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奇点”的投射,如同在星海同盟精心构筑的信息铁幕上,用灵魂撞出了一道转瞬即逝的裂痕。虽然其直接影响范围有限,且迅速遭到了同盟更加严厉的“认知消毒”与信息反扑,但它所带来的震撼是真实不虚的。那些短暂“体验”过希望号历程的个体,其内心深处埋下的质疑种子,并非同盟技术能够彻底根除,它们如同潜藏的暗火,在官方叙事无法完全覆盖的角落悄然闪烁。
然而,希望号为此付出的代价亦是惨重。塔莉亚因心力交瘁再度陷入深度昏迷,微光网络失去了最核心的引导者与力量源泉,其覆盖范围急剧收缩,光芒黯淡,仿佛风中残烛。希望号本身也因那次超负荷的规则投射而元气大伤,不得不再次潜入星海深处,进行漫长而艰难的休整。
就在他们舔舐伤口、努力恢复之际,墨菲拼尽全力从混乱的星际通讯背景噪音中,捕捉到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加密等级极高的指令碎片。指令源自“园丁”旧协议的某个深层自动化节点,内容冰冷而决绝:
【……目标区域‘K-77扇区’(涵盖艾瑟兰、赫菲斯托斯及周边十二个低等文明观测区)……规则污染指数持续异常……微光变量网络影响确认扩散……常规遏制手段效果低于预期……】
【……根据协议第7章第11条补充条款……提请执行……‘区域性规则重置’……】
【……重置范围:K-77扇区全域……重置方式:规则层面基础常数微调(倾向热寂加速)……预计效果:目标区域文明进程强制归零,规则环境恢复至‘纯净’状态……】
【……指令待最终确认……倒计时:72标准时……】
区域性规则重置!不是舰队征伐,不是信息污染,而是直接修改那片宇宙区域的基础物理常数,使其迅速走向热寂,将所有文明连同其可能产生的“规则污染”一并抹去!这是比“清理”更加彻底、更加冷酷的终极手段!星海同盟的“逻辑隔离”和“认知锚定”相比之下,简直堪称“温和”!
消息传来,希望号内部一片死寂。绝望,如同冰冷的星际尘埃,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他们之前的努力,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牺牲,非但没有挽救那些被影响的文明,反而可能加速了它们的毁灭!这种源于规则层面的降维打击,是他们目前根本无法抗衡的。
“……是因为……我们……” 苏醒后依旧极其虚弱的塔莉亚,感知到这条信息时,意识中充满了巨大的自责与无力感,“……是我们……连累了……他们……”
李维双目赤红,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片被标记为“K-77扇区”的星域图,那里有他们曾试图帮助的艾瑟兰,有曾产生过思想碰撞的赫菲斯托斯,还有无数他们甚至未曾接触过的、默默发展的低级文明。“不!不是我们的错!是这套僵化、冷酷的协议!我们必须做点什么!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被抹去!”
但能做什么?以希望号目前的状态,根本无法阻止这种宇宙尺度的规则修改。甚至连逃离这片即将被重置的区域,都因舰船状态和同盟的封锁而变得困难重重。
就在这近乎绝对的绝望中,张雨轩却盯着她那复杂无比的数学模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等等……规则常数微调……倾向热寂加速……”她喃喃自语,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疯狂舞动,调出了弦歌遗迹中关于宇宙弦理论和高维拓扑的最新理解,“如果……如果重置的本质,是向该区域注入一个强‘熵增’的规则向量……那么,理论上,只要在该区域内,存在一个足够稳定、且能维持局部‘低熵’甚至‘负熵’的‘规则结构’……这个结构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或者……偏转这次重置的效果!”
“维持局部低熵?”雷栋立刻抓住了关键,“微光网络?!”
“对!微光网络!”李维也瞬间激动起来,“网络内部的协同效应,信念的共鸣,本身就是一个对抗熵增、维持秩序的过程!它就是一个人造的、局部的‘低熵岛’!”
“但是,”陈琳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以我们网络现在的状态和范围,怎么可能抵御整个扇区的规则重置?这就像想让一根蜡烛照亮整个冰川世纪!”
张雨轩快速演算着,语速急促:“不需要照亮整个冰川!只需要保住火种!根据模型,重置并非瞬间完成,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微光网络能够在这过程中,将其内部结构优化到极致,达到一种……一种‘拓扑绝缘体’或者‘规则超流体’的状态!使得外部的熵增规则难以渗透进来,或者进来后就被网络的内部 dynamics (动力学)迅速‘消化’或‘偏转’……那么,网络核心区域,就有可能幸存下来!”
这是一个基于极高深数学理论的疯狂设想。将微光网络,从一个信念连接体,改造成为一个能够在规则风暴中独立存活的“拓扑堡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