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天地剑心 > 第八十章 二路军原地待命 “江湖决”两死三伤

徐扬二州的四月春景,奇美简直难以言说,似乎任何的赞誉也不能将其中的韵味描述的恰到好处。云麾将军葛忠率领的中路军马一路急行军赶赴广陵,耳边的风景几乎都未敢腾出心思来观赏一二,这位素来以急脾气着称的马上将军,在历经二十多年以来的太平盛世之后,终于有机会能在边郡得以施展身手,怎叫他心中不为此感到迫切和激动?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再也不想成为同僚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每每想到那些人整日里烟花柳巷、浮香美酒,一边用手中筷子点指一边口沫横飞的调笑起那葛府小儿还不是仗着他老子昔年里随高祖南征北战打下的功劳之时,葛忠心里都会黯然神伤一时。他是个明理之人,虽说酒宴之间谈及他人不太礼貌,可他们也并没有说错什么,毕竟自己从出生到授封,也确实是因为家父之功。可身为自小要强葛将军,他又何尝不愿意凭借自己的能力披甲上阵,在战场上大刀起落、呼啸往来而挣得军功。此番倭奴犯我龙昌边郡,既然这个机会落在了某的肩上,近四十年来的一口气就赌在这广陵一战中!云麾将军虎目如炬,挥动长鞭向着广陵郡的方向马不停蹄的飞奔而去。

南路军,归德将军赵明远。赵将军的为人虽然虽然不苟言笑但心中却嫉恶如仇。偶尔碰到有恶人欺负百姓一类的事,他从不顾及身份,反倒像个江湖侠士一般直接站出来以双拳教恶棍做人,每每如此、屡见不鲜,故而被同僚戏称为绿林将军。要说家国情怀,好比此次的边郡战事,一开始听闻此事赵明远便在心中打定主意:若是此次自己能带兵前去征缴倒也罢了,如若太宗皇帝派他人前去,自己也绝不能闲着。几年来勤勤恳恳的处理军务、演练士兵,到现在起码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跟皇帝告假,到那时自己即使孤身一人也要负剑纵马往东杀敌。虽然行军速度比起中路军慢上一些,那是因为这位仁义将军屡次顾及到兵士们的长途奔袭、身体疲累,故而途中多有休息。在赵将军看来,倭寇已然攻陷临海郡,虽然不明其原因,但想必大肆屠杀百姓之事定然不会发生。恶人为恶,也应有其理,故而他的军队并不是那么拼了老命的往边郡飞奔。仁义将军虽然睿智,可却高估了倭人的道德标准,他们虽然的确没有大肆屠杀城中百姓,可是未达目的之时对于边郡百姓不明其意的哑口,倭寇们也是非打即骂,有时难免出手过重屡有死伤者,皆被草草弃尸,众人尽是敢怒而不敢言。

北路军,由怀化将军万峰率领一路马不停蹄。虽说万峰稍微年长,曾跟随军队去过几次边境平息战火,可那都是一些散兵游勇对于龙昌边防村镇的袭扰而已,未见大军旗号便早已溜之大吉,故此在别人眼中看来的所谓颇有军功,其实没人比他更清楚那几次的经历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葛将军一样,万峰也是因父亲、叔叔之功而得此将军之位。盛世之下少有战乱,对此这些个太平将军也是无可奈何。这一次蒙圣恩率军赶赴东海,机会难得,万将军一路之上都在心里盘算着此番应该如何用兵。他到不在乎此番能有多大军功,只要杀尽来犯之敌、让同僚明白他这个正三品的将军不是只会整日里埋头书案处理军务,就足够了。

天机时运有时就是这么没有道理,越是心情迫切的想得到什么、到最后偏偏没有结果;越是对于得到什么并不那么看中的,到最后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货。其中之理、无人辨的清楚。

第四路由大将军曹方率领的三万援军,暂且不表。

广陵郡,将军葛忠将大军分为四路,每路五千人马分别包围四门。可是任凭兵士叫骂,城头之上亦无半点倭人踪迹。勇将军性子急,直接再分出两千人马随他自西门进入城中。可随着他一声军令刚刚下达,其余三门的兵士急匆匆飞马来报:三门之内皆不见倭人踪迹,寻问近前百姓,说是离去已有些时日了。葛忠闻言满面震惊之余不免有三分惋惜之色,不过在还未彻底探清情况之前他并未做出任何反常举动。

