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490章 金带贿赂惊朝堂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490章 金带贿赂惊朝堂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二月初一大朝会,卯时三刻会议开始。

二月春寒料峭,即便太极殿关的严实,但已经有冷风从门缝吹入,使得烛火摇晃。

端坐笔挺的杜淹,他的象牙笏板在烛火摇曳下泛着冷光。

似乎预示着今天的大朝会会发生些什么。

这位初掌监察院的寒门重臣,此刻正注视着蟠龙柱下的一个人。

此刻,鸿胪署少卿郑元璹(shu)的紫袍玉带亦在寒风里微微颤动。

宦官全万机用尖利的声音道:“大朝会始。”

此话未毕,杜淹直接起身。

“臣杜淹启奏。”苍劲的声音惊破殿内香雾,李世民搁下批注的朱笔,众大臣目光瞬间看了过去。

这不得不看啊,开年来,监察院杜淹已带头弹劾了三人了。

而这一次大朝会,他又是率先发言,可以想到,大事要发生,不少人脸色一变。

但殿中有一人神色如常,那便是特情署署长长孙顺德。

只见杜淹展开三折宣纸:“鸿胪少卿郑元璹,私受突厥金带,暗通蕃使!”

一句话,石破天惊。

“啪...”门外传来响动,那是殿外积雪忽被朔风卷起,拍在十二扇朱漆殿门上。

郑元璹手中玉圭“当啷”一下坠地,碎成三截。

而后杜淹抖开奏折第一页,那纸页摩擦声似刀刮骨。

“事件起因是监察院通过‘察事厅子’(监察院秘密监察员)获得线报,鸿胪署少卿郑元璹秘密收取突厥贿赂,再利用自身影响使朝廷对突厥内乱保持中立。

“随后监察院与特情署联合执法,在贞观二年一月二十九日,我和特情署署长长孙顺德亲自带人突查这隐秘的第二郑府,在其书房暗格起获未及转移的金带。”

“经审问第二郑府相关人员得知。”

“在正月初九夜,突厥使团副使阿史那咄苾携鎏金胡瓶拜访位于城南的第二郑府。”

“瓶底暗藏金带一条,重二十八两,錾有狼头纹——正是颉利可汗私印!”

“物证在此。”

随后侍御者捧上漆盘,将那金带展示给李世民。

坐在李世民右下边的李长河听此事也是一愣,而后瞬间似乎想到了什么,而后多看了杜淹几眼。

李世民看着呈上来的金带,指尖拂过金带内侧铭文,上用突厥文写着四个大字:天神见证。

此刻李世民的眼眶在晨光中有些泛红,他忽然想起渭水河畔,颉利马鞭划过自己铠甲时的狞笑,脑袋顿时疼了起来,一时间‘尘封’的记忆开始涌动。

平整情绪,李世民语气温和道:“郑卿精通蕃语,可识此物?”

却惊得郑元璹膝行三步:“\"陛下明鉴!此乃...乃突厥贺正之礼...”

“贺正礼单在此!”特情署长长孙顺德起身捧出鸿胪署文牍,鲜红火漆刺痛郑元璹双目。

长孙顺德玩味地笑道:“我看了好几遍,金带不在礼单,更非三品以上不得佩——尔欲僭越乎?还是想要争当突厥的三品大臣?”

一句话后,长孙顺德便坐了下,今日的主角不是他。

杜淹随即展开第二折,“经查,去年十二月廿三,特情署密探曾秘报过一件事,那就是薛延陀往长安飞鹰传书:冬日白灾,羊毙七成,请上唐放购粮。”

坐着的李长河顿时睁大双眼,他知道,此消息是大唐碟子,突厥狼魂情报组织头目赵君宝送回来的消息。

当时李长河没注意,只是看了一眼,没想到此中竟然有如此实情。

群臣骚动中,首宰房玄龄轻叩案几:“去岁薛延陀求援文书,我记得是郑少卿亲手归档?”

“正是。”郑元璹额角沁出豆大的汗珠,脸色煞白,恍惚间他似乎看见武德八年自己出使突厥时,颉利帐中那尊鎏金佛陀。

彼时他曾献计平一部落反叛,换来可汗赠予的狼髀石。

那时候似乎...他的心就已不纯粹了。

“好个归档!”国务军防大臣杜如晦起身怒斥。

“我记得,在贞观元年十一月《长安日报》有一社评:《薛延陀使者长安挑衅》”

“那日四方馆的翻译是你吧,你竟然把薛延陀求援说成挑衅!”

