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1971章 《灯暖炊烟:念续新生》

寒月蛊 第1971章 《灯暖炊烟:念续新生》

作者:巨蟹座Cancer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02:20:56

青岩村的炊烟刚漫过老槐树,囡囡就攥着布偶跑到村口——林砚还没走,正蹲在树下,看着村民们把聚魂坡移植来的嫩草,种在之前邪祟作祟的土地庙遗址旁。布偶的眼睛亮了亮,蹭了蹭林砚的手腕,像是在撒娇。

“林叔叔,你看!”囡囡举起布偶,布偶身上沾着几片新摘的槐叶,“我给它戴了‘花环’,就像爹娘当年给我戴的一样。”林砚笑着揉了揉她的头,抬头时,看见张阿婆提着个竹篮走来,篮里装着绣帕、旧橹片、竹编小木马的碎片,都是之前对抗邪祟时的信物。

“要给这些物件找个归处。”张阿婆把竹篮放在土地庙遗址的石台上,“不能让它们蒙尘,也不能让大家忘了,这些念想曾帮我们挡过黑暗。”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抱来自家的旧物,有的搬来木板,要在这里搭一个“念暖台”——不用雕饰,就用最简单的木头,把信物摆上去,让路过的人都知道,执念不是枷锁,是藏在日子里的暖。

正忙着,村口突然传来熟悉的竹笛声,是竹溪村的老匠人带着几个徒弟来了,挑着一担新编的竹灯笼,灯笼上还留着故意织错的针脚。“给青岩村添几盏灯,”老匠人擦了擦汗,“以后夜里走山路,看着这灯,就想起咱们一起在聚魂坡的日子。”

话音刚落,溪头村的周伯撑着旧橹,划着木船载着戏班的人来了——戏台村的汉子带着戏服,要在老槐树下搭个临时戏台,“唱一出《灯聚人心》,把咱们五村的事,唱给孩子们听。”

林砚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村民们忙忙碌碌:念暖台上,囡囡的布偶挨着张阿婆的绣帕;竹灯笼挂在槐树枝上,和之前的油灯残盏摆在一起;戏台旁,周伯的旧橹靠在竹筐边,成了临时的道具。炊烟裹着竹香、戏服的皂角香,飘在村子上空,比任何时候都暖。

“林先生,你看这个。”突然,囡囡举着一片嫩草跑过来,草叶上沾着一滴露珠,映着念暖台的影子,“这草长得好快,是不是爹娘在帮我们照顾它?”林砚蹲下身,指尖碰了碰草叶,布偶的微光落在露珠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是之前聚魂坡上消散的光尘。

“不是爹娘在帮,是咱们把念想种进了土里。”林砚轻声说,“就像这草,靠着阳光雨露长,咱们的念想,靠着日子里的暖续着,就永远不会散。”

傍晚时,临时戏台开唱了,五村的村民聚在老槐树下,竹灯笼的光映着一张张笑脸。戏里唱到饲祟人掀坛时,孩子们攥紧了手里的小灯笼;唱到灯火聚成光鸟时,村民们跟着轻轻拍手。囡囡靠在张阿婆怀里,布偶放在腿上,跟着戏词小声念叨:“爹娘在心里,不在影子里。”

戏散时,林砚望着远处的山影,腰间的布偶渐渐恢复了常温——它不再发烫,也不再亮得刺眼,就像一件普通的布偶,却藏着五村人心聚起的暖意。他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第二天清晨,林砚悄悄往村口走,却见五村的村民早已举着灯在等他:青岩村的油灯,竹溪村的竹灯笼,溪头村的船灯,戏台村的戏灯,还有邻村的马灯,连成了一串熟悉的光带。

“林先生,路上亮。”张阿婆把一块绣着山茶的新帕子塞给他,“带着这个,就像我们陪着你一样。”周伯递来一根新做的橹杆:“路上要是过水路,用得上。”

林砚接过帕子和橹杆,看着眼前的光带,突然明白——他离开的不是一场守护的终点,而是一场暖意的起点。这些灯,这些信物,这些藏在日子里的念想,会在青岩村,在五村,在更多的地方,一直亮下去。

布偶的眼睛最后亮了一下,像是在和村民们道别。林砚转身踏上山路,身后的光带映着他的影子,一直延伸到老槐树的方向——那里,炊烟正起,念暖台上的嫩草,又长高了一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