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342章 五月炎炎迎科考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342章 五月炎炎迎科考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五月的天,越发的炎热了。

今年雨水大面积偏少,抗旱已在进行当中,以工代赈也在紧急进行中。

整个长安此刻也少了一分国庆时节的欢闹,毕竟人总是要回归生活。

睁眼,油盐酱醋茶。

虽生活依旧艰苦,但帝国的发展正在狂飙。

时间一转就到了五月中旬,整个长安的人多了起来。

他们在街道上行色匆匆,还有不少人摇头晃脑的,更有一大批人在各个驿馆和客栈住下。

就连在南城建立好的一个特大宿舍院也住满了人。

此时的政事堂内。

长孙无忌一脸振奋。

“圣人,经过初步统计,今年科举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千六百五十二人,预计可破四千。”

“好,好。”李世民顿时振奋不已。

也难怪,要知道这已经是经过改革后的成果了。

以前,想要来长安参加科举,每个州都是有名额限制的。

比如:大州三人,中州二人,小州仅仅只有一人罢了。

今年科举经过改革,先是将春闱改为了夏季。

还有就是考试人员限制,本来按照李长河和李世民所想,只要想考试的皆可报考。

但这议题一出,可是吓坏了政事堂的诸位阁老们。

考试人数的增多,势必意味着朝廷支出增加,还有就是对这群人的将来安排,也是个麻烦事。

于是经过博弈,确定了每个州可有十人前来参加考试,就是本州学子排名前十,朝廷可对其进行补贴,即官补。

按照如今大唐州所属,应该最少有三千五学子。

除了这三千五百学子外,其余人想要参加,就要自费,且要缴纳一定的考试费。

这个诏令在武德九年十月份左右就下发各个州府了,到今年五月份,也是该到了长安应考。

为了此次新朝科举,李世民也是出台不少政策,比如这一次的最终考,他将亲自坐镇出题,并点六科十八人。

这六科分别是:明文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和明理科。

明文科,也叫进士科,考察内容为“帖经”,“杂文”和“策问”。

帖经:类似于现代的默写、填空题,主要考察对经书的熟悉程度。

杂文:类似于作文题,主要考察诗、赋等题材的写作水平。

策问:通常为时务策五道,考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时政事务的对策。

总分一百分,其分构成为:三三四。

然后是明经科。

不同于主要考明文科的帖经,这个是深入考察对儒、道等古代经义理解水平,总分五十分。

接着是明法科,考察法律知识,总分五十分。

明字科。主要考察文字理论和书法水平,总分三十分。

明算科。主要考察数学,总分五十分。

最后是明理科,考察天文和自然物理,历史地理等科学科目,还兼有武科兵法等,内容非常繁杂,主要是李长河提供的教材内容。五十分

总计三百三十分。

而考生早已经过各州审查,也带好了州府开具的“解状”,证明了自己具备考试资格。

且为了审查,记载个人信息的“家状”更是清楚明白此番考生的具体情况。

内容非常详尽。

其中包含考生姓名、年龄、籍贯、父祖姓名、父祖官职、举数、场第、相貌特征等内容,可方便朝廷查验考生身份。

更重要一点,这些人百分之八十来自寒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