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褪,晨曦初现,樊星阁总部的灯火依旧通明。昨夜那场风暴般的会议尚未散去,空气中仍残留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陆轩站在办公室窗前,目光沉稳如铁,望着远方逐渐苏醒的城市。
他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他们必须赢。
马亮昨晚提供的信息像一枚重磅炸弹,彻底撕开了表面的合作面具——华腾旗下二级供应商“恒源物资”出现在被篡改的操作记录中,这意味着他们的敌人不仅在外部,也在内部。陆轩没有惊慌,更没有愤怒,他只是冷静地将局势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逐个击破。
“整合资源,是第一步。”他在心中默念。
会议室里,赵宇、张涛、孙明等人已陆续到场,神情肃穆。每个人的眼中都写满了疲惫,但更多是坚定。
“昨晚我已经联系了几家长期合作的企业。”林娜轻声开口,“他们听说我们要推进‘星辰计划’第二阶段,纷纷表示愿意支持。”
“但前提是?”张涛追问。
“希望我们能提供更清晰的合作框架和风险预案。”林娜递上一份名单,“有些公司已经表示需要我们先展示出足够的执行力。”
“那就给他们看。”陆轩缓缓坐下,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来信任我们,而是要让他们不得不相信我们。”
会议室内气氛一震,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众人内心。
“接下来,我们要做三件事。”陆轩环视一圈,继续说道,“第一,与现有合作伙伴重新确认合作意向,争取他们的资源支持;第二,主动接触科研机构,解决技术难题;第三,建立高效的资源整合机制,确保所有力量都能集中到最关键的地方。”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第一战,是对内沟通。
陆轩亲自整理了详尽的项目资料,包括市场前景、预期收益、技术难点以及樊星阁过往的成功案例。他深知,只有让对方看到价值,才能赢得信任。
“这不是一次冒险,而是一次共赢的机会。”他在电话中对一位犹豫不决的合作伙伴说道,“我们不是来分蛋糕的,而是来一起把蛋糕做大。”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透着一股不可忽视的气场。对方沉默片刻,最终答应安排见面会谈。
与此同时,张涛带领团队进行初步电话沟通,了解各方顾虑,并分类整理反馈意见。短短两天内,他们便完成了对十余家企业的初步接触。
而在这些沟通中,一个名字频繁出现——“清澜科技研究院”。
第二战,是寻求技术支持。
“星辰计划”涉及大量前沿技术,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基建领域,AI算法、数据安全、物联网系统等环节至关重要。面对图纸被篡改、参数被干扰的情况,樊星阁的技术团队虽有应对能力,但若想彻底杜绝类似事件,必须引入更高水平的技术力量。
“清澜科技研究院是国内顶尖的智能城市研究机构。”赵宇翻看着资料,“他们之前参与过多个国家级智慧城市建设,拥有一流的AI建模和数据加密技术。”
“问题是,他们已经有长期合作方。”孙明皱眉。
“那就让他们看到,我们比他们现有的合作方更有价值。”陆轩站起身,眼中燃起炽热的光焰,“我亲自去一趟。”
当天下午,陆轩便驱车前往清澜科技研究院。接待他的是一位年约四十、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研究院副院长陈启文。
“陆先生,久仰。”陈启文握手时目光锐利,“你们樊星阁在江湖上名声不小,但在科研界,我们还是第一次打交道。”
“所以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让你们认识我们。”陆轩微笑回应,“我们不做虚的,只讲实的。‘星辰计划’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项目,它不仅关乎利益,更关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我们需要技术,而你们,是这个领域的权威。”
陈启文听完,略显惊讶:“你不是来谈合同的?”
“我是来谈合作的。”陆轩正色道,“如果你们愿意加入,我们愿意开放部分核心数据共享权限,甚至可以联合申请国家专项扶持资金。”
这句话让陈启文动容。他沉默片刻,随后点头:“我可以安排团队实地考察你们的项目进展,再决定是否深入合作。”
第三战,是整合内部资源。
回到总部后,陆轩立刻召集骨干成员,成立“资源整合小组”,由赵宇担任组长,统筹各方调配事宜。
“我们必须做到三点。”陆轩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关键词:效率、协同、透明。
“效率意味着每一分资源都要用在刀刃上;协同要求各部门之间无缝对接;透明则是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内部泄露或人为破坏。”
“我会安排林娜负责对外联络,孙明负责财务审核,马亮继续追查数据异常源头。”陆轩扫视全场,“我们不是在各自为战,而是在打一场整体战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