方向。”
李明远沉吟片刻,忽然问:“你们有没有联系过东京大学那边的研究团队?”
众人一愣。
“十年前我在那里做过一个联合项目,当时有个叫山本一郎的学者也在场。”他语气平淡,却让陆轩心中一震,“他后来去了神户的一家研究所,专门研究这类动态误差系统。”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你是说……”张涛试探性地开口,“我们可以找他请教?”
“不。”李明远摇头,“我是说,他已经掌握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路径。只是当年没公布出来。”
**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明远带领团队对整个实验模型进行了彻底梳理。他提出使用有限元分析法重新建模,模拟真实受力环境下的材料反应。这一方法虽然计算量庞大,但一旦建立成功,就能精准定位结构设计中的缺陷。
IT组连夜搭建计算模型,服务器机房灯火通明。凌晨两点,技术人员还在调试程序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出现了异常波动。
“怎么回事?”张涛皱眉盯着屏幕。
“像是有人动了参数。”一名程序员低声回答,“但不是外部入侵,应该是内部误操作。”
“查一下日志。”陆轩语气冷静,“任何异常都不能放过。”
**
与此同时,新的模具正在加工厂赶工制作。陆轩亲自批准了应急资金,并安排专人驻厂监督进度。加工厂负责人是个精明的老头,看着图纸上的产品结构,突然抬起头问了一句:
“陆总,这东西……是不是用于军事用途?”
陆轩微微一笑:“只是一个民用项目的实验样品。”
老头点点头,没再多问,但眼神中闪过一丝狐疑。
**
第七天夜里,第一批3D打印样件完成测试。结果显示,新模型下的误差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七,几乎接近预期目标。
会议室里,众人围坐在大屏幕前,看着测试数据不断刷新,气氛逐渐轻松下来。
“看来方向是对的。”赵宇松了口气,“只要再优化几个关键节点,应该很快就能进入量产阶段。”
张涛也难得露出笑容:“没想到换了个思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李明远却依旧神色严肃:“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第一步。”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段曲线:“这段波动说明结构应力分布还不均匀,必须进一步调整支撑点布局。”
陆轩点头:“那就继续改。”
他说完,站起身走到窗边。夜色如墨,远处的研发中心依旧灯火通明,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但他们已经找到了方向。
而这,正是最重要的一步。
喜欢一脚踹出黑道传奇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脚踹出黑道传奇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