“传令其他城门将士,继续合围不得松懈,以防倭人有诈。”随后又想对着身后兵士下达军令,不远处急匆匆十几匹快马向西门的方向飞奔而来。葛忠回身细看,尚未开口底下的兵士却都暗暗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一个个面色冷峻、刀剑相向。眼看着快马已至身前三丈之地,士兵们不由得迎上前去,一声响彻天地的喊杀之声突然响起,整个队伍当时就像换了一批人马一般,气势奔腾如山海。就这一声,忽然将端坐马背之上的葛将军给惊醒了,他急忙脚踩双镫、整个身体离开马鞍桥,半转身形朝着身后人马摆臂示意停止攻杀,所谓军令如山、后方尚有不明缘由的兵士们眼见将军如此,也只好隐去气势,一个个聚精会神的注视着前方。对面来人用袍袖擦拭了额前惊惧的汗珠,这才翻身下马来在葛将军马前。

“不知将军名讳?下官广陵太守黄敏、携长史吴成、守正冯开,给将军行礼。”于是高坐马背之上的葛忠看着眼前几人,一时间竟是有些愣神。还好边上的副将暗中推了一把,这才将他唤醒。葛忠深吸了两口气,这才离鞍下马急忙上前两步将众人一一扶起。

“各位大人不必多礼,本将军葛忠、蒙陛下天恩赐我云麾将军。”葛忠一边扶起众人一边言语解释道。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云麾将军,请恕下官不查、慢待之罪!”黄敏率先表示惊讶,随后又想再次施礼,却被葛忠一把拦住。

“我们都是朝廷之人,在某眼中官不过文武好坏之别、没有高低尊卑之分,众位就不要再多礼了。”葛忠这一席话算是说出了境界,可能平日里连他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能从自己口中说出如此有里有面的话来。可正是由于这番话,才打消了黄敏众人心中的顾虑,不觉对眼前这位将军心生好感。

“敢问黄大人,朝廷接军报,东海、广陵、临海均被倭寇占领,故此天子盛怒之下派有四路大军分别前往沿海灭寇。可如今初到此地,观郡中情形却无半点倭人痕迹,城头也无守军,这却是为何?”葛忠不解缘由,故而忍不住第一时间向黄敏问道。然而还不待黄太守有所回答,这位急性子的将军再次出言问道:“难不成是军情有误?广陵郡并没有受到倭寇袭击?还是说你们率兵已经将倭寇击退?”接二连三的问题,实乃葛将军心有不甘所问,原本想象中的上阵杀敌、于千百人中直取对方大将首级、立战功于广陵战场,为自己几十年来的空头将军正名等等,诸如此类的抱负看眼下情形基本全都泡汤了,故此葛将军这才接连提问,内心忍不住依旧怀有一丝丝希望,那么多的计划中即使能够完成一个也好。

“将军稍安,容下官详禀:三月二十六日晚间,广陵郡确有倭寇大肆来犯,打头阵的用刀高手足有百余人之众,后边还有千余众的队伍,各个强悍好杀,阴狠毒辣。原太守贾富春见郡城已被攻破,情急之下欲携家室妻小外出逃窜,不想半路与倭人正好迎头撞上,只可惜一家老小二十余口,皆是惨死于倭寇刀下。长史吴泰不甘城被攻破,率领余下兵勇在城中与倭人周旋,不幸殒命,守正冯开也是力敌之下身受重伤,那时我等只好藏于暗中绞尽脑汁苦思对敌之策,却不想倭寇占领郡城不到三日,除了遇到阻拦他们之人才大开杀戒之外,其余百姓等均无一波及。说来也是奇怪,他们将城中观海楼团团围住,两日之后又迅速往外撤出。不到第三日,城中倭人已尽数退去。起初因未有退敌之策,故此尚不敢与之正面相对,后来待下官与冯开等人决心与之最后一战时,遍访全郡却早已不见了倭人身影。此后又派人多次搜查,依旧没有结果。于是这些天来我等只好先招募兵士、重新整顿城防。今日里在府衙正与长史、守正议事,忽听有人来报,四门外均有大军围城,看其军容旗帜,是我龙昌援军。得此消息,下官等人这才急忙上马往此处而来。这些就是以往的经过,请将军明察。”太守黄敏一口气将个将军的问题全部答复一遍,闻言之后葛忠这才心有不甘的点头言呢喃道:“原来是这样!”

