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2631章 《旧笼贮桑调温与邻里共抓提青分批》

三龄蚕刚蜕完皮,身子涨了近一倍,食桑量陡然增了三成——阿禾抱着刚采的桑叶往蚕棚跑,一进棚就皱起眉:“苏师姐,桑叶堆在竹筐里闷得发热,刚喂了半箔就发现有蚕吐绿水,还有些蚕停食不动,跟其他蚕差了一大截,这要是混着养,岂不是全要染病?”

苏清寒快步走进储物间,从梁上取下一个蒙着旧布的竹制桑笼——是柳玄传下的,笼身编得疏密有致,笼底垫着桑树皮纤维,笼壁刻着“桑叶松装,晾透再贮”,旁边立着把旧木柄叶筛,筛眼比小蚕时用的略大,筛沿写着“大蚕撒叶,匀而不厚”。“桑叶不能堆着,先倒在桑笼里晾半个时辰,去掉水汽再用叶筛撒,厚了会压伤蚕,还容易闷出潮气。”她把发热的桑叶倒进桑笼,挂在通风处,没一会儿叶片就舒展开来,“你看,松装的桑叶能透气,不会发酵生热,蚕吃了才不闹肚子。”

墙角的旧木箱里,还躺着个铜制温湿度计——是柳玄妻子校准过的,刻度盘用红漆标着“四龄蚕温23-24c,干湿差3-4c”,旁边放着卷旧竹制提青网,网边缠着桑丝绳,绳头贴着手写便签:“青头蚕居上,眠蚕在下,一网分离”。“棚里温度太高了,先把后窗推开通风,等温湿度降到合适范围,再用提青网分蚕。”苏清寒转动温度计旋钮,指针慢慢从26c往下滑,“青头蚕抢食又易染病,必须分开养。”

两人刚把桑叶晾好,院门外就传来陈婶的声音:“清寒,俺带了刚晾透的三眼叶来!”她挎着两个桑笼,笼里的桑叶码得松散,“大蚕吃三眼叶最合宜,俺特意在桑园里挑的,没沾雨水,晾了一个时辰才敢送来。”说着帮阿禾把桑叶倒进旧桑笼,“你看这旧笼就是好用,去年俺用它贮叶,三天都新鲜。”

张叔扛着个新编的竹制分箔架跟进来,架上分层铺着旧麻布:“青头蚕得单独放,这架能分三层,上层温度稍高,给青头蚕喂嫩桑叶;下层放眠蚕,俺还带了把旧竹杓,挑蚕比筷子稳当。”他拿起竹杓示范,勺头圆润,轻轻一挑就把停食的蚕移到空箔,“这杓是照着柳前辈的旧样编的,绝不会碰伤蚕体。”

周叔推着小车来,车上放着个旧陶坛和一袋新鲜石灰粉:“坛里是‘防病一号’药剂,按李婶说的配了水,每箔撒一勺能防肠道病,石灰粉撒在蚕座边缘,吸湿又消毒。”他边说边撒药,粉末细得均匀,“俺还把蚕沙坑挖深了,病蚕、残叶要及时埋进去,别留在棚里传病原。”

李婶最后赶来,手里攥着柳玄的《大蚕分养录》,书页折着角:“你看这页写的‘三眠后提青,九成眠蚕撒灰加网’,现在刚好是时候。”她指着蚕箔,“先撒层石灰粉,再铺提青网,撒上嫩叶,青头蚕爬上网就移走,剩下的眠蚕要保持蚕座干燥。”

阿禾跟着苏清寒用旧叶筛撒桑叶,陈婶帮着挑病蚕,张叔分摆青头蚕,周叔消毒蚕座,李婶在旁核对温湿度——蚕棚里渐渐规整起来,晾透的桑叶散发着清香,蚕吃叶的声音又变得均匀响亮。阿禾不小心把提青网弄皱了,张叔赶紧帮着展平:“这网要轻拿轻放,柳前辈当年靠它分蚕,结的茧个个匀实。”

傍晚时,提青分批全做完了——青头蚕在顶层吃得欢实,眠蚕在下层安静蛰伏,蚕座干爽,药剂撒得均匀,发热的桑叶全换成了晾透的鲜叶。几个人坐在棚边歇脚,陈婶忽然说:“明天俺再采些三眼叶,早中晚各送一趟,保证桑叶新鲜!”周叔接话:“俺天天来消毒,绝不让病菌近身!”

林砚翻出《大蚕分养录》,旧册里夹着片带齿痕的三眼叶,旁边批注着“贮桑透气,提青分养,邻助防病,蚕体齐壮”。苏清寒摸着旧桑笼的竹编纹路,忽然明白:这些旧笼、旧筛、旧网,藏着大蚕养护的关键;邻里送来的桑叶、药剂、工具,是把盼蚕健长的心意融进了每一个细节——这便是桑蚕养殖里,代代相传的稳妥与温情。

转天清晨,阿禾掀开蚕箔,见眠蚕睡得安稳,青头蚕已啃光了桑叶,正昂着头求食。他提起旧桑笼,里面的桑叶还带着晨露的清爽,用叶筛一撒,蚕儿立刻围了上来,啃叶声在晨光里格外清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