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如同受伤的巨兽,静卧在无边无际的、散发着柔和灰光的巨大腔体之中。外部的狂暴与内部的混乱皆已平息,被一种无处不在的、温和却强大的能量场强行抚慰,甚至压制。这种压制并非恶意,更像是一种……绝对的、不容置疑的“秩序”,一种将一切不稳定因素强行纳入平静轨道的强大力量。
李维的意识小心翼翼地从与核心的深度融合中缓缓退出,如同从深海中浮起,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虚脱感。方舟引擎彻底报废,能量储备降至历史最低点,若非这个奇异空间的能量场支撑,许多基本系统恐怕都已停机。
他尝试活动方舟的外部传感器,动作滞涩而艰难,仿佛在粘稠的蜜糖中移动。扫描反馈回来的信息依旧有限,这个腔体巨大到难以测量边界,壁障上的能量脉络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其运行规律无法理解。
那个引导他前来、充满悲怆与警告意味的信号,在他进入后就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
但李维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看”着他。不是观察者那种冰冷的、分析性的注视,而是一种更古老、更沉重、带着复杂情绪的关注,如同博物馆的管理员看着一件新送来的、破损的展品。
他再次尝试发送古老的问候码,并附加了方舟的身份识别信号(经过加密处理)。
漫长的寂静。
就在他以为不会得到任何回应时,一段新的信息流,并非通过电磁波,而是直接作用于方舟的外部传感器,转化为他能够理解的信号,缓慢地、断断续续地传来。
【……外来者……残缺之舟……】
【……汝……身负‘混沌’之息……亦染‘秩序’之痕……矛盾……】
【……此处……‘静滞之间’……囚笼……亦为……避难所……】
信息依旧破碎,但内容却让李维心神震动。对方能感知到方舟的混沌特性,甚至能察觉到他身上来自观察者的“秩序”痕迹(那残留的抑制光束印记?)?这个地方叫做“静滞之间”?既是囚笼,也是避难所?
【……谁……囚禁于此?】李维谨慎地回应发问。
【……吾……即囚笼……囚笼……即吾……】
回应带着无尽的疲惫和一种异样的统一感。
【……漫长守望……等待……变数……】
【……汝……可为变数?……或为……终末回响……之先声?……】
对方似乎将自身与这个空间视为一体?它在等待变数?而自己,可能被看作是变数,也可能是某种“终末回响”的预告?
李维立刻联想到先驱者留言中提到的“末日回响”。这两者是否关联?
【……‘终末回响’……为何?】他继续追问。
【……不可言……不可念……凡有知……必有察……】
回应中带着巨大的恐惧和禁忌。
【……‘光’……在聆听……】
光?是指母体?还是某种更抽象的存在?凡有知,必有察?意思是只要知晓其名,就可能被其察觉?
李维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寒意。这个囚笼般的存在,似乎在畏惧着某个无处不在的、以“光”为象征的可怕事物。
【……汝需……修复……】信息流再次转变。
【……汝舟之核……蕴含……旧日之钥……微光……修复它……方可……对话……亦可……离去……】
旧日之钥?是指方舟核心本身,还是其深处隐藏的秘密?对方要求他修复方舟核心,才能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并可能获得离开的方法?
这像是一个交易,一个考验。李维能感觉到,对方并非完全信任他,修复方舟核心的行为本身,或许就是一种验证。
他审视自身状态:能量枯竭,引擎报废,系统多处受损。在这个奇异的“静滞之间”,借助其能量场,修复工作并非不可能,但需要时间,而且必然充满未知风险。
但他别无选择。停留于此终非长久之计,彼岸的坐标尚未抵达,观察者可能仍在追踪。他必须获得更多信息,找到离开的方法。
“……明白……我将尝试修复……”李维传递出同意的意念。
那股关注感微微波动了一下,似乎带着一丝期待,旋即隐去。周围恢弘的灰光腔体依旧寂静无声,仿佛刚才的交流只是一场幻觉。
李维沉下心神,开始调动方舟一切可用的资源,在这诡异的囚笼/避难所中,开始了艰难的修复之路。第一步,就是重新激活与核心的深度连接,探寻那所谓的“旧日之钥”。
--------------------------------------
先驱者遗迹,知识回廊尽头。 宏大的晶体巨门沉默地矗立,拒绝了探险队的一切访问请求。那直接传入脑海的警告——“非纯净血脉”、“遗产不可轻授”——如同冰冷的冷水,浇在每个人心头。
“血脉?它是在检测我们的基因?”队伍中的生物学家难以置信,“这太荒谬了!难道只有特定的DNA序列才能获得知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