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892章 《河港传防:把安全握在船民的船桨里》

内陆河港的风,没有海的咸涩,却带着水汽的潮湿——码头边停满了铁皮货船、木质渡船,船民们要么在船头捆扎缆绳,要么在仓储区搬卸粮食,河道弯弯曲曲,过个河湾就看不见前船,汛期一到,低地的仓库还会被淹。三人刚踏上码头,老船民张舵爷就指着泡得发潮的缆绳笑:“咱这河港,啥都怕潮,啥都得跟着水位走,防御可不能搞‘硬邦邦’的!”

这话点透了河港的核心——方案要“耐潮、随水位动、不耽误装卸货”,还得用船民天天摸的船桨、缆绳、货架做文章。

他盯着张舵爷的船桨看了半天,找镇上的木匠把桨柄掏空,嵌进迷你检测仪——握桨的地方留个凸起的橡胶点,绿灯时软乎乎,黄灯时会轻微震动(潮湿天不用看,摸就能察觉),红灯时桨尾的小铃铛会响。“您划桨时手不离柄,震了、响了,就知道得往河湾躲。”陈屿边说边演示,张舵爷握着桨试了试,笑着说:“比看仪表盘方便,摸桨就知道安全不安全!”

针对货船装卸货挡路,他把普通缆绳换成“金属丝混编屏蔽缆”——外层是耐磨的麻绳,里层织着细不锈钢丝,系船时把缆绳绕在码头的铁柱上,既能固定船,又能形成屏蔽圈,“就算货堆挡了路,靠在缆绳旁,也能临时避险”。还在货船的舱门把手上贴了“磁吸磁暴贴”,开关舱门时顺手就能按紧,不怕潮湿脱落。

河道弯,视野差,她在码头旁的老槐树上挂了“三层灯笼”——红灯亮是熵能预警,黄灯亮是汛期预警,绿灯常亮是安全。树高,过了河湾也能看见,还教船民“看灯笼摆向”:“红灯往左歪,说明左边河湾安全;往右歪,就往右边躲。”

汛期一到,低地仓库会淹,她和船民一起搭“浮动避难平台”——用泡沫板拼成长方形,上面铺竹篾,四周贴满防水磁暴贴,用缆绳拴在老槐树上,水位涨多高,平台就漂多高。“就算仓库淹了,跳上平台就能躲,还能拉着缆绳往高处走。”有次模拟汛期,张舵爷的孙子不小心踩空,正好落在平台上,老舵爷当场拍板:“这平台得每个码头都搭!”

通讯方面,她教大家“铜锣 哨子”组合:码头敲三下铜锣是“集合避险”,船上吹两短一长哨子是“需要帮忙”,“河道窄,声音传得远,比手机靠谱”。

河港没有星象可用(树荫、河湾挡视线),他就用“固定地标 水位标记”导航:在石桥柱上刻“水位线 星图箭头”——水位到“红刻线”时,箭头指向上游的高地避难所;到“黄刻线”时,指向河湾的临时平台。“您拴船时看一眼石桥柱,就知道该往哪走。”

仓储区货架密集,他在货架间隙画“荧光逃生线”,用的是渔民补渔网的荧光线,贴在地面上,“就算停电、货堆挡路,跟着荧光线也能出仓库”。还在每个货架上贴了“小木牌”,写着“左三格躲”——意思是遇到危险,躲在货架左侧第三格的间隙里,那里预留了逃生空间。

培训全在码头、船上、仓储区:

清晨的船上,陈屿教船民装船桨检测仪,张舵爷划着船,突然说:“桨柄要是沾了泥,震动就摸不出来了!”他从兜里掏出块旧布条,缠在桨柄上:“沾了泥就擦,布条还能吸汗。”陈屿立刻学过来,给每个船桨都配了块布条,船民们都笑:“还是老舵爷有经验!”

正午的仓储区,林熵教大家认荧光线,有个装卸工说:“货堆高了,看不见地面的线咋办?”老仓库管理员搬来个旧木梯,放在货架旁:“爬上去看,梯顶也贴荧光条,跟着梯顶走就行。”林熵当场在木梯上刻了星图标记,变成“逃生梯”。

傍晚的老槐树下,苏清教大家看灯笼,有个老船民指着河水说:“水色变浑、冒泡,准要出问题,比灯笼还早发现!”苏清赶紧记下来——原来河水异常浑浊是熵能波动的前兆,她把“水色观察法”加进手册,还让码头的孩子当“水色观察员”,每天早上看河水颜色。

最热闹的是“河港防御小会”,船民们带着自家的工具来提建议:有人说屏蔽缆磨得快,就加了旧轮胎皮当保护层;有人说浮动平台晃,就加了竹制护栏。陈屿笑着说:“你们才是防御的‘老师’,我们只是把你们的罩儿理顺了!”

培训结束后,正好赶上汛期前的装卸旺季,一艘货船在河湾突然遇到熵能异常,船桨检测仪震动起来,铃铛响个不停。船民立刻吹起哨子,码头敲起铜锣,附近的船都往河湾靠,一起把货船拖到浮动平台旁,没人受伤,货也没损失。

消息传到周边的河港,比如下游的清河镇、上游的石坝港,都派船来学,还带着自家的船桨、缆绳,让陈屿帮忙改造。河港主任递来一份“河港联盟”申请:“咱们想搞个‘船桨防御赛’,比谁最快用船桨检测仪预警、谁最快搭好浮动平台,赢的奖新船桨!”

总部的消息也来了,说内陆河港的方案解决了“潮湿、汛期、视野差”的问题,要把“船桨检测仪”“浮动平台”纳入“内陆水域防御标准”,还让三人整理船民的“土办法”,编成《河港防御小手册》,发给全国的内陆码头。

离开那天,张舵爷划着船送三人,把一把新船桨递给陈屿:“桨柄里嵌了检测仪,你带着,以后来河港,划着船就知道安全不安全。”

船开远了,还能看见老槐树上的灯笼亮着绿灯,浮动平台在河面上漂着,像一个个安全的小岛。陈屿握着新船桨,突然觉得:从草原的马鞍、海岛的渔网,到河港的船桨,安全从来都不是复杂的机器,而是握在手里、用在日常的东西——是船民划桨时的震动,是老槐树上的灯笼,是货架旁的荧光线,跟着他们的日子,稳稳地走。

而总部发来的下一个任务——“运河古镇”,正等着他们把这份“贴地”的守护,送进那些依运河而建的老巷、老码头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