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静,樊星阁总部一场数据核查会议刚刚结束,陆轩站在办公室窗前,回顾着此次考验,深知守护信任之路任重道远。
第二天清晨,晨光洒进会议室,林娜将一份整理好的报告放在会议桌上,纸张微微泛着油墨的温度。这是过去几个月来樊星阁在非洲、东南亚以及南美试点项目的数据汇总,详细记录了资源整合效率、物流调度优化成果,以及绿色能源运输项目的初步成效。
“这是我们用实际行动换来的成绩。”她轻声说道。
陆轩翻开第一页,目光沉稳地扫过一行行数据。赵宇坐在一旁,语气坚定:“从尼日利亚矿产到越南港口的供应链整合,我们的效率比原计划提前了十五天。”
陆轩合上报告,目光环视众人,“我们已经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高效运作的能力,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证明自己,而是让世界看到我们的价值。”
他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调出一张世界地图。红色标记点正在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从亚洲延伸至非洲、拉美,甚至欧洲部分地区。
“格局,从来不是一句口号。”他说,“是我们在每一个节点上的坚持,是在每一次博弈中的克制,是在每一次危机中的担当。”
会场内一片肃然。
“我决定召开全体大会。”陆轩宣布,“所有成员都要参与,让他们亲眼看到自己的努力是如何推动樊星阁走向世界的。”
当天下午,樊星阁总部礼堂座无虚席。灯光下,林娜站在讲台上,身后大屏幕缓缓亮起,一幅幅图表清晰地展示着各个业务板块的增长曲线。
“在过去三个月里,我们在非洲完成了矿产资源整合,在东南亚建立了高效的物流网络,在南美验证了绿色能源运输的可行性。”她的声音清脆有力,“我们的收入同比增长百分之四十七,海外团队规模扩大了两倍,合作伙伴数量翻了一番。”
台下响起掌声,热烈而真实。
“这些数字背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林娜继续道,“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樊星阁不仅能在本土立足,更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掌声如潮。
陆轩站在后台,看着台下的兄弟们,眼神中透出一丝欣慰。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数据的增长,更是信心的建立。
散会后,马亮快步走来,递上一份情报文件。
“我们在南美考察时发现一个新兴市场,涉及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他低声说,“但当地有一股神秘势力在暗中活动,似乎也在争夺这块蛋糕。”
陆轩接过文件,眉头微皱。
“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他沉思片刻,随即下令,“赵宇,带上技术团队,立刻前往调查。我要知道,他们是谁,想干什么。”
几天后,赵宇从南美发回消息:他们在某国边境地区发现了疑似国际黑帮的活动痕迹,对方正在秘密接触当地政府官员,并试图控制关键能源通道。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走得更远。”张涛冷笑一声。
“那就让他们看看,樊星阁不是靠运气走到今天的。”陆轩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亲自联系了郑华,这位曾经的对手如今已成为可靠的盟友。两人在电话中简短交谈后,便达成共识。
“我在那边有些关系。”郑华说道,“可以帮你安排一次高层接触。”
“很好。”陆轩点头,“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更是一个机会。”
与此同时,徐静作为记者,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樊星阁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她在一篇深度报道中写道:
“樊星阁,这个曾被视为地下组织的名字,如今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全球视野中。他们的业务模式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既保留了本土化执行能力,又展现出国际化管理水准。在环保、物流、能源等多个领域,他们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更赢得了尊重。”
这篇报道迅速在国际媒体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多方关注。不久之后,一封来自日内瓦的邀请函送到了陆轩手中。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希望与贵方进行一次非正式会谈。”信中写道,“探讨在绿色经济领域的潜在合作可能。”
陆轩看完信,嘴角微微扬起。
“终于,有人愿意以平等的身份看待我们了。”
会议定在两周后举行,地点设在瑞士苏黎世。陆轩亲自带队,随行人员包括赵宇、孙明、林娜,以及几位资深顾问。
会议室内,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围坐一圈,气氛严肃而庄重。
“我们注意到你们在非洲和南美的绿色能源项目。”一位白发苍苍的代表开口,“这些项目不仅具备经济效益,还符合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谢谢您的认可。”陆轩微笑回应,“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控制资源,而在于创造价值。”
这句话让在场不少人露出思索神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