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1793章 《火种传代·共生永续》

寒月蛊 第1793章 《火种传代·共生永续》

作者:巨蟹座Cancer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02:20:56

共荣光网的七彩光芒刚稳定半月,灵脉网的“传承留言板”就多了些沉甸甸的字迹:扎西在绘本上贴了张自己布满老茧的手与孙子稚嫩手掌相叠的照片,配文“暖窖的柴要传下去,可我的腰弯了,教不动了”;老周奶奶发来一段语音,声音带着笑意却藏着倦意“渔网的结法记不全了,怕误了孩子们”;西域的长老则画了个空荡荡的沙棘枝鸟窝,备注“部落的老人们走了,谁来教年轻人看风种沙棘?”

阿芽摩挲着照片里扎西的手纹,突然想起可可西里三代巡山队接力护羚羊的故事 ——原来共生的网织得再大,没人接着护,也会慢慢散。她望着雾林里刚抽芽的新竹,竹根连着老竹,新苗靠着老杆,眼睛一亮:“共生不是一代人的事,得像竹根生笋,一茬接一茬!”阿树立刻补充:“我们得把老辈的经验变成‘火种’,让年轻人能接着烧!”

两人当即发起“共生火种计划”,让各地推选“火种传承人”——扎西的孙子接过爷爷的烟斗模型,成了草原的传承人;老周的孙女捧着奶奶的旧渔笼,挑起南海的担子;西域的少年攥着长老编的鸟窝架,接下沙棘林的接力棒。阿竹则给初心绘本新增“火种册”,每一页都留着“老经验”和“新实践”两栏,老辈们录下语音教程,年轻人贴上自己的尝试记录。

星陨族为计划添了关键一笔:他们将共生晶核的光芒转化为“传承火种”,嵌在各地的“火种驿站”里——草原的驿站是暖窖旁的石屋,南海的是渔船上的木盒,西域的是沙棘林的树洞。火种一触碰到老辈的信物,就会浮现出当年的实践画面:扎西爷爷教修暖窖的身影、老周奶奶留鱼苗的动作、长老看风辨向的神情,就像老人们从未离开。

更贴心的是,“火种册”里加了“跨代问答区”。草原的小传承人对着火种问“雪天怎么给燕麦苗保温”,扎西的声音立刻从晶核里传出:“暖窖的草要铺三层,最底下垫燕麦秸秆,防潮!”非洲的少年问“怎么让蜜蜂多待一会儿”,长老的语音带着笑意回应:“花田旁要留一汪浅水区,蜜蜂渴了才会常来。”这些问答越积越多,“火种册”成了会说话的“传承宝典”。

这天,雾林要办“跨域传火仪式”。扎西的孙子捧着烟斗模型,把草原的火种引到南海的木盒里;老周的孙女提着旧渔笼,将南海的火种传到西域的树洞里;西域的少年拿着鸟窝架,把西域的火种送回雾林的竹根旁。当最后一缕火种融进共生晶核,青羽灵鸟突然衔来一支阿石当年用过的铅笔,铅笔尖一触晶核,无数道细碎的光从晶核里飘出,落在每个传承人的掌心——那是阿石帮蚂蚁搬虫的画面,是扎西添柴的温度,是老周留苗的温柔。

“这是初代的火种!”阿树惊呼。众人顺着光望去,各地的传承故事正在生长:草原的小传承人用爷爷教的方法,在暖窖旁种了片“传承燕麦田”,每株苗旁都插着写有老经验的木牌;南海的渔娃跟着奶奶的旧渔笼图样,编了新渔笼,特意留了更大的缝;西域的少年照着长老的样子,在沙棘林旁种了片花,蜜蜂在花间筑了新巢。

阿竹在“火种册”的最后一页画了幅画:老竹根牵着新竹芽,新竹芽连着燕麦苗,燕麦苗拉着海藻叶,每个植物旁都有一老一少牵手的身影,掌心都捧着小小的火种。旁边写着:“共生不是一张静止的网,是一把代代相传的火——老辈点燃火苗,年轻人添柴续火,火光照亮的地方,就有共生的生机。”

夕阳下,孩子们围着“火种驿站”听老辈讲过去的故事,年轻的传承人教更小的孩子认燕麦、编渔笼。阿芽看着掌心跳动的微光,突然明白:从阿石蹲在竹根旁的那一刻起,共生就不是一个人的善举,也不是一群人的协作,而是像余村从“挖山”到“护山”的转变那样,是一代代人把“敬自然、融彼此”的初心,种进土里、传进心里。

夜深了,“火种册”的语音还在更新:北方的小传承人录下“暖窖防冻新招”,南方的孩子上传“雨季菌植护苗法”。共生晶核在夜空下散发着温润的光,那光芒里,有老辈的智慧,有年轻人的朝气,更有无数个“第一次”的初心——就像雾林的晨光,年复一年洒在竹根上,让菌菇长青,让共生永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