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四合院:理工天才的逆袭人生 > 第69章:於海棠的「公式情书2.0」

我蹲在院角,手指沿著保温桶底那道划痕来回摩挲。金属边缘颳得指尖发麻,像是谁把一段话刻进了铁皮里,没说完,也不肯抹掉。

身后传来脚步声,轻,但节奏稳,一听就是广播站那个方向来的。

“你还在这儿?”於海棠站在我身后,手里抱著一摞书,最上面那本封皮有点翘边,写著《睡眠与健康》。

我没起身,拍了拍裤子站直,“刚收拾完工具,顺手看看这桶焊得怎么样。”

“傻柱说你昨晚睡车间了。”

“嗯,二號机还得跑一遍数据。”

她把书递过来,“厂里发的,统一学习。你拿去看看。”

我接过,书挺轻,纸页发黄,翻到扉页,一行红笔字跳出来:“你的精力 = 我的关心 休息时间”。下面画了个公式,e = c r,旁边还標了句“缺一不可”。

我抬头看她。

她已经转身要走,“別熬夜了,广播稿我待会儿念。”

我没吭声,把书夹进工具包,拉链拉到一半,又抽出来,翻到最后一页。主译:於海棠。字跡清秀,但笔锋利落,像她说话那样,不绕弯。

回到车间,我把笔记本掏出来,那张秦淮茹留的“趁热喝,养胃”还在內页夹著。我犹豫了两秒,把公式纸条也塞进去,压在齿轮迴弹量的数据下面。

不是特意藏,就是觉得——这东西,放这儿才对。

中午吃饭时,我坐在食堂角落,翻开那本书。第三章讲的是“连续作业的疲劳累积效应”,配了张曲线图,横轴是工作时长,纵轴是错误率。我盯著看了会儿,忽然发现页脚有个小註:“建议每工作90分钟,休息15分钟——別拿科学当藉口拼命。”

我合上书,笑了下。

这哪是科普读物,这是点名批评。

下午三点,广播准时响了。

“今日播报:林风同志將於公共院落开展技术帮扶活动,主题为『收音机故障排查与原理讲解』,欢迎广大职工携带故障设备前来学习。”

我正拆一台老式收音机,电容焊点有点虚,手稳著呢。

“请自带板凳,勿围堵操作区。”

我抬头看了眼广播站窗口,於海棠背对著窗台在写东西,肩膀一动一动的,像是在改稿子。

没別的了?我继续低头焊。

可刚过两分钟,喇叭里又响了。

“林风同志用焊枪点亮收音机,也点亮了我们对技术的信任——原来,科学不仅能算出齿轮的间隙,也能修补生活的杂音。”

我手一抖,烙铁偏了半寸,焊锡糊在了