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242章 大唐版五年计划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242章 大唐版五年计划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上元佳节日,终成眷属日。

这对李长河和苏羽沐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天。

对长安的百姓来说,也是感受颇深的一天。

原来,爱情的美好,比美好还要美好。

十九岁的李长河和十八岁的苏羽沐,在今日定亲,相携余生。

第二日,按照古礼,依周《礼记·昏义》中言,规定六礼。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首采择之礼。

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问名之礼。

李长河遣媒人到苏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

随后取回庚贴,卜吉合八字。

三纳吉之礼。

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苏家,并送出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也要行奠雁礼。下正式婚书。

四纳征,送聘礼。

五请期。

算好良辰吉日,就准备娶新媳妇过门。

订好时间,三月十五日,月圆之日,也是有情人和合之日。

倒是李长河听到这个名字,嘴角不禁泛出一丝笑意。

“315,打假的一天,上天似乎都认为他们的情谊为真。”

三天的上元佳节狂欢日后。

一月十八日,贞观新年首次大朝会。

朝廷官员尽皆汇聚。

面向未来,定国家发展基调。

议题首先是重农。

农乃国之根本,死生之大。

只有农业稳定,国家才会有发展,才有余力去反击北边的敌人。

而农若要好,则需借水利之益,土肥沃野,精耕细作等等。

首先是农具,李长河已经将新设计出的农具让工学院制造出来,反响不错,正在推广中。

而后是是耕作方法,一亩田种植多少农作物为最佳,土地需要什么营养物质,还有种子的选取。

虽然虽李长河穿越的小麦种和辣椒种不凡,但毕竟量太少,还需要慢慢培育,需要时间。

只能在原来的种子中,选出良种。

挑选出颗粒饱满的优种,并学习现代,调配出防虫蛀的药粉。

而后就是土地沃肥。

古代耕种,大多打耕火种,就算中华精耕细作,但难免大部分还是烧地。

也不知肥料的大用处。

如今在李长河的推广下,生物有机肥已经炙手可热了。

长安首富罗会的粪肥生意已经越来越大,一边清理了长安内的污秽,另外一边还满足了农民的肥料需求,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正在努力开采磷矿,作磷肥,满足植物所需。

当然钾肥目前还是不行。

氮肥还好,大多数百姓在耕作完小麦后会补种一茬大豆。

而大豆可以固氮,所以已能满足不少需求。

当然粮食的种植更离不开水源。

关中地区自秦始皇修筑郑国渠后,引水灌溉,沃野千里,成就天府之国。

如今经过几百年时光,郑国渠虽然还能用,但是效果差了很多。

因而要重修郑国渠,重新发挥出此渠的作用。

不乞求关中地区粮食外卖,至少百姓能够糊口。

农业说完后,就要说军政。

北方突厥威胁,祖国统一大业,开疆拓土之功。

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而新军训练要继续展开。

且有李长河和李世民两个挂,大量新的金属装备逐渐制造出来,大大增强唐军实力。

当然,军政改革还要继续,要继续加强李世民对军队的掌控。

将隐太子之类的流毒肃清。

要确保,整个帝**队掌握在李世民手中。

指哪打哪,战力十足。

第三大点是商,完善行商秩序,打击劣商,汇通全国,增加国家物资运转能力。

而后还有圣皇党的地位问题,财政收入的问题,全国路政,海河湖运,机构改革的深化问题。

等等等等。

最终汇聚成一个计划,一个时长至五年的国家系统性发展计划。

大唐版国家干预经济的五年计划出炉。

目的,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强国家实力。

时不我待,报仇要赶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