“将军一路远来辛苦,还请先往府衙内歇息片刻,我等再与将军细说详情。”黄敏紧接着对葛忠言说道。

“眼下就依大人之言。来人,命所有围城队伍,退后五里扎营,全体将士、稍作休憩、待我将令。”葛忠话一出口,其下副将亲自遣人传令,而他则随军巡视去了。当下留在葛忠身边的只有副将陈凯和亲兵十几人,随着黄敏的带领,一群人先后往太守府行去。

临海郡,归德将军赵明远所遇到的情况同样也是如此,反复问询之后,这才跟随方文忠方大人和守正何猛一起归于太守府共商安抚百姓和重整城防之事了。两位将军当晚都详细拟奏书信派人连夜快马送往长安,往后如何安排、也只好等着朝堂的调派了。

东海郡东城门。怀化将军万峰正在指挥着兵士围攻倭寇。是的,东海郡仍有倭寇在城中活动,而且不仅有、还是合广陵与临海两郡退走的倭人全部聚集此一郡之中。如此算来,东海郡现有倭人四千余众,而且内有高手达四百余人。人数闻之不多、但其猛烈程度彭海最是清楚。一得知朝廷援军到达城外之时,“活阎王”便乔装打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在杀了十几个城防看守的倭人之后,纵身一跃跳下城墙来在了城外的怀化将军万峰身边。三丈余高的城墙,若非有些本事之人,就这一跳准能让你去阎王那里报道。用彭海自己的话说:他这活阎王,地府的阎罗殿不收。

“咻、咻、咻......”来自城头之上密密麻麻的箭雨又一次将攻城的士兵射死射伤一大片,这已是接连三日来的第四次强攻,每一次的死伤都在五六百人之众,只急的彭海不顾官阶大小、跳起来冲着万峰大喊道:“将军、快撤兵、快撤兵!”大有你要再不撤兵我就把你撤了的架势,即便他压根就没有什么权利来打万峰的注意,但是他有胆量,对彭海来说这就足够了。毕竟一批又一批倒下去的,可都是龙昌军队里的兄弟们,任谁再怎么心如寒冰,也不能见此情形而置之不理。万峰向来是一个不拘俗礼之人,心胸豁达自有容人之量。所以对于在一旁又喊又叫的彭海,他并没有因为彭海对他的态度而责怪甚至处罚于他。谁都知道军令如山,尤其是在临阵对敌之时,即便是死也要一往无前,彭海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但他之所以如此不管不顾的对着万峰这个当朝三品的怀化将军大喊大叫,其原因正是不忍看着兄弟们白白送死,这一点万峰自然明了,故而并未有任何对于彭海的不满,反而打心里更喜欢这个粗壮的家伙了。万峰大手一举,身后一人立刻挥舞旗帜,发出撤退命令,于是又一场攻城之战落下帷幕。

七日之后,东海郡东城之外军帐之中,正在为接连而来的江湖侠士举行接风宴席的将军万峰接到了四路军镇远大将军曹方的书信,其大义是:第四路军接广陵、临海二郡的军情,称其城内所有倭寇已尽数退去,而今二路军马皆在原地辅助两郡安抚百姓、重置城防以待朝廷之令。于是第四路军在淮南郡驻扎数日后未有东海军情报来,故此断定东海尚有军情,遂决定连夜率大军北上,以助东海。看完此信之后,万峰心中自然不胜喜悦,于是在心里盘算着四路军到达东海的日子。万峰回过头来,再看看帐中不断前来的江湖人士,克敌之心日渐强烈。

转天,暮色降至之时,一路人马快速的往东海奔袭而来,远远看去,一杆大旗帜上赫然写着一个“曹”字,正是大将军曹方率领第四路大军赶到。接到禀报的万峰急忙率众人出账迎接,一时间双方见面好似亲人一般互相拥抱之意,喜不胜收。眼前还有战事,因此两位将军率先止住了众人欣喜的情绪,待双方各自去安排军士们的食宿之后,二人一并回入大帐。

关于城内倭寇的一众消息,彭海作为新上任的光杆东海守正,言词真切的为大将军曹方及众位江湖人士讲说着,待其说道后来又有两千余人马陆续抵达东海之时,大将军曹方便立即断言那些应该是广陵和临海的倭寇,在此与东海这边人马会合。果然是上一辈中经历过真正战场厮杀的大将军,他的判断和猜测都与事实基本相合,比如城内倭寇人数约在四千余众,所谓的高手应在三百至四百之间等等。之后,曹方对帐内的新老侠士逐一敬酒,表示感谢,得到的回复大同小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下一次的攻城时间,就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定在了后天清晨。

晨光之中的东海郡东城外,随着一片喊杀之声的逐渐退去,双方人马尽都归于自家阵营之中。两千余名倭寇出战,回城的刚过千余。再看龙昌队伍,兵力由五千增加到一万,可在这一场厮杀之后竟是有着三千余人命丧当场,虽然从将军到士兵对此情况都愤恨在心,但倭人所展现出来的实力真真切切的让他们倒吸了一口冷气。

