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171章

寒月蛊 第171章

作者:巨蟹座Cancer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02:20:56

雪停后日头渐暖,檐角的雪水顺着冰棱往下滴,“滴答滴答”砸在石阶上。阿苗拎着竹篮去药田时,刚走到田埂就顿住了——雪融的冰水积在田边土沟里,漫过沟沿,已经浸到护脉草的根部,几株草的须根泡在水里,叶片都透着点发蔫的暗绿。她蹲下身,用手指扒开根部的湿土,指尖触到冰凉的积水,急得皱眉:“这水再淹着,根肯定要烂了!”

林砚跟在后面,目光扫过积水处,忽然瞥见田埂旁半埋在土里的旧木渠——是段老松木拼的渠身,木纹里还嵌着当年的细泥,渠壁一侧刻着苏婉的字,虽被土埋了半截,仍能看清:“雪融防涝,木渠导水、木闸控流,忌漫灌伤根;木渠接口需湿泥封,闸板抬度随水势”。他伸手把木渠拽出来,渠身虽有些变形,却还结实:“母亲早留了导水的木渠,咱们去石屋取木闸!”

两人扛着旧木闸、握着竹勺回到田边。那木闸是苏婉当年亲手做的,闸板边缘磨得光滑,还留着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是往年调流时蹭的。林砚先把三段木渠在土沟旁拼好,接口处特意从田边挖了些湿泥,捏成细条堵在缝里:“湿泥能封严,水不会从缝里漏去别的田。”他又把木闸卡在渠口,双手扶着闸板慢慢往上抬,抬到半寸高时停住:“母亲说‘闸板抬半寸,水流缓不冲根’,抬太高水太急,会把土冲松。”

阿苗蹲在护脉草旁,手里握着苏婉留下的旧竹勺——勺柄缠着圈旧棉线,是怕滑手缠的——轻轻舀走根部积得深的冰水:“先把根边的水舀走,等渠通了,剩下的水就顺着流走了。”月灵蛊蹲在木渠旁,小眼睛盯着渠身,见有处细缝渗出水珠,立刻迈着小碎步跑过去,用小爪子把旁边的湿泥扒到缝上,还低头用小鼻子蹭了蹭,确认泥封牢了才挪开。

铜铃从阿苗衣襟里飘出来,悬在药田上空,蓝光贴着积水区慢慢扫。扫到东北角时,铃身突然晃了晃,还往那处飘了飘——阿苗顺着蓝光一看,原来那片积水没流进渠里,林砚赶紧走过去,把木闸再抬高一指,水流速度快了些,积水渐渐顺着土沟往渠里淌,铜铃才慢悠悠飘回渠上方。

等积水全导走,日头已斜过西山,田边的土沟露出干爽的泥面,护脉草的须根也不再泡在水里,叶片慢慢舒展开来。阿苗拍了拍手上的泥,笑着说:“总算把水引走了,不然这草就毁了。”

回到婉居,阿苗翻橱柜最下层的粮瓮——瓮里铺着层细沙,沙里埋着袋红薯干,是去年秋天苏婉带着她一起晒的,薯干外皮裹着层薄沙防潮,拆开袋子时还带着淡淡的阳光味。她忽然想起药谱夹着的字条,翻出来一看,果然是苏婉的笔迹:“冬寒煮薯干,取薯干半斤(洗去浮沙、切小段),加半勺红糖,雪融温水慢煮,煮至薯干软绵即可,忌煮太烂成泥”。

“煮薯干水喝吧,暖肚子!”阿苗把薯干倒在竹筛里,用雪融的温水轻轻洗去浮沙——水温刚好不凉手,洗得干净又不泡软薯干。她把薯干切成寸长的小段,放进苏婉的旧陶锅,添满雪融的温水,又从糖罐里舀了半勺红糖放进去,架在炉边小火慢煮。

炉火烧得稳,锅里的水慢慢冒起细泡,红糖渐渐化开,水变成淡褐色,薯干的甜香慢慢漫出来,飘满了整个屋子。阿苗守在炉边,隔一会儿就用竹勺搅一下,怕薯干粘锅底:“快好了,你看薯干都胀起来了!”

林砚找来两个粗瓷碗,阿苗小心地把薯干和糖水盛进去——薯干吸饱了糖水,变得软乎乎的,咬一口满是甜香,温热的糖水滑进胃里,暖意从肚子慢慢散到四肢,连之前修渠时冻得发红的手指,都变得暖融融的。“比烤薯干还暖,”林砚喝了口糖水,笑着说,“母亲的法子,连普通的薯干都能煮得这么香。”

入夜,婉居的炉火渐渐弱了,陶锅里还剩小半锅薯干水,温温的冒着热气。药田边的木渠里已没了水流,木闸轻轻合着,渠身的刻字在月光下泛着淡影。月灵蛊蜷在炉边的棉垫上,小舌头舔着空碗底,还沾着点糖水的甜;铜铃悬在木渠旁的窗台上,蓝光映着渠壁上苏婉的刻字,柔和又安稳。

苏婉留下的旧木渠、木闸,还有煮薯干的方子,又把寒月谷的雪融天裹得妥帖。那缕从春延续到冬的药缘,就藏在这拼渠导水、慢煮薯干的日常里,让料峭的雪融时节,依旧满是踏实又温柔的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