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887章 《渔舟传防:把安全系在船桨与灯塔上》

这次的任务落在“渔港安全区”——这里一半是停泊渔船的码头,一半是临海的矮房,居民不是在船上作业,就是在码头分拣渔获,潮涨潮落间,潮湿的海风和狭窄的码头通道,成了防御培训的新难题。三人刚到码头,就见老渔民周大爷正扛着渔网往船上走,他指着颠簸的渔船笑:“在海上遇到事,可不像在陆地上能跑,得靠船、靠海找法子!”

这话点醒了三人,调研时便紧扣“海上 码头”的特点:陈屿跟着周大爷上船,发现渔船的锚链、船舷都是金属的,“这些能当临时屏蔽!比带额外装备方便”;苏清在码头发现设备容易受潮,磁暴贴贴在墙上没多久就卷边,“得做防水处理,还得找不怕潮的避难点”;林熵则注意到渔民认路靠灯塔和礁石,“不用贴新地标,就用他们熟悉的灯塔、老礁石当‘导航’”。

准备阶段,三人的方案全贴着渔民的日子来:陈屿找五金店师傅,把迷你检测仪改成带挂钩的,能挂在船桨或渔网杆上,还在检测仪外壳涂了防水漆,“海水溅到也不怕”;苏清给磁暴贴裹上防水胶带,再用钉子固定在码头的水泥柱上,又找了几个废弃的泡沫浮标,贴满防水磁暴贴,做成“浮标避难站”,“要是在海上离码头远,跳上浮标就能临时屏蔽”;林熵在码头的台阶上用防水漆画星图箭头,指着远处的灯塔说:“看到灯塔亮绿灯,就顺着箭头往老礁石旁的避难屋跑,那是渔民最熟的路。”

培训分“船上”和“码头”两拨:清晨天刚亮,陈屿就带着渔民在船上练——教他们把检测仪挂在船桨上,“划船时低头就能看,灯变黄就把锚链抛下去,金属锚链能挡一会儿熵能”,还演示用船舷的金属护栏做屏蔽,“靠在护栏旁,比站在船中间安全”。周大爷试着抛了次锚链,看着检测仪从黄转绿,笑着说:“这招好!不用改船,也不用多带东西,顺手!”

上午潮水退去,苏清在码头开课,手里举着防水磁暴贴:“贴在自家门口的水泥柱上,潮再大也不会掉;要是在码头分拣渔获时遇到事,先往浮标跑,那上面的磁暴贴能撑到有人来救。”她还教渔民给手机套上防水袋,存好“码头应急群”的号码,“信号不好时,发定位到群里,邻里能互相找”。

下午,林熵带着居民走码头路线,每过一个台阶就指一下地上的星图漆印:“从渔获分拣区出发,走10级台阶,看到老礁石,右转就是避难屋——你们平时去礁石旁捡海螺,走的就是这条道,记熟了就不会慌。”有个年轻渔民掏出手机拍漆印,“以后带新手来,就按这个教,比说半天管用”。

培训快结束时,周大爷领着几个老渔民找到三人,递来一张手绘的“海上避险图”:上面标着“浅滩区(熵能弱)”“暗礁群(可临时躲)”,还有“涨潮时最佳避难浮标位置”,“这是我们老一辈传下来的,加进你们的指南里,海上的事,还是老经验管用”。渔村主任也笑着说:“周边几个小渔港都想来学,还想搞个‘渔舟防御赛’,比谁最快在船上设好屏蔽、谁最快找到浮标避难站。”

傍晚,三人坐在码头的礁石上整理资料,苏清把“防水磁暴贴制作法”“浮标避难站搭建”写进《渔港防御指南》,陈屿加了“锚链屏蔽技巧”“船上检测仪挂放位置”,林熵则把周大爷的手绘海图扫描进去,标注上对应的星图简化符号。苏清的手机响了,是总部的消息:“渔港方案结合了海上作业特点,很有创新性,拟作为‘水域安全区’模板推广,还想请你们牵头成立‘防御方案研发小组’,针对不同场景做定制化设计。”

海风带着鱼腥味吹过来,远处的灯塔亮了,黄澄澄的光洒在码头上的星图漆印上,像给路铺了层暖光。陈屿看着渔民们扛着渔网往家走,船桨上挂着的检测仪闪着绿灯,笑着说:“你看,安全就藏在他们每天用的船桨、锚链里,不用刻意记,习惯了就成自然。”苏清点了点头:“就像渔民靠海吃饭,防御也得靠海找法子,这样才扎得稳。”

第二天离开时,周大爷把一张渔网卡送给三人,上面挂着个迷你防水检测仪,“带着它,以后来海边,也能知道安全不安全”。三人的车开远了,还能看到码头上的浮标在海浪里晃,船桨上的绿灯闪闪烁烁——那是渔村里的安全信号,也是他们传承路上的新印记。

从城区的礼堂到城郊的农田,从山区的拐杖到渔村的船桨,三人的脚步跟着不同场景的生活走,把防御知识揉进别人的日常里。而总部的新任务、周边渔港的邀请,正让这条“因场景定制”的传承路,延伸向更多有需要的地方,守护着每一种“好好生活”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