“难道我们兵士的战力就真的这般无用?还是这几十年来终究平顺的太久?”看着眼前那满地的尸身,大将军曹方的心中不忍之余又生出几番感叹。

“大将军,以末将看来、强行攻城乃是下策,倭人居高临下、远以强弓对敌,近尤有高手在侧,以眼下兵力看我军大有优势,可倭人坚守、此处城防又牢固,即便如方才双方试探对阵,我军死伤竟是倭人三倍往上,故而末将以为、双方今都有高手如云,何不令他们从中周旋,我们也好借此时机再思对敌之策!倘若一味强行攻城,最后即便夺取郡城,可是我军死伤必定巨大,还请大将军体念!”一旁的怀化将军万峰,面对如此惨状的战场,忍不住胸中悲悯,故而向曹方进言道。大将军眉头紧皱,心中思量一番万峰之言,遂点头称善。如此、彭海得万峰示意,便肩抗长刀走出阵中往城头喊喝:“喂,我说你们这些贼人,施诡计强行夺取我龙昌郡城、好不羞耻!如今我曹大将军体念下情,不忍再多军士身死当场,故而明我前来言明。彭某听说此番你们队伍中有许多高手,碰巧我们营中也有我龙昌侠士,不如借此时机、双方高手互相切磋一下,不知你们敢是不敢?”彭海说完,将长刀从肩上一把拽下、刀身在空中飞舞着打了两个转这才狠狠“砰”的一声,一把插在了他右脚边的沙石之中。

“你们这是想拖延时间吧!攻城攻不下,打又打不过,又借着什么高手相决的借口,还真是让人发笑。不过你们也用不着拐弯抹角,对决一事我应下了,正好也看看你们所谓的江湖高手到底有多少分量!”城头说话之人正是先前夜袭那位口吐汉话的倭人,东海前守正姜涛正是死在了他的手中。

“好,你们还算有些胆子,既如此本将回阵禀报,稍厚我们就可以开始了。”彭海强压下心中怒火,表面装作一脸轻松、毫不在意的样子,右手一提重新将长刀扛在肩上转身回去了。

约有一炷香的时间,东城城头之上的人逐渐增多,其中多数人的面孔竟都是第一次看见。战场中的尸身已被双方派人尽数清理,龙昌江湖对决倭寇高手从这一刻就开始上演了。

一道身影自城头飘身而下,落在场中以手扶刀、挺直而立,虽未有言语但满脸之上的孤傲毫不掩饰。围绕大将军身旁的百余名侠士,此刻正在商讨着由谁打头阵之时,忽的一声有一道身影自大军之外的五人之中飞身而起,直落入场中倭人对面。阵中侠士包括一边骑在马背之上的曹大将军都还在询问场中来者之人是谁,忽听三声刀剑碰撞的声音从场中传来,众人闻其刀剑之音、也只好先看场中情况,不料刚一抬头只见一阵刀光掠过,之后、那位场上尚不知是谁的中年侠士已然命丧当场。隆昌阵中众人都不觉咬牙切齿、为之惋惜。下一刻,又是一道身影,依旧自那五人中而来。身形方落、便拔剑相杀,七八个回合之后,倭人剑里带脚,趁其不备一脚踢在右腹之上,只见那人长剑撒手、双手紧紧捂着右腹,自空中滚落在地,整个人就蜷缩成了一团,其额前无数豆大的汗珠顿时滴答如雨下,其中苦痛难以名状。此时,阵中兵士赶紧上前将他从场中拖下,找军医救治。

“别争了、还是我去!”一声愤恨过后,又一人飞身而起,自空中便亮出长剑、用尽全身之力猛地向下劈砍。倭人并无惊慌之意,只一个侧身便躲了过去。那人刚一落地回身又是一剑,倭人举刀相迎,于是两个人就厮打在了一处。一直没有剑斩倭寇头颅的画面出现,反倒是这五个人被那一个倭人逐一击败,落得个两死三伤的惨烈局面。这五人非是旁人,正是乔装打扮一路由广陵辗转临海,最后又来在了东海郡的太宗皇帝王显及四位义兄!如今大哥与四弟均已身死,余下二哥三哥还有自己,都已负伤在身。先前要不是自己逞强赴战,大哥李毅就不会危急之时替自己挡那一刀,此刻年轻君王的心里悲愤交加却又无法可解。当下,只好任由兵士将其带入营中救治,与此同时、一滴天子之泪顺着他的眼角悄然滑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