“国之蛀虫,何其可恨。”

数秒后,杜淹将最后一折奏章展开,声音也陡然转厉:“渭水盟约后,我朝赐薛延陀粟米一万石,其中三千石掺入醉马草籽,此计可是郑少卿为颉利所谋?”

郑元璹瘫软在地,他很清楚,这送给薛延陀的粟米事关大唐朝廷对北境草原重要的计划。

自此渭水之盟后,突厥在大唐攫取了海量利益,尤其是突厥可汗颉利的本部阿史那部。

但大唐给予他们的利益是带着毒的,随后大唐从各个方面对突厥进行侵蚀腐化。

包括但不限于,给突厥提供大量的玩乐手段,给突厥提供大量奢侈物资,提供给突厥高层优渥的生活环境,对突厥敌对方进行利益拉拢...

还有送给突厥的琵琶女,指缝皆藏慢性毒药;

那些特供草原贵族的琉璃瓶,内壁涂着令人不育的铅粉。

当然还有经济战,金融战,在草原进行恶意传销等掠夺性行动。

还有渗透进突厥的情报组织,狼魂组织中的大头目赵君宝为大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情报。

尤其是颉利带回去的汉人赵德言对草原进行政治改革,中央集权化,将部落牧场收归汗庭,逼得牧民在暴风雪中造反。

大大激化了矛盾,要知道,在草原,现在的情况可不适合中央集权。

再加上从武德九年冬天开始的灾害天气。

在大唐刻意的运作下,突厥高层对于底层百姓生存并不太知情,或者说,突厥高层贵族他们陷入到了大唐给他们编织的‘美梦’当中了,不愿意去了解下层贱民的生活。

贱民能不能活,与他们这群统治者有什么关系?

他们能接着奏乐接着舞就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突厥内部从贞观元年就开始了内部分裂。

尤其是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矛盾激化。

反观大唐这边,偃武修文,不断提升国力。

到了贞观二年的正月,突厥遣使入唐试探态度,带来一句话:颉利政乱,薛延陀等叛之,遣使告急。

意思就是薛延陀与突厥欲起烽烟,薛延陀已经向大唐求救,大唐大唐你怎么看。

而在贞观元年十一月薛延陀先是派使者问询过大唐,想要让大唐下场帮助他们,但大唐没有明面上表示,而是在《长安日报》上刊文对突厥起烽烟表示谴责。

所以,此时的大唐政事堂早就知道突厥背后的意思,对此不予置评。

没想到十二月薛延陀急转直下,已经开始向大唐求购粮食了,说明情况不容乐观。

反观突厥这边,突厥使者也是相当急切啊,最后实在没办法,他们盯上了时任鸿胪署少卿郑元璹。

郑元璹,隋朝名臣郑译之子,精通突厥语,因而在武德年间多次出使突厥,在突厥看来此人比较好攻略。

于是在突厥使团离唐前夜私谒郑元璹府邸,送上金带一条,让郑元璹影响朝廷不救薛延陀。

“臣,有罪。”郑元璹在太极殿中瘫软倒地。

而就在这时,“报,八百里加急。”

殿外飞骑呈上密报,李世民扫过染血羊皮纸,突然放声大笑:“好个赵君宝!薛延陀夷男已斩颉利特使!”

随后李世民起身走向太极殿大门,背对群臣,看向东方升起的骄阳,目光似穿透千重宫阙,接着手轻抚过金带狼纹:“传旨,将此带熔铸为锁。”

而后用自己能听到的话低语:

“来日可缚颉利!”

此时的杜淹来到瘫如烂泥的郑元璹,低语道:“可记得武德七年,你出使突厥带回的《草原部落图》?”

说着杜淹从袖中抽出半片羊皮,正是当年郑元璹亲绘的突厥水脉图。

如今每条河流旁,都标着大唐卫**的红旗,那是未来要征战的地方。

朔风卷起残雪,皇城钟声响起。

晨光照射在太极殿匾额“允执厥中”四字处。

但仔细观察,在金漆剥落处,露出武德年间的旧题:天道好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