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20章 秘密立储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20章 秘密立储

作者:404守夜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7 18:36:25

俗话说:尊严,只在剑锋之上,正义,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俗话还说: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人类历史颠扑不破的至高道理。

在专治皇权社会更是如此,兵权是政权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政权的获得和巩固是以兵权的掌控为前提的,皇权一旦离开兵权的支持,就很难存在,谁掌握了兵权就意味着在权力的争斗中获得极大主动性。

兵权事关皇权**政体的生死存亡,兵权,国之司命,社稷之存亡系焉,所以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世民看着李长河道:“我如今是大唐皇帝,所有权力集于一身,应该问题不大吧!”

李长河不敢苟同,摇头道:“皇帝看似高高在上,所有人都对其臣服膜拜,但人心思变,尤其是封建时代,沟通不便,底层的人只知道换了皇帝,但谁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思想信仰,没有具体的利益捆绑,就算是皇帝那又如何!”

“尤其是军伍,历史上军队叛乱的事情还少吗?尤其是这个时间段,李世民初登大位,人心不齐,难免...”

“怎么?”李世民问。

“我想起来了,几个月后就有人谋反。”

“谁?”

“天节将军罗艺!历史上他在贞观元年一月便造反了!”

李世民神色略有凝重,“既然知道历史进程,那现在拿下不就好了?”

李长河摇头,“没那么简单,政治不是随心而动,是利益的博弈,是权力的争锋,如今他还没起兵谋反,师出无名,一旦处理不好,其他将士会怎样想?会让国家动荡。”

“不过,不用太担心,他虽是天节将军,但是兵并不多,两万左右,而且号召力也没有那么强,历史上他造反也是采取欺骗手段。”

“《唐书》记载,罗艺的谋反与他的妻子孟氏挑拨有很大关系,我们如今提前预防就行。”

“对了,老师刚在渭水河边以一人退二十万大军,这样的事迹是很好的宣传材料,可获民心和军心,以此契机,再宣圣旨,或许会更好处理。”

“历史上这几日还有什么大事。”李长河低语思考。

“对了,老师,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我们必须要解决,现在解决是最好的时间。”

“什么事情?”李世民好奇。

“立太子,史书记载,太子将会在今年十月当立!”李长河道。

“你是为了防备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虽然对历史一知半解,但是这件事他还是知道的。

“没错,老师,我们都知道,古代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依靠皇帝的才能,所以最好选择是具有治国御下之才的人,有利于政权存续,不然跟乾隆一样,上台后将雍正的好方针全部推翻了,那对国家是巨大伤害。”

“若早立太子,依附太子的势力会越来越多,将会威胁现君主的权力,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势力,若是有心怀不轨之人撺掇谋权,后果不堪设想,李承乾谋反,背后就是侯君集!”李长河淡淡道。

“那不若将侯君集现在就...”李世民瞬间露出一抹狠辣,但随后目露疑惑,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李长河自然是注意到了老师李世民刚才身上的奇怪,但也没多说,只是道:“暂时不用,侯君集谋反还早,而且他的才能是现在我们需要的。”

“长河,你熟读历史,听你的!”李世民道。

“老师,其实我们有一个很好的选择,那就是雍正的做法!秘密立储!”

“这样的话,大臣们没有可以攻伐的点,我们不是不立太子,而是不让他们知道,这样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

“好办法啊!就这样干!”李世民笑着点头。

“那还有......”

......

时间很快,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两人交流已经超过七个小时!

当他们还在兴致勃勃讨论时,长孙皇后出现了。

随即两人停止了交谈,互视一眼,李长河行礼道:“皇后殿下,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圣上无碍,身体康健,坏消息,圣上因为高热导致部分记忆失去。”

“失忆?怎么会这样?”长孙皇后只感觉头嗡的一下,泪水止不住的流下。

“二郎会不会忘了我?忘了孩子们?”

“皇后殿下那倒不会,只是部分记忆错乱,以后说话行为会有些奇怪罢了。”李长河道。

李世民也起身道:“观音婢过来,莫哭了,别伤心,虽然我忘记了一些事情,但是对你的爱,对孩子的爱我一直记得!”

接下来就是李世民的家事,不宜参与过多,李长河退出站在门外,等待老师接下来的消息。

偏殿,等待的大臣们也随即蜂拥而来询问李世民情况,李长河也将李世民失忆的消息也告诉了大臣们,让大臣们好一阵焦虑担忧。

半个小时后,众大臣还在热议的时候,李世民宣旨让众人进去!

此时的李世民已整理好衣着,端坐在皇位之上,一如既往的威严。

“诸爱卿,朕已无事,一切如常,朕虽得了失忆之症,许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但我还是我,为国为民,不负诸卿,以后朝中之事还需要诸位大力辅佐。”

众臣见李世民似乎没有大的变化,心中稍安。

又见李世民道:“我李世民虽然失去了一些记忆,但是,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渭水之耻,这不仅仅是我李世民的耻辱,这是大唐的耻辱,是诸位臣工的耻辱。”

“今日突厥虽退走了,但谁又能知道他们何时卷土重来?我大唐建国不过九年,那贼子犯我边境有多少次了?金银财帛不知给了多少,仍不能满足,今日更是城下之耻,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程知节,侯君集,告诉你们手下的兵,给我加紧操练,时机合适,定要雪耻,我要让他们知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诺!”众臣听到天子如此浩荡的话语,心中激动异常!

而就在此时,侍中高士廉突然站了出来。

“圣上,昨日之事极危,所以为了国家,臣奏请早立太子,以防社稷之变!”

