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101章 任他佛法无边,吾自当世无敌(上)

当李长河驾马来到终南山脚下,看着这壮阔的山脉,心中不觉升腾起一觉悟之感。

“这王远知倒是会选地方啊!居住在这里,不活到一百岁对不起这里的环境。”

“啊呜!”一声狼嚎。

“哈哈,刑天,我都说让你留下,你非要跟来,这下饿了吧!”

“去吧,去山上自己找吃的,吃饱就来承天仙观来找我,不过,记住不要伤人,等我信号。”

“呜呜!”刑天点点头。

看着刑天离开,李长河不禁心中感叹,这狼是越来越聪明了。

“驾!”

......

又是十五六分钟,李长河转过一个山坳,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一片建筑依山而建,承天仙观到了。

踏上青石板,上行五十多米,敲门。

“无量天尊,施主,观主等候多时。”一个小道童开门道。

李长河眉眼一簇,心道:“这王远知怎么知道我今日要来?”

没有说话,跟着小道童来到一处门房外。

门适时打开,仙风道骨的王远知走了出来。

“李施主,我们又见面了。”

李长河也是一笑,而后道:“道长,道门有大麻烦了,不知你可知道?”

王远知脸色未变,而后点点头,“是道佛之争!”

“请来!”

带领着李长河,两人来到一处崖边亭下。

坐定亭中桌前,王远知开始煮茶。

“道佛之争由来已久,不争即是争,双方互相印证,共同进步,是为大善。”

“哈哈哈哈,迂腐!”李长河毫不客气道。

“王道长,我敬佩你的胸怀,我也相信我道门海纳百川,一心向道,但是若连你都这样想,那么道门距离没落也就不远了,更别提尔要西行传道。”

“不知你可曾听到这句话,我不杀鱼,但鱼却因我而死,世间发展,一路往前,大争之世,不争即是退。”

“佛门来自外化之地,入我中原,步步为营,我道门不断忍让后退,当有一天退无可退,那又如何?”

“这几日佛门更是挑战天下道门,但长安中,道门无人站出反驳,你让广大道门信众如何想,你让圣人如何想?”

“我今日来第一是告诉你佛门挑战道门这件事,还有就是圣人令,要求道佛在此月七日于长安进行道佛辩论,你该知道这其中道理。”

“你更应该知道,这样庞大的辩论,历史上我道门可曾胜过?一旦这次失败,你知道又会让道门何如?”

“一步错,步步错,一步慢,步步慢,我华夏道门就是如此不敢逢敌亮剑吗?”

振聋发聩的声音让王远知脸色大变,一瞬间他心中多个思绪飘过,而后深深看了一眼李长河。

行一礼,“无量天尊,李施主,王远知受教。”

“还请指点迷津。”

饮一口茶,李长河看向远方,远处有炊烟升起,那是生活。

“任他佛法无边,吾自当世无敌......”

时间不觉至月明星稀时,王远知听完李长河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吾修行百载,对道门竟不及汝,羞愧。”

“王道长,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吾所知也是道门大道一丝,但今日之话,万望道长深记,我道门复兴就在七日,我华夏崛起也...”

王远知脸色在月光下变幻极快,而后他似下了一个决心。

“不忘嘱托,自当无敌。”

“期待道长好消息。”

“呜呜呜嘘嘘嘘...”李长河拿出一个铁质口哨吹了几声。

“啊呜...”一道身影快速跑来,王远知再度大惊。

“道长,吾走也!”

看着一人一狼离去,王远知弓腰行礼。

“道祖显灵,道门应盛!”

时间很快,十月七日。

这一日,红日东升,万里无云,清风朗朗。

大唐长安,朱雀天街,人来人往。

朱雀门到明德门一线,皆是行者匆匆。

道佛辩论皆已准备妥当,双方代表法琳和王远知皆是站在硬化路的朱雀门前。

没错,那日李长河提醒宫造处后,很快就将简单水泥制造出来,而后就开始铺地,但因为产量有限,所以只能现在皇城周边铺设。

到如今也不过只是把皇城南边一线的道路硬化,毕竟是朝廷、皇家门面。

而今日也是刚好用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在朱雀城墙之上,李世民和众内阁大臣出现。

李世民站在一个喇叭形扩音器前:

道佛之争,自古有之,混乱之战,不若相互论之......

总归意思就是:既然吵了这么久,那就相互辩论一下,看谁的更加优秀。

以朱雀天街为限度,双方站在牛车上,一路往南至明德门,辩起朱雀门,辩结明德门。

此战以后,鼎定乾坤,至少十年内双方不要再如最近那样急赤白脸。

“好,开始!”李世民道。

法琳和王远知同时登上牛车,在礼兵的牵引下,牛车缓缓朝南而去,而辩论则正式开始。

王远知率先发问:“何以为佛?”

法琳答:“渡世人为佛。”

王远知回复:“佛本无相,芸芸众生皆为隐佛,一念开悟即为佛。”

法琳深深看了王远知一眼,他知道这一题他暂时落后。

法琳随即问:“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我佛有无上密法使其超脱苦难,道门称教,有何之法?”

王元直道:“佛门无上秘法,超脱苦难之法乃为因果修行之法,过去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为因,未来为果,即为三世因果,即一过去之业为因,招感现在之果,复有现在之业为果,招感未来之果。”

“观我道门,对人生八苦,以自然之法化之,顺其自然。”

“佛让世人以因果法忘记八苦,但我道门却让世人记住八苦,懂得八苦,最终放下解决八苦。”

“要知,世人八苦是人生必所经历,即使忘记,但它仍然存在,只是将痛苦感延后罢了,还不如拿起它,好好体会,唯有面对,才是真理。”

“彩!”

......

王远知此话一出,道门信众尽皆欢欣鼓舞。

往后王远知话锋一转,“佛门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渡众生,那么杀人者是否渡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