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179章 新币制造流程,解决铸币动力

确实,新铸的开元通宝变化极大,外观比之旧算碾压。

其一,铜锌铅合金为主体材料,具体百分比只有李世民知晓。

其二,定版为李长河设计,开元通宝的四个字还是由欧阳询题字,但是版面上李长河使用了微雕技术,正面排版也更加合理好看。

在背面,也有两字:壹文,在正中孔上下,由李世民题字。

而在左右,则是李长河微雕出来的国花牡丹花。

制版抛光后,就进入了防伪初步处理。

即在钱币边缘设计出了锯齿状防伪纹理。

别小看这锯齿状防伪纹理,这可是硬币史上防伪的一项创举,当年牛顿在大英皇家铸币厂当厂长时,使用的就是这防伪技术。

接着就是最重要的铸造工艺,摒弃了浇筑工艺,而使用上了冲压技艺。

这一套流程下来,钱币就制造完毕。

如此复杂的流程注定了仿制的难度,但相应要求的技术难度更高。

尤其是母版和冲压用具。

母版材料还好,经过李世民这几个月的不断调配,已经制造出了一些不错的合金,满足冲压条件,还是可以的。

难的是冲压时的动力源。

蒸汽动力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想要满足铸币这个要求,那蒸汽机的输出功率就要大,成本上耗费大,做一些样币还可以,若是流通全国,那难度就陡增了。

所以目前李世民和李长河还未想出好的解决动力的办法,想要在大朝会上让百官也出出主意。

而此时魏征提出的问题,正好正中下怀,李世民随即将其中缘故简单讲述,让百官帮忙想一想哪里可以提供造币所需条件。

“这,新币虽然铸造精良,但这成本不是目前可以负担的...”

“是啊,要不还是用老币,将具体细节弱化一下,或许可行...”

“我看这材质比之前好很多,哪怕不用大改,那青天原的人也仿造不出来...”

“没错,有道理...”

......

众大臣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热烈,但是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

但是朝堂上还是有几位智慧的人,他们赫然就是内阁那几位,还有就是原秦王府一些人。

十几分钟后,李世民叫停讨论。

“诸卿,有切实可行之法没?”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欲言又止,或者说他们知道李世民不会同意他们提出的办法,要的就是解决冲压新币动力的问题。

魏征:“要想提供如此大的动力,帝国刚研究出来的蒸汽机还不行,烧柴更不行,所以需要到煤炭这种高热值的源头去,但目前刚发现的煤矿位置不太安全,容易遭受突厥袭击。”

“所以最好借用自然水力!”

李长河和李世民互相看了一眼,他们内心也是最认同这个观点,不过具体操作他们还是没有一个好的计划。

魏征目光随即看向一个人,“萧阁老,帝国资源你应该比较清楚。”

本在划水的萧瑀瞬间一个激灵,立马起身道:“既要近,又要安全,又要便利,且要最大程度压缩成本,那么有一个地方满足这一点。”

“萧卿,何处?”李世民忙问。

“郑国渠!”萧瑀悠悠道。

一瞬间,李长河和李世默睁大眼睛,是啊,那个地方真是绝佳之处啊,他们竟然没有想到。

郑国渠,位于关中以北的泾阳县,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下穿凿兴建的,历经十年,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因为是从北山山脉喷薄而出,所以势能足够,而且水量稳定,最主要的是那里有现成的条件,只要简单改造就能满足制币需求。

“大善!萧卿,你这可解决了大问题!”

可以看出此刻李世民心情很好。

正当李世民陷入解决铸币难题时,突然有一人站起身道:“圣人,臣有事要奏!”

“刘卿,你说!”李世民若有所思道。

刘政会调整一番,而后道:“臣有亲戚给臣昨日捎来一个消息。”

李世民神色似乎有些不悦,“此等家事有必要再大朝会说?”

刘政会神情冷冽道:“事关边关军事。”

一听是军事,众大臣都不淡定了,毕竟这突厥刚才不久,难道杀了个回马枪?

“说!”李世民似乎脸色也变了。

而此时李长河也陷入思考,但是嘴角微微一动。

“圣人,幽州军营有变!”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皆倒吸一口凉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