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联进入日常守护阶段半月后,林砚几人收到星轨驿站的消息——位于星海能量网中段的“星脉驿站”,其核心的“传承晶柱”出现能量卡顿。这根晶柱是星联成立后,各文明共同浇筑的“技术记忆库”,镌刻着晶核、忆晶、潮汐等星域的核心技术,供往来文明学习参考,如今因近期接入的年轻文明成员增多,技术查询频次过高,晶柱内的“记忆能量流”拥堵,表面泛起断续的暗斑,若长期卡顿,新文明将无法获取传承技术,星联的技术接力会断档。
“传承晶柱是星联的‘知识桥梁’,年轻文明就像刚入学的学生,得有人帮他们‘梳理课本’。”本源枢纽内,穹苍长老调出晶柱数据,屏幕上同时亮起几处年轻文明的光点——他们正卡在“潮汐调谐”与“忆晶映射”的基础操作上,反复查询却因能量流拥堵得不到清晰指引,急得在驿站留言板上发了求助信号。
让林砚几人意外的是,不等他们动身,忆晶族的小忆、潮汐族的小澜、轮回族的小轮已主动发来申请——这三位是各文明的年轻代表,曾在之前的危机中跟着族中长老学习过核心技术,此次向主动承担“传承引导”的任务。“我们跟着长老学了不少,这次想试试帮同龄人。”小忆的消息带着雀跃,附了一张她手绘的“简化记忆图谱”,专门针对年轻文明的理解节奏做了调整。
林砚与苏清寒对视点头,带着阿糯、老鬼、柳玄赶往星脉驿站,刚抵达就见小忆、小澜、小轮已在晶柱旁忙碌:小忆举着简化图谱,试图引导拥堵的记忆能量流,却因力度不足,图谱光韵忽明忽暗;小澜握着迷你潮汐罗盘,想调出调谐波纹辅助,却没掌握好与晶柱的能量衔接节奏,波纹刚触到晶柱就散了;小轮捧着微型生命脉络仪,急得额头冒汗——年轻人们有热情,却缺了“手把手”的实操引导。
“别急,传承不是硬推,是顺着对方的节奏递力。”老鬼走上前,手腕藤蔓轻轻搭在小忆的简化图谱上,注入一丝本源能量,“你看,把图谱光韵调成和晶柱暗斑对应的频率,就能像‘疏通水管’一样,把拥堵的记忆能量引出来。”柳玄则走到小澜身边,指尖轻点她的迷你罗盘,护灵咒的青光晕开:“调谐波纹不用强凑,跟着晶柱的卡顿节奏轻晃罗盘,就像帮人顺气,慢一点才有效。”
阿糯蹲下身,给小轮的脉络仪贴上一片焰心草叶片:“生命脉络要先感知晶柱的‘疲惫点’,叶片能帮你捕捉到能量薄弱的地方,从那里注入能量,才不会加重负荷。”林砚与苏清寒则激活剑穗光链,在晶柱上方织成一道“引导光网”,将拥堵的记忆能量流拆分成细小的“能量丝”,方便年轻人们逐一疏导。
在几人的引导下,小忆调整图谱频率,果然,拥堵的忆晶技术记忆顺着光韵流了出来,清晰投射在驿站的学习屏上;小澜跟着晶柱节奏晃罗盘,调谐波纹与晶柱共振,潮汐技术的基础步骤变得流畅起来;小轮通过叶片找到疲惫点,注入脉络能量,晶柱暗斑开始慢慢消退。那些卡在技术上的年轻文明成员,通过学习屏收到清晰指引,很快掌握了基础操作,还在留言板上发了带着笑脸的感谢语。
当最后一道暗斑消失,传承晶柱重新焕发璀璨光芒,表面浮现出小忆、小澜、小轮的身影轮廓——那是晶柱自动记录的“传承贡献者”印记。穹苍长老通过星轨传来消息,决定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在星脉驿站成立“星脉接力站”,让各文明的年轻代表轮流驻守,既帮新文明解决技术难题,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原来传承不是长辈把技术塞给我们,是他们站在身后,帮我们把力气用对地方。”小澜摸着晶柱上自己的轮廓,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小忆则拉着小轮,在晶柱旁贴了张“年轻互助清单”:“下次再有新文明来,我们就能自己组队帮忙啦!”
林砚望着三个年轻人忙碌的身影,剑穗光链轻轻晃动,与传承晶柱的光芒交织在一起。苏清寒轻声道:“星联的守护,从来不是我们几人的事,现在,接力棒已经传到年轻一代手里了。”阿糯的焰心草随风轻摆,叶片上的光斑落在“年轻互助清单”上,像是给这份接力,盖了一枚温暖的印章。
星脉驿站的光,顺着星轨蔓延向星海深处,那些年轻文明的光点与接力站的光芒同步闪烁,像是一场跨越星脉的“成长约定”——星联的守护,不仅是文明与文明的互助,更是一代与一代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