李长河和李世民对视了一眼,果然,这件事来的好快。

李世民随即陷入长久的沉默,众臣工也是满脸疑惑,天子这是怎么了,刚登大宝时就要立太子?如今这态度?难道有变?

许久后,李世民看着众人道:“士廉,你这话什么意思?”

众臣一惊,心道:“皇帝不会想错了吧,以为高士廉故意诅咒吗?”

“臣绝无犯禁想法,只为了江山社稷。”高士廉解释。

“朕不同意。”

此话一出,众人惊,“什么?”

他们怀疑李世民脑子是不是烧坏了,纷纷劝谏道:“圣上收回旨令!”

长孙皇后更是脸色煞白,以为李承乾惹怒了二郎。

“难道是昨日乾儿没有及时来御前吗?”

众臣继续劝告,而李世民继续拒绝,似乎铁了心一般。

吵闹了十来分钟后,李世民还是一脸油盐不进的样子,最后众人目光看向李长河,似乎在说:“你倒是看看啊,皇上这是咋了!”

李长河随即站出道:“圣上,定立太子,国之大事,安社稷,稳民心,圣人之道,不可乱之,难道圣人有什么难处?”

抛砖引玉,李世民随即道:“自玄武门之变后,朕每每夜中被噩梦惊醒,幸有尉迟和秦琼两将军护卫,朕心稍安!”

此话一出,众人神情一变,顿时知道李世民的担忧了,他害怕自己的孩子也会走上自己的路。

“你们认为朕要怎么做?”李世民将问题抛给众人。

......

整个殿中无人应答,臣子们很清楚,皇权和太子的权力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随着太子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

“你们不答,那朕给你们一个选择,那就是不立。”

不立臣子当然更不答应,房玄龄直接站出来了:“历史有教训,晚立太子会导致国家不稳,若再次发生昨日的事情,国家会怎样?不立太子,更会导致皇子争权夺利,与国有害,还有...”

房玄龄的反驳有理有据,也不在乎是不是李世民爱听,众臣也是纷纷点头。

李世民认真打量众臣,叹息一声道:“那朕退一步,太子可以立,但有条件,不是效古”

“圣上何意?”房玄龄道。

沉吟片刻,李世民道:“朕欲建立秘密立储制!”

“朕会暗自选定太子,但不会公告,储君之名朕会写在传位诏书之中,将其放在...”李世民手指一指,“东宫牌匾之后!”

“诏书分两份,一份放牌匾之后,一份朕独自收,若哪天朕出意外,拿出两份诏书,名字合一,便为新皇帝。”李世民说的轻淡,但臣工们却背后一凉!

心中暗叹,李世民这招高啊,此招不仅剪除了太子的威胁,还约束了众皇子。

毕竟历史上立储以嫡长子继承主,但嫡长子有时寿命不长,一旦死亡,其他皇子就可以进行竞争,以至于为了出现这一现象,很多人直接暗害自己的大哥,来确保自己的可能性。

而且嫡长子不一定都是贤明的。

但李世民这手秘密立储就不一样了,谁都不知道究竟是谁被选为了继承人,那么皇子们必须要在漫长的时间里如履薄冰,得到皇帝的认可。

被选中的人不能够丝毫放松,要加倍努力来保证皇帝不会改掉那个约定。

而不确定自己是否得到继承权利的人,则会更加努力的竞争,但又不会做的过火,毕竟他还需要确保自己有可能让皇帝改掉那个约定。

总而言之,皇子们都是在一头雾水之中进行竞争。

当然他们更不敢造反,毕竟没有储君身份,谁都不敢冒险,这样整个朝政非常稳定,那贤明的概率大大增加,兄弟相杀概率极大降低。

“诸位知道我的意思?你们有何想法?”李世民再问。

这下他们哪有什么想法,而且他们还觉得李世民这招似乎很不错。

但很快房玄龄继续发问:“圣上,若秘密立储,皇子谁去教习?一视同仁还是?”

长孙无忌:“臣同问。”

确实要是单独去教习某皇子,那秘密立储似乎也就没啥必要。

李世民站起身来:“问得好,朕自然有解决办法,那便是重开稷下学宫,开办皇家公学,让朕的皇子和诸位的孩郎一同学习,未来是他们的天下,没有好的教育,无能之人何以守社稷。”

这下子,臣工们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想要说些什么,但似乎又无话可说。

李世民继续高声道:

“不止如此,朕还要建立皇家军事学院,专门负责将士的培训,为未来讨伐突厥做准备。“

”朕还要建立皇家政法学院,培养帝国行政和律法的人才,更好为国。“

“朕还要建立皇家医学院,专门负责医师的培育,让大唐好男儿在战场上死伤少一些。”

“朕还要建立皇家工学院,培养大国工匠,让他们建造出更加强大的武器装备,再也不受敌人威胁。”

“朕还要建立皇家农学院,让百姓有的吃,有的穿,创造更好的农业环境。”

“朕还要建立皇家商学院,规范商人,让他们售卖的物品行销全国,满足百姓的需求。”

“尔等又可明白?”

面对李世民振聋发聩的问询,众人一时不知所措。

“臣等愚钝,竟不知圣上圣意!愧!”房玄龄道。

“臣等愚钝!”

“好了,今日就这样吧,玄龄将渭水之盟的消息公告出去,让百姓安心。”

李世民:“尉迟敬德,李长河”

“臣在。”尉迟敬德,李长河道。

“跟我去一趟禁苑见见将士们!”

“圣上,你这是要?”尉迟敬德不明白大病初愈的李世民要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