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与自由彼岸号,如同两颗被无形巨手掷出的骰子,义无反顾地扎入了宇宙墙上那个剧烈旋转、散发着不稳定规则辉光的“漩涡”。
——穿越的瞬间,并非以往跃迁时熟悉的撕扯感,而是一种更加本质的、仿佛整个存在被瞬间“打散”又“重组”的眩晕与失重。所有传感器屏幕瞬间被一片绝对的白噪音淹没,物理常数读数疯狂跳动后彻底锁死,连舰船内部的人造重力场都出现了短暂的、令人心悸的紊乱。
时间感彻底混乱……
可能只是一瞬,也可能是永恒……
当剧烈的震荡终于平息,令人不适的白噪音逐渐消退,舷窗外的景象,让所有目睹者,无论其意志如何坚韧,都陷入了长达数分钟的、大脑无法处理的震撼性失语!!
——这里竟然……没有星空!
——没有熟悉的银河,没有遥远的星云,甚至没有作为背景的、深邃的黑暗 !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法用任何已知语言描述的、光怪陆离到极致的“万花筒之境”。
放眼望去,视野所及之处,是无数破碎、重叠、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碎片”。一片区域可能正上演着某个恒星系的壮丽诞生,炽热的气体云翻滚凝聚;紧邻着的另一片区域却呈现出一座完全由水晶构筑的、漂浮在虚空中的城市的衰败景象,建筑正在无声地崩塌;更远处,或许是一颗完全被翠绿色植物覆盖的星球的特写,巨大的、从未见过的生物在林间翱翔;而所有这些景象的缝隙间,又可能闪过一片纯粹的数学公式海洋,或是某种非欧几里得几何结构的动态演变……
这些景象并非稳定的画面,它们如同被打碎的镜子碎片,在虚空中漂浮、旋转、互相渗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色彩饱和度极高,却又透着一种不真实的虚幻感……光线并非来自某个统一光源,而是每个“碎片”自身都在发光,规则也似乎各不相同,导致光线扭曲、折射,形成令人头晕目眩的光学迷宫……
这就是宇宙墙的“另一侧”?这就是平行宇宙交叉、重叠的奇观?
“……规则……完全……混乱了……”张雨轩的全息影像在剧烈的数据流冲击下变得极其不稳定,她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愕,“……检测到……至少十七种……截然不同的……物理常数体系……在……极小范围内……并存且……互相干扰……”
“……时空结构……呈碎片化……”
……引力方向……不恒定……”
……甚至连……因果关系……都出现了……局部模糊……”
李维扶着眩晕的额头,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析:“不是简单的空间重叠……是规则本身的‘投影’或‘渗漏’……我们仿佛位于所有可能性的‘交汇点’……这里看到的,可能是无数平行宇宙的‘边界影像’……”
“他娘的……这地方怎么航行?”马尔科姆的声音带着骂娘式的震惊,“连...连上下左右都分不清!往哪儿开?”
就在两艘舰船如同无头苍蝇般,在这片规则 上的乱流中艰难维持自身稳定时,一道微弱却无比熟悉的规则波动,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穿透了这光怪陆离的迷雾,清晰地传入塔莉亚的感知,并通过她共享给了希望号——
是塔莉亚!她还在!而且她指引的方向明确了!
“……跟着……我的……‘线’……”
……我在这里……留下了一条……规则的……‘路径’……”
……很微弱……但……可以……指引方向……”
……目标……就在……前方……”
……那片……所有景象……都指向的……‘漩涡中心’……”
众人顺着塔莉亚指引的“感知方向”望去。在那片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景象深处,所有破碎的画面、流动的规则,其运动似乎都隐隐指向一个共同的中心。那里并非一片混乱,反而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动态的“秩序”。无数规则的光带如同被无形之力牵引,缓缓流向那里,形成一个更加庞大、更加缓慢旋转的、由纯粹规则构成的“漩涡之眼”。那“漩涡之眼”的中心,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气息,仿佛是所有规则和意识的源头。
那,就是“灵性之源”?
希望号和自由彼岸号不敢怠慢,立刻调整姿态,小心翼翼地沿着塔莉亚那缕几乎不可察觉的规则“路径”,向着“漩涡之眼”的方向驶去。航行在这片规则乱流中,如同在雷区跳舞。
舰船必须不断微调护盾频率和引擎出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局部规则环境。时而重力突然反向,时而舰体结构因局部空间压缩而发出呻吟,时而又仿佛闯入一片时间流速异常的区域,让人产生诡异的加速或凝滞感。
沿途,他们看到了更多匪夷所思的景象:
他们看到一片区域,那里物质以纯粹的几何形态存在,自我复制,构建出庞大而寂静的“思想晶体”森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