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与李远握手之后,便让马亮安排人手,将对方提供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开始着手接触联盟内部更多潜在的“倒戈者”。
分化瓦解,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耐心、需要节奏、更需要精准的判断力。
在与李远达成合作,初步动摇联盟防线后,陆轩深知这只是开始,接下来需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樊星阁悄然展开行动。
接下来的两天里,樊星阁悄然展开行动。马亮与林娜负责第一线的情报沟通和人员接触,他们利用地下渠道,放出了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暗示樊星阁正在吸纳有潜力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在旧势力中被忽视、待遇不公的前联盟成员。
消息一经传出,如同投入湖面的一粒石子,在联盟内部激起层层涟漪。
有人观望,有人试探,也有人蠢蠢欲动。
但真正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寥寥无几。
“他们不敢。”林娜在情报室低声说道,“怕死,怕背叛后的清算。”
“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希望。”陆轩站在窗前,目光穿过城市的高楼,仿佛穿透了联盟的重重防线,“要让他们知道,站在我们这一边,才有未来。”
于是,樊星阁开始加大力度宣传自己的承诺——不仅提供优厚的待遇,还承诺给予他们在联盟从未获得过的尊重与机会。这一次的宣传重点从模糊吸引转向明确利益绑定,通过具体待遇、晋升机制和职业发展空间来增强说服力,从而区别于上一次释放的试探性信号。
赵宇作为早期加入樊星阁的核心成员之一,被安排去现身说法。他在一次秘密会面中,向几位潜在的倒戈者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普通大学生,一步步成长为樊星阁骨干力量的经历。
“我曾经也像你们一样,犹豫、怀疑、害怕。”他语气真挚,“但陆哥给了我机会,也给了我信任。今天我能站在这里,靠的不是背景,而是实力。”
这番话在几位听众心中激起了波澜。
他们开始动摇。
但他们仍旧没有迈出那一步。
陆轩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让马亮继续挖掘联盟内部的矛盾点,寻找那些最容易被撬动的“节点”。
果然,在李远提供的资料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关键人物——陈浩,联盟后勤部的一名中层干部,负责物资调配与人员调度。
此人资历不浅,能力出众,但在联盟高层眼中,始终只是一个“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他的情绪,在最近几次会议上明显变得焦躁。
“他在等待一个契机。”马亮翻看着监听记录,“如果能让他觉得,樊星阁才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他会主动找上门来。”
“那就给他制造这个契机。”陆轩点头,“让他感受到来自联盟的压力,再适时递上我们的橄榄枝。”
计划迅速展开。
马亮通过技术手段,伪造了一份关于陈浩的负面报告,内容涉及他近期工作中的“失误”与“疏漏”。这份报告被悄悄送到了联盟高层手中。
果不其然,第二天,陈浩就被叫去谈话。
而与此同时,樊星阁方面也放出风声,表示愿意为有能力、有经验的后勤人才提供高薪职位,并承诺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
压力与诱惑同时袭来。
陈浩最终选择了后者。
他通过地下联络人,主动联系了樊星阁,并表达了合作意愿。
陆轩亲自接见了他。
“你为什么愿意离开联盟?”他开门见山。
“因为我已经看不到未来。”陈浩声音低沉,“我在那里干了七年,付出了一切,却连一个正式的晋升资格都没有。我知道,我不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
“那你认为,联盟内部还有多少人和你一样?”陆轩追问。
“至少十几个。”陈浩抬起头,“他们只是不敢说出口。”
“很好。”陆轩微微一笑,“那你愿意做第一个公开站出来的人吗?”
陈浩沉默片刻,终于点头:“我愿意。”
这场分化瓦解的行动,正逐步深入联盟的心脏。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部人员动摇,联盟高层也开始察觉到异常。
他们加强了对内部人员的监控,试图压制不满情绪的蔓延。
然而,越是压制,反弹就越强烈。
陆轩趁势而动,安排胡军带领一小队精锐,在联盟周边区域进行威慑性巡逻。目的不是为了正面冲突,而是为了让联盟高层明白——他们的控制力正在减弱。
“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陷入被动。”陆轩在会议室中强调,“一旦他们开始慌乱,就是我们全面出击的时候。”
与此同时,马亮也在加紧破解联盟的秘密通讯系统。他已经成功侵入了部分节点,掌握了部分加密信息。
“他们的指挥链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脆弱。”马亮兴奋地汇报,“只要我们再攻破几个核心节点,就能彻底掌握他们的运作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