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885章 《因地制宜:把防御方案种进城郊的土地》

总部推广“防御技能比赛”的同时,给三人派了个新任务——去城郊安全区做“定制化防御培训”。这地方特殊,一半是农田,一半是临街商铺,小巷子绕得像迷宫,农户们白天要下地,商户们离不开铺子,常规的集中宣讲根本行不通。

三人提前三天到,第一天就扎进农田和商铺里。陈屿跟着农户李大哥去田里,看着他弯腰摘蔬菜,手里还攥着个旧收音机:“以前遇到熵影,就往农机站跑,那边有铁棚子,能挡一会儿。”陈屿立刻记在本子上:“农机站、水井旁、铁皮仓库,这些有金属或水源的地方,都是天然屏蔽点,得标出来。”

苏清则在商铺区转,发现很多商户的卷帘门是铁皮的,却不知道能利用:“您看,把磁暴贴贴在卷帘门内侧,关上门就能形成临时屏蔽,比搬东西挡省事多了。”她还帮粮油店张老板规划了货架:“留出半米宽的通道,贴上个小箭头,遇到事不用挪货就能跑。”

林熵拿着地图,在小巷子里转了一下午,把之前标“公路避险站”的方法改了——城郊没有规整的路牌,他就用“老槐树”“红砖墙”这些居民熟悉的地标当参照,在树干上贴星图简化贴:“从张记面馆出门,右转到老槐树下,再直走就是农机站,三分钟准到。”

培训当天,他们把内容拆成了“田间版”和“商铺版”,分时段教学。早上五点,陈屿就在田埂上教农户:“检测仪挂在竹竿上,插在田边最高处,能提前预警;遇到熵影,先把菜筐扣在头上(铁皮筐能临时挡熵能),再往农机站跑。”他还现场演示用铁皮水桶罩住检测仪,屏幕立刻从模拟的“黄”转“绿”,李大哥拍着手笑:“这招好!家里多的是水桶,不用额外买装备!”

上午十点,苏清在商铺区开课,围着卷帘门教商户:“拔下磁暴贴的背胶,沿门内侧贴一圈,关上门后,熵能进不来;收银台旁边放个迷你应急包,里面塞瓶水、创可贴,还有个小哨子,万一被困能喊人。”粮油店张老板试着贴了贴,笑着说:“既不耽误摆货,又能防风险,比我之前堆米袋挡门强多了!”

下午,林熵带着居民走小巷,指着老槐树说:“记住这棵树,它左边的巷子通水井(避险站),右边的通社区屏蔽屋,就算迷路,看到树上的星图贴就跟着走。”有个送快递的小哥跟着走了一遍,立刻掏出手机拍下来:“以后送件就按这个路线,再也不怕绕进死胡同遇到事!”

培训快结束时,农户们自发凑了些新鲜蔬菜,商户们搬来刚烤的馒头,非要留三人吃饭。李大哥端着一碗玉米粥,笑着说:“你们教的不是死规矩,是能跟着我们农活、生意走的法子,这才是真有用!”社区主任也递来一份“需求清单”:“周边几个村子都听说了,想请你们去做培训,还想搞个‘田间防御小比赛’,比谁找避险站快、谁的临时屏蔽招管用。”

晚上,三人坐在民宿里整理资料,苏清把“铁皮水桶屏蔽法”“田埂检测仪架”加进《城郊防御适配手册》,林熵在地图上补了“村口老井”“农机站铁棚”等新避险点,陈屿则记下农户说的“作物蔫了可能是熵能影响”——又一个居民自创的预警小技巧。

苏清突然收到总部消息:“城郊适配方案很有价值,要纳入全国安全区防御指南,还想请你们牵头做‘区域定制化培训师’,带其他安全区的人学怎么因地制宜。”林熵看着窗外的农田,月光洒在田埂的竹竿上,检测仪的小灯还亮着,像星星落在地上。

“你看,”陈屿指着窗外,“我们没把城里的方法硬搬过来,而是跟着这片土地的样子调整,这样才扎得下根。”苏清点了点头:“就像种庄稼,得看土施肥,防御方案也得看地调整。”

第二天离开时,农户们在田埂上挥手,商户们把星图贴贴在了卷帘门上。三人的车开远了,还能看到田埂上的竹竿——挂着检测仪,亮着安全的绿灯。他们的传承,不再是统一的模板,而是能跟着土地、跟着生活灵活调整的“活方法”,就像那些种在城郊田里的庄稼,踏实、接地气,守护着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稳日子。而周边村子的邀请,还有总部的新任务,正让这条“因地制宜”的传承路,越走越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