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537章 太极殿内惊诧起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537章 太极殿内惊诧起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太极殿内顿时一片静谧。

就连李世民都有些大感意外,而内阁诸阁臣则是目露思虑神色。

很快首宰房玄龄发言了:

“陛下,各位臣工,民以食为天,天灾之下,朝廷应当保民生无忧,我建议先平粮价,以稳根基。”

“根据目前大唐灾情形势,可设洛阳、扬州、成都设三大常平仓,借此机会,全国彻底施行“统购统销”法,并且限制二级粮商粮价波动,若有人违反朝廷政策,那便依法办事。”

“臣以为可行。”房玄龄刚说完,杜如晦立马站起身表示同意。

房谋杜断,天下皆知。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深刻的含义,首宰房玄龄没有顺着李长河的发言,而是从粮食入手,扭转了话头,让讨论的火药气大大降低。

但此番发言也有所行之事,那便是对粮食行业的下手。

从贞观元年开始,李长河就提出了粮食的统购统销,但在各方势力的阻挠下最终只是进行了试点,但现在房玄龄直接说出全国执行。

可是要知道的是,全国的世家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若是按照房玄龄所言,统购统销,那么朝廷将垄断一级粮食收购分销,一旦这样做了,那么世家手中囤积的天量粮食便要砸到手里了。

若真的施行,意味着朝廷又从世家手中收回粮食定价权,这对朝廷统治有极大益处。

“诸卿以为如何?”李世民微微一笑,语气不紧不慢。

但世家官员都能看清楚,李世民这话是对他们说的,还有,李世民的目光瞟了李长河一眼,似乎在说,你们如何选择。

世家官员内心此刻难受极了,又是这样,自李世民上台后,世家手中实权在不断流失,想要反抗,但每一次都被收拾的不成样子,想要反对政策,但皇党的言行让他们挑不出毛病。

军权,禁苑改革,李世民牢牢控制军权。

上升权,科举改制,蒙荫和推举将在五年后彻底退出。

私兵权,裴寂谋反,皇帝以自身为标,废全国私兵之权。

地方治权,体制改革,行省制度,皇权逐渐下乡。

文化权,海量便宜纸张推出,朝廷编书下放,世家文化垄断权在崩塌。

财权,粮权,盐权,铁权...诸项权力都在回归中央。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温水煮青蛙,李世民将套在世家脖子上的枷锁慢慢收紧。

“臣,臣...同意首宰所言。”

李世民笑了,而后道:

“贺德仁流放岭南;卢承基革除功名永不录用,其父卢赤松贬去崖州;崔仁师去编史,罚铜千斤;郑善果,郑家屯粮高卖,罪虽不在你,但有你放任,既如此,你去负责工部水利;陆德明,去皇家政法学院去学习学习。”

“臣,臣...遵旨。”

李世民点点头,而后继续道:“天灾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从内务府内帑批三十万元成立大唐慈善会,专司灾害救治。”

“设立崇文藏书馆,朕出藏书,天下学子可借阅。”

“落实土地暂停买卖政策,若发现隐田过百亩者,亩罚绢一匹,哦,对了,隐户超十丁者,丁役三年。”

“关于李长河说的《中华百科全书》,朕以为可行,对于耗资问题,朕都忘记说了,北阳特区新技术,新的造纸术将造纸价格降低至以往的十分之一。”

“陛下,还不止如此呢。”房玄龄笑着插话道。

“臣还听闻印刷术也得到极大发展,效率至少是以前的三倍。”

杜如晦也笑着道:“臣也听闻冶铁加入了水利之功,日产铁五千斤。”

李长河也顺势道:“不止如此,建筑所用的简单水泥产量在技术进步下,今年下半年将产量爆发。”

“原本武德九年到现在因为水泥产量有限,只能全力修建了陈仓至长安的仓安道,长安至山东莱州的安莱道,长安至朔方的安朔道,但现在不一样了,根据新的预计产量,光是今年的产量便是去年的十倍,往后只会越来越多。”

“还有,科学院研发的由蒸汽带动的车子,可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携带一千斤的货物奔驰在水泥路上,昼夜不息。”

李长河此话一出,所有人皆是一惊,他们一直知晓科学院在研究着一些稀奇古怪的物件,但万万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物件。

他们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运输货物,调配军队...

“不止如此,臣李长河还要告诉圣人和诸位臣工一个好消息,这个时速三十的蒸汽车建造已经成熟,接下来科学院会制造出速度更快,载货量更多的新型运输工具,不久的将来日行千公里,载货千吨级,载千人的蒸汽车也会诞生。”

此话一出,整个太极殿为之一静。

然后太极殿外传来一句话:“仁心所言可为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