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531章 大唐为战备多时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531章 大唐为战备多时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七月,除了山东地区的豪族叛乱,对于北境的朔方,幽州等地军事重镇的战争准备也在持续准备中。

根据大唐军事院参谋部分析,对于东突厥的灭国之战将在贞观二年年末或贞观三年年初开启。

对于这场战争的准备,从李世民渭水之盟后便已经开始准备了。

贞观元年开始便在南方地区推广甘蔗压榨法,建立了“霜糖”(原始冰糖)工坊,在工部和工业学院的支持下,李长河的影响下,采用模具浇筑法制作标准糖块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为了战争需要,南方地区的所有蔗糖由国家收购,且大力扩产。

对此,久居岭南的冯盎家族大力支持。

贞观元年计算有至少三万亩甘蔗地,产量两千四百万斤,粗放制糖百分之十,二百四十万斤最终产量,最后收至长安二百万斤。(并不多,历史上永徽年间(650年)岭南岁贡糖五十万斤。)

经过扩产,今年有五万亩甘蔗地,收至长安三百五十万斤。

如今的长安有糖储存五百万斤。

这些糖将优先供应长安禁军与突厥前线士兵,民用流通量极低。

计划中,对东突厥的灭国战将动员总计六万大军,每人每天至少标配50克蜡纸封装的糖块两块,共计100克。

六万人则每天消耗一万两千斤。

那么长安储备的糖远远超过此次战争所需。

除此制糖外,从大唐与草原开启互市后,根据李长河提供的相关技术,大量收购草原产出的牛奶,将其制作成奶粉,总计二十万斤。

虽然成品不及现代,保质期很长。

不止如此,李长河学习现代压缩饼干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大唐版本。

将烤干的芝麻、核桃碎、糖粉、干牛羊肉松炒熟的米面粉混合,最后用油搅拌混合压制,制作成标准主粮块,要求每位士兵至少携带30日份(30斤),还有应急口粮六日份(六斤)

除了个人紧急战时口粮外,营地食物搭配也必不可少。

利用李长河带来的先进现代技术,将制造出的玻璃瓶制作成熟食罐头类产品,如今已实现肉脯、腌菜保存120天。

还有熏制的金华火腿,由机器压制后晒干的面条,搭配好的小调料包(类似方便面料包)等等。

后勤保障方面,首先是交通,因为简单水泥的发明,在原本秦驰道的基础上,将其硬化处理,道路平整之下,极大提升了交通效率。

其次,建立科学的补给链条,每五十里设置一个转粮道台,每处一百五十人左右,十匹骡子。

利用工部发明出的木制人力架子车,三人一组,四十组,五十里路,每组每天至少运输一趟三百斤粮食。

十匹骡子十组,搭配,四轮畜力运输车,每组再配备两人,每天至少运输七百斤粮食。

那么一天便可以运输两万斤粮食,物资周转周期缩短至五天可达朔方军营。

而这只是计算的是常态运输,在朔方军营已经储备了大量粮草。

当然,医疗后勤也是必不可少,酒精消毒液早已储备了可以使用好几年的量。

还有士兵个人携带的标准化急救包:止血包,接骨夹板,纱布,酒精瓶等。

每百人准备了三人份的青霉素,且有效期较短,三十至七十日,每一份价值千钱,也就是一百唐元纸币,差不多是长安成年男性一年赚到的钱。

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光是制备出一份就需要将近二十天,且一半为废品。

即每个月供给两千份,成本每月二十万元,这还是大批量生产的结果。

不是说不能供给更多,是产能目前有限,只能供给到如此。

说到这,顺便就说到了预计战争每日平均花费。

根据测算,六路大军六万人,仅仅在战争前的准备,至少需要花费两千万,而战争一旦开启,更是烧钱的开始,每日开销一百万打底。

而历史上唐灭东突厥花费了五个月。

现在大唐不同往日,时间砍至三个月,那么就是九千万。

所以大唐制定战略是,战斗一旦打响,那便是闪电战,以最快的速度瓦解东突厥的势力。

当然战争不是请客吃饭,需要准备的是方方面面,因而整个七月从一开始,整个长安都非常忙碌。

而就在这样的忙碌情况下,又一位重要人物赶赴至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