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寒月蛊 > 第1638章 《脉韵传的远与融 山海契》

寒月蛊 第1638章 《脉韵传的远与融 山海契》

作者:巨蟹座Cancer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02:20:56

《乡土脉规记》刚完成首批地方标准备案,周教授就带着全国生态传承论坛的邀请函赶到聚脉坡:“这次论坛要选10个‘生态传承样板’,你们的‘乡土规 脉魂传’模式,得好好给全国的同行讲讲。”消息传开,守脉学堂的孩子们比大人还激动——小卓嘎牵头,要把三年来的守脉故事编成舞台剧,“让全国的人都知道,柏苗怎么长,红绳怎么系,沙棘怎么甜。”

论坛开幕前一周,首批“取经团”先到了:有来自福建武夷山的茶农,想学习“古树养护 生态研学”;有来自陕西榆林的治沙人,想借鉴“乡土植物 标准化”的固沙法;还有来自浙江千岛湖的护水员,好奇“民间监测 法治”的联动机制。刚到守脉堂,武夷山的茶农老李就盯着脉忆墙上的“柏苗错误笔记”笑了:“我们的老茶树也常遇‘水土不服’,可从没像你们这样记‘错题’,这法子实在!”小卓嘎立刻翻出自己的苗情日记:“扎西阿爷说,错题比对题更值钱,能让后来人少走弯路。”

天鹅滩的实践课上,榆林的治沙人王哥蹲在灯芯草净化床旁,对着红绳铃铛出神:“我们治沙用沙蒿固沙,可总难监测墒情,你们这‘土预警’能不能改成‘沙蒿铃铛’?”其其格和丹增当场帮他画草图:“把红绳换成耐沙的麻绳,铃铛绑在沙蒿根部,沙层松动就会响,再配上简易墒情试纸,刚好符合你们的‘治沙 低成本’需求。”王哥握着草图连声道谢:“这不是照搬,是把你们的‘魂’挪到我们的沙地里!”

月牙泉边,千岛湖的护水员小张对着沙棘驱虫浆的检测报告点头:“我们湖里的水草总被虫害,化学药剂怕污染水质,你们这‘天然驱虫 标准检测’的路子,刚好能学!”卓玛和小格桑领着他做实验:“把沙棘换成你们湖里的芦苇根,发酵后试试驱虫效果,就像《乡土脉规记》里写的,‘国标是骨架,乡土是血肉’。”小张当即拍下发酵流程,说回去就做对比实验。

论坛开幕当天,聚脉坡的分享展台前挤满了人。阿古拉捧着刚编印的《聚脉守脉图谱》,封皮是脉忆墙的缩影,内页既有《乡土脉规记》的核心条款,又贴着孩子们的“错题笔记”、红绳铃铛的实物照片,还有丹增整理的“智慧监测 土法”数据对比表。“我们的守脉,从来不是一套死规矩,是老辈的经验、中年的整合、晚辈的创新,拧成的一股绳。”阿古拉的话刚落,台下就响起掌声,不少同行当场要了图谱副本,说要带回本地“嫁接”到自己的生态保护里。

更惊艳的是孩子们的舞台剧《脉芽》:小卓嘎演初学时浇死柏苗的自己,小达瓦演救蜻蜓的少年,小格桑演改良驱虫浆的小先生,最后一幕,所有孩子举着写有各地乡土植物名字的木牌,围着“共生契约碑”转圈,嘴里唱着扎西教的守脉老歌,歌词里加了“武夷茶、榆林蒿、千岛苇”的新内容。丹联用直播把舞台剧传到网上,瞬间冲上热搜,评论里满是“想带孩子去聚脉坡认柏苗”“要把我们的老槐树养护记成‘错题本’”。

论坛闭幕后,聚脉坡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守脉信物”:武夷山的老茶树叶标本,附着“按‘错题法’记的茶树养护笔记”;榆林的沙蒿籽,写着“改良版‘沙蒿铃铛’已试种成功”;千岛湖的芦苇根,贴着“芦苇驱虫浆检测达标”的纸条。扎西提议在脉忆墙旁加一面“山海脉缘墙”,专门贴这些来自远方的信物:“以前我们守自己的脉,现在我们的脉,连起了千里外的山和水。”

马老牵头订做了新的脉记本,封皮是各地信物的拼贴画,题名《脉韵辐射记》,第一页是全国生态传承论坛的合影,旁边写着:“一脉守成,万脉呼应;乡土的根扎得深,脉韵就能传得远。”小卓嘎在旁边画了棵枝繁叶茂的柏苗,枝条上挂着各地的植物小牌,写着“柏枝牵茶枝,沙蒿连芦苇”。

苏清寒翻开《水脉纪要》,新的批注印在《聚脉守脉图谱》的扉页旁:“脉韵无界,传于山海;守一脉而悟万脉,传一法而融千情,此为大守。”她抬头望去,丹增正用无人机拍摄“山海脉缘墙”,小卓嘎领着外地来的孩子种柏苗,格桑梅朵的沙棘产品新包装印上了“山海脉缘”图案,订单备注里多了不少“学聚脉坡,守家乡脉”的留言。

离开时,周教授递来论坛颁发的“全国生态传承标杆”奖牌,背面刻着“脉魂传远,山海共守”;武夷山的老李塞来一包老茶籽:“按你们的法子种,长出苗就拍照片贴你们的脉缘墙。”陶罐里,又多了这枚奖牌的拓片和各地信物的标本——从聚脉坡的一草一木,到千里外的茶、沙、苇,都在罐里凝成了跨越山海的守护印记。

车窗外,夕阳把“山海脉缘墙”的影子拉得很长,墙上的信物像一串跳动的音符,与守脉堂的灯光、望脉台的轮廓连成一片。林砚轻声道:“原来最好的守护,是让聚脉坡的脉韵,变成千万个‘聚脉坡’的心跳,让每片土地的守护,都能听见彼此的声音。”苏清寒点头,指尖拂过《水脉纪要》里层层叠叠的信物标本,那里藏着最终的圆满:人与脉的共生,从来不是孤独的坚守,是山海相牵、脉韵相传的永恒回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