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2624章 《旧复摇机匀丝与邻助染丝赋色》

晨露还沾在晒丝架上,缫好的生丝已透着莹白的光——可丝缕粗细不均,有的地方拧成小疙瘩,阿禾捧着丝篗(chuo)站在架旁,眉头拧成结:“苏师姐,这丝看着亮,可一拉就有粗有细,做丝帕时肯定不平整,听说复摇能把丝匀开,可旧复摇机的轴都锈了,咋用啊?”

苏清寒转身去仓库,从角落拖出一台蒙着布的旧复摇机——是柳玄传下的,木架虽有些斑驳,双轴却还泛着光,轴上刻着“复摇转速匀,丝牵张力稳”的小字,机旁还摆着个旧丝梳,梳齿细密,梳柄贴着桑皮纸:“先把生丝绕在‘送丝轴’上,用丝梳梳开疙瘩,再牵到‘卷丝轴’,双轴转速要一样,丝就匀了。”她给轴上了点旧桑籽油,踩动踏板,机器转动时没了锈涩声,丝梳轻轻划过丝缕,小疙瘩瞬间散开,丝缕变得笔直均匀。

旁边的陶缸里,泡着李婶昨天送来的桑皮灰——是染丝的天然染料。苏清寒舀出一勺灰水,颜色呈深褐色:“染素色用桑皮灰,染红色加红花,都是柳前辈留下的法子。”她指着缸边的旧量勺,勺柄刻着“灰水:生丝=3:1”,“比例不能错,不然颜色要么浅要么深,还容易掉色。”

阿禾跟着学复摇染丝,刚开始复摇时丝总跑偏,练了几次才掌握——双手轻扶丝缕,跟着踏板节奏调整张力,丝在双轴间牵成一条直线,匀得像画出来的;染丝时按比例加灰水,生丝泡在缸里,慢慢从莹白变成温润的褐色,捞出来沥干时,丝缕柔顺,没一点掉色。刚染好两匹丝,院门外就传来了竹篮声——是李婶挎着红花来,身后跟着张叔,扛着个旧木染架。

“听说你们要染丝,俺把家里的红花带来了!”李婶放下篮子,抓出一把晒干的红花,“染红色时,红花要先煮出汁,滤掉渣再加灰水,颜色才正,还得用这旧染架挂丝,不然丝会粘在一起。”她指着染架上的挂钩,“每个挂钩间距三寸,丝挂得匀,上色才一致。”张叔也搭话:“俺还带了旧固色药草,煮染液时加一把,染好的丝洗十次都不掉色!”

苏清寒眼睛一亮,想起仓库里的旧滤布——是柳玄滤染渣用的,布眼细密,边缘缝着桑绳。她找出滤布,李婶已经教阿禾煮红花汁:“火要小,煮半个时辰,汁变成暗红色就行,滤的时候要慢,别把花渣混进去。”阿禾照着煮,滤出的红花汁鲜红透亮,倒进染缸时,原本褐色的灰水瞬间变成胭脂色,好看得很。

周叔也推着小车来,车上装着旧熨斗和木板:“染好的丝晾干后,用这旧熨斗熨平,温度别太高,不然会烫坏丝。”他演示着把丝铺在木板上,熨斗轻轻划过,丝上的褶皱瞬间展平,变得光滑如缎。

傍晚时,复摇好的丝匀得像细纱,染好的素褐、胭脂红两色丝挂满了染架,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李婶、张叔、周叔要走,苏清寒剪下两段染好的丝,分给他们:“等做成丝帕,先给你们送过去!”李婶笑着收下:“开春养蚕时,俺还来帮你们,这染丝的手艺,可得传下去!”

林砚翻出柳玄的《染丝辑要》,旧册里夹着两片染好的丝(褐、红),旁边批注着“复摇匀丝,染丝循古,借邻备料,丝色温润”。苏清寒摸着旧复摇机的木轴,忽然明白:这些旧机器、旧工具藏着的,是“匀丝赋色”的智慧——复摇让丝有了规整的模样,染丝给丝添了生活的色彩,邻里送来的不只是红花和药草,更是把老手艺接过来的心意;那些染好的丝,裹着的不只是颜色,更是桑圃与村落一年年攒下的烟火气,等着被缝进丝帕、衣裳,变成日子里的温暖。

转天清晨,阿禾把熨平的丝铺在木桌上,苏清寒拿出旧针线篮——里面是柳玄妻子留下的绣花针,针尾刻着细小的花纹。“今天咱们做丝帕,先把丝缝成方形,再绣上桑叶图案,你看这针,绣丝时不容易勾丝。”阿禾拿着针,跟着穿线,阳光洒在丝帕上,胭脂红的丝衬着莹白的线,好看得让人心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