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346章 科考下笔如有神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346章 科考下笔如有神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铛铛...”第一门考试钟声响起。

此时的李长河坐在甲一号教室,第一个座位上。

讲台桌上,两名监考老师已经就位。

随后门口有玄甲军士前来,将押送着的绝密考试题分发。

棕色的装试题的考试袋,有点类似现代。

两名监考老师随即将考试袋正反展示给考生看。

其中主考老师道:“大唐贞观元年科举考试第一场明文科即将开始,甲一号教室总三十名考生,实到三十人,无缺。”

“我手上的试题袋为最新科举专用考试袋,由教育署出题,乃绝密,今早才由圣人专属卫队玄甲军运送教义坊考场院。”

“有专属封印,目前封印良好。”

另外一名陪考老师随机也道:“今第一门考试规矩如下:第一不得作弊,具体为:在考试中不得......”

一分钟左右,陪考老师将规矩说完,教室内不少人神色微变,一些往年的考生有些好奇,因为考试规矩变了不少。

而其实,这些规矩是李长河和李世民根据现代的考试规矩制定的,相当完备。

做完这一切,两名监考老师站在台上不再言语。

没多久,又是一声钟声,两人互视一眼,点了点头,随后主考官用专用的木片将考试袋的白色封印打开。

快速的将试题分发下去。

刚发下去就有人低声:“这这...怎么与往年不一样。”

但也有人似乎早已知晓,没有多少表情。

考官随即道:“不得言语,再有人扰乱考试秩序,将逐出考堂。”

没错,今年的科举考试试题也有很大的更新,更加的科学和规范。

不再是像以前一样,用信封装着试题,然后由考试官大声说出考试内容,而是和现代考试一般,将考试内容直接印刷到位。

考生只需要按照题目答题即好。

这个消息只在长安周边流传,更远地方的一些人倒是没有具体了解。

试题发完后,主考官道:“在三张试题上写好自己的准考号码,姓名年龄,身份证明,籍贯。一定要准确,这关系着你最终的考试结果。”

李长河随即看向试题,自己不是出题人,自己所能依靠的是自己的能力。

三张试卷,第一张是贴经,也就是默写填空,整整一张。

一共二十五道题。

其中二十道是填空题,每道一分。

五道默写题,每道二分,总计三十分。

然后是第二张试卷,考察杂文,主要考察诗、赋等题材的写作水平。

今年是命题,要求是写有关大唐山河的诗、赋;诗要求律诗和绝句,五言七言皆可;赋格式不限,但要求字数不超过八百字。

“铛...”连想三声。

主考官道:“考试正式开始,时间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考生即可作答。”

说完,主考官坐在教台前,陪考官随后拿着一个凳子前往最后面坐定。

“三个小时,时间绰绰有余。”看完试卷的李长河低语。

贴经试题第一题: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第一题很简单,填空内容来自《大学》,很是简单,算是送分题,李长河立马写: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第二题: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

其出自论语,李长河立马写: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依旧简单。

而后是第三题.:-------,恐美人之迟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

不到十分钟,李长河就将二十道填空题写完。

其内容上考察,五道来自《论语》,两道来自《孟子》,两道来自《楚辞》,两道来自《左传》,两道来自《诗经》,两道来自《中庸》,两道来自《大学》,一道来自《道德经》,一道来自《庄子》,一道来自《周礼》。

而后是默写题。

五个开头,默写下一段。

第一题: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李长河写: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第二题: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李长河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聊逍遥兮容与。

第三题:国风·邶风,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

李长河写: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第四题: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 ——听乐观舞论德政。

李长河写:吴公子札来聘...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第五题: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李长河写: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可以有志于学矣。

这个花费了二十分钟。

只不过半个小时,第一章试卷,李长河已经完全答毕。

看此教室,大部分人才写完一半的填空题。

长呼一口气,李长河拿起第二份试卷:杂文。

脑海中顿时闪过一个画面,微眯眼,脑海开始思索。

而教台之上,主考官,教育署副司张萍浩心中微惊。

他知道李长河的本事,也曾在大唐芙蓉园见过李长河舌战群儒。

他更知道对于李长河来讲,这个第一卷试题对他来说很简单,一定是最快写完的。

但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快。

这才一刻钟吧,难道他就写完了?

此刻他似乎在思考第二卷的杂文?不知道他会选择写什么?

刚想着,李长河顿时睁开双眼,而后拿起笔快速写了起来。

下笔如有神,不到五分钟,李长河就停笔了,而后微微一笑。

“怎么会?”张萍浩难掩惊诧。

而后李长河看向第三卷试题。

策问:论:战争与生计,小民安逸与大国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