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581章 长河沉沦,大唐扬威

自苏羽沐亡故,李长河随即陷入了十年混沌期。

他彻底退出了朝廷政事,不再处理属于他参议郎的职责,但李世民仍旧为他保留职级。

他退出了卫**改革与发展主任职位。

他退出了七院管理,但七院名誉院长和国子监名誉祭酒仍旧为他保留。

他退出了科学院后续的管理进程,但科学院院长职位仍旧是他。

他退出了自己创建仁医堂的主理医师,孙思邈接任管理。

他退出了大唐情报组织,锦衣卫指挥使、寻相接任。

他退出了公安署特别顾问。

他退出了大唐工业发展公司负责人。

他退出了大唐商业会长职位。

他退出了大唐书局职位。

他退出了太医署职位。

他退出了圣皇党秘书职位。

......

爱是自由意志的彻底沉沦。

痛苦如潮水袭来,唯有迷失方能掩盖。

酒是一个好东西。

此后,李长河饮酒买醉。

但因为他那特殊的体质,导致他代谢酒水非常快,所以他流连于烟花场所,不断饮酒,这才让他显得不那么痛苦。

十年一觉天上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李长河在‘天上人间’漂泊十年。

十年,一个时代。

没有李长河的时代,发生了很多很多。

军事层面:

贞观三年七月,大唐卫**在漠南开启犁庭扫穴行动,原因是经过缜密侦查,五月一日发生在胜利阅兵时的恐怖行动,背后有来自漠南多个部族暗中支持。

五一恐怖行动,后果极其严重,带给大唐无法挽救的伤害,让一位圣人至此沉沦,白白浪费了十年黄金发展时期,间接导致了后续的“三大乱”。

三万卫**怀着无边愤怒清扫漠南,威名赫赫,在军情署、锦衣卫和特情署三大情报组织的帮助下,挖出多名颉利可汗心腹,行动持续了半年才缓下来,斩杀不臣者三千八百一十六人,漠南风气为之一清。

后续,草原部落与大唐在定襄开大会。

经过多方友好商议,在自愿的基础上,漠南地区一分为三,百分之八十由大唐收下,百分之十三由薛延陀继承,百分之七由回纥拿下。

在多国见证下,三方签订正式合约,订立界碑。

但是也有代价,因为是大唐为薛延陀和回纥解决突厥难题,双方需要给予大唐利益补助,这部分利益全部留在漠南。

而大唐朝廷在漠南设立云中都护府,下辖新设十城军屯,每城两千卫**,凡属境内的贵族全部要迁移到十城附近,要不离开去回纥和薛延陀。

为了给予新生都护府支援,五年内免除农税,云中境内所有土地均为国有,但免费分给百姓,五年内百姓只需要付出一点劳动力,修筑十城之间的水泥道路,而大唐方也将派遣流官治理,将漠南纳入大唐统治。

至此,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彻底扫入历史的坟墓中。

贞观三年十月十五日,明天帝李世民正式将灭虎狼、剿响马提升至国家战略层次,要求各地卫**要在两年时间内,彻底清剿大唐境内的匪患,各个部门要全力配合。

贞观三年十一月十日,李世民来到山东巡视,顺便在地图上画了一圈,青岛水师基地正式成立。

贞观四年二月三日,大唐盟友新罗发来紧急照会,高句丽对其开战。

经过大唐政事堂和军事院商讨,大唐决定:卫**发兵三万,出关东北,武装调停。

贞观四年四月十六日,卫**与高句丽在辽河西侧开启第一次小规模战役,五千卫**大败三万高句丽大军,至此以辽河为线,双方开启对峙。

为了守住辽河防线,高句丽在水岸边驻防六万,而大唐方也是只作骚扰,不主动进攻,策应新罗,减少新罗那边的防线压力。

日常时,卫**则就地军垦,大有一股长期驻场只感。

每一日卫**就升起热气球,往高句丽阵营上扔几个炸弹。

一直到十月中旬,辽河结冰,三万卫**倾巢出动,大败高句丽,追击百余里才停下,而后在辽河以东建立三处永久据点:辽城都督府(沈阳)、建安都督府(营口),还有辽东半岛最南边临海处建立望东都督府(大连,可看见山东),望东都督府的作用是连接登州码头,运送货物更加方便。

大唐此次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把高句丽围城了一个半弧圈。

而后高句丽派来使者和大唐签订停战合约。

合约中大唐所占之地写入停战条约,为大唐领土,范围囊括:三城连线,辽城都督府所在地以北一百公里,往东一百公里为两国临时分界线。

而高句丽则要撤回对新罗的攻击,大唐开启双边互市场,于石城建立互贸区。

大唐武装调停局势成功。

不仅稳定了东北局势,更令周边诸国震动,四夷臣服之心更甚。

贞观五年二月,吐蕃以三万军进攻大唐,想要试探一下大唐,因为松赞干布本来求取大唐公主,却没有成功,因而有点不乐。

竟派遣三万大军突袭大唐,试图试探大唐军威。

彼时驻守松州的一万唐军奋力抵抗,守将韩威即刻八百里加急传讯长安。

太宗震怒,派出豪华团队:李靖、李世积、薛万彻、侯君集等名将统筹战局,命牛进达率兵两万,再加上长安驰援的一万兵力,四路大军共四万人,于松州展开会战。

此战大唐军威尽显,共歼灭吐蕃军两万七千人,剩余三千残兵仓皇逃窜。唐军乘胜追击,一路追至安戎城,再斩两千敌军,残余一千吐蕃兵吓得魂飞魄散,继续北逃,唐军兵锋直至高原多弥部(今理塘)方才停止追击,在此驻军,以此威慑吐蕃。

松赞干布见大唐实力远超预期,连忙派遣使团赶赴长安请罪,双方签订停战条约。

经此一役,五年之内大唐再无战事,周边势力彻底被大唐的强悍战力折服。

以少胜多、英勇无畏、战无不胜,这便是大唐卫**的赫赫威名,也让四方蛮夷彻底明白:大唐,不可招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