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51章 裁撤风波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51章 裁撤风波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那便是李世民让裴寂主持的削藩事宜。

纵览历史,无论哪个时候,都是赏赐容易,收回难,而在李渊建立大唐的过程当中,为了拉拢各方势力,李渊也是毫不吝啬,大肆封赏。

比如武则天父亲武士彠(yue),武士彠立功之后,他的兄弟子侄都封了官。

武家的情况就是大唐初年的缩影,彻底贯彻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就造成了武德年间十羊九牧的情况。

可如今,大唐内忧外患,再如此内耗,人浮于事,如何强国?如何兴民?

这就是为什么要建设政法学院。

但其实政法学院中如今学习的人,不少人是天策府旧人,还有一些是家族势力没那么背景深厚的人。

真正的那些身居高位,尸位素餐的人,还未对其真正动手。

为了让这群尸位素餐的人心服口服,那只有一个办法,以身作则,拿家里人开刀。

所以李世民以越州王李天保为突破口,重整宗人府,编写皇家管理条例,并着手裁撤几十个无丝毫寸功的郡王。

这些郡王皆是大唐太祖景皇帝(追封)的曾孙,即是李世民的堂兄弟。

当初李渊倒是大方,只要是李氏家族的男子到十五岁,皆封郡王。

如今这些无寸功的郡王,在国家身体上吸血抽脂,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可忍不了,拥有现代灵魂的李世民更忍不了。

所以拿他们开刀,一点都没有问题。

以此契机,侧面告诉那些准备裁撤官员的家属:“就算是朕的皇亲国戚,无功劳也会裁撤,天家尚且如此,尔等还想抱怨吗?”

当然了,裁撤郡王哪有那么好裁撤,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就连内阁中也不乏反对者,比如最大阻力首宰裴寂。

他可是老顽固,要不是之前李世民和李长河联手做局,将其拉下马,或许,此时裁撤郡王将更难。

这不,裁撤郡王的事情刚提上议事日程,朝局就动荡不安。

被裁撤的郡王们纷纷上书表示反对,是啊,一下子动了几十个郡王的蛋糕,这要是能同意,那才是见了鬼。

为了反对削藩,这些郡王上书阐释的原因还真充分,以汉景帝削藩为例,表示:削藩动摇国家根基,引发国家动荡,导致七国之乱。

这其中,这些郡王中有一个主心骨,那就是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

他有五个儿子,都被封为郡王,如今皆要撤销,这李神通当然不愿意,所以在朝堂之上率先反对。

但李神通也是嘴上王者,实际并没有什么出格行动,但其他郡王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其中,长乐王李幼良已开始偷偷准备谋反。

就在九月十日,李世民前往国子监参加开学典礼时,就已经暗地里勾结兵力,准备逼宫。

但结果自然是失败,还未出府就已经被全部控制。

对于削藩,李世民准备的很充分,说出削藩的话时,就已经偷偷去监控这些郡王,就怕他们以武抗命。

李幼良结局可以预见,所有功劳爵位全部收回,本人被毒酒赐死,家中亲眷本该连坐处死,但被李世民赦免,但也贬为平民,没收财产。

可即便如此的杀一儆百,郡王们的抵抗还是没有停歇。

仅仅不到五天,义安王李孝常便成为新的领头,但他不是想谋反,而是想直接再来一场玄武门之变,迎回太上皇李渊。

其实李孝常的功劳很大,李世民根本不会裁撤他,毕竟当年李唐建立前,他献上了永丰仓的财富,才使李唐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所以他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又太聪明了,聪明到自负。

他担心躲过了这场裁撤,躲不过下一场裁撤。

他自诩天衣无缝,但其实府中早已有间谍埋伏,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抓住。

李世民是个心软的人,本想着让他和李幼良一般,毒酒赐死。

但这时候李长河不同意了,之前处理李幼良是暗中处理,算是给这些郡王一些面子,但现在,他们这是给脸不要脸,那就杀鸡儆猴。

九月十八日,这一天霜降,似乎预示了什么。

李世民请所有在长安的郡王皇室和主要大臣吃饭,席间气氛非常好,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酒过三巡,“正菜”上桌。

李世民端起酒杯,感叹建国之艰难,民生之多艰,外敌之凶蛮,表示再不处理,就要亡国灭种。

说到这,李世民当场下罪己诏,惊呆一众人。

随后更震惊话从李世民口中说出。

“朕为大唐皇帝,深知君为舟,万民为水,朕只是为万民管理这个天下,怎能索取过多?”

“朕决定,自减皇室用度,皇帝之田产与万民同样,交税如一。”

此话一出,内阁众人脸色一变,他们没有想到皇帝在没有提前告知他们的情况下,突然就发布了如此一个重大决定。

但他们更不知道的是,接下来李世民的话,更是震晕了他们。

“朕决定,分割皇室与国家间的财权,以后每年用度,朝廷提前规划好支出用度,以为定制!”

“不可,圣上!”魏征率先站出来反对。

“圣上乃为天子,当有四海威仪,如此方可顺礼,如今国家虽困苦,但也不能如此!”

李世民随即斥责:“魏征,朕告诉你,以前不管,但是现在,时代变了,规矩也要变,这天下太苦了,朕为一国之君,应以身作则。”

“还有,不是有很多人说朕裁撤郡王不好,今日,朕先裁撤自己,让尔等看看朕的决心!”

“还有,不要以为尔等背后干的事情朕不知道,朕虽大度,但在国家大事上,不要想让我给你们留情面,告诉你们,以后,天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皇室有人犯罪,同样大唐律也要惩处。”

“不信就试试,哪怕是朕的孩子,以后若是犯了罪,朕照样将他打入大牢,生死不论。”

“所以,在裁撤郡王这件事上,朕告诉你们,此为国事,为国为民,无论是谁,胆敢阻止,就别怪朕不客气!”

一席话说完,众人噤若寒蝉,不少人背部湿透,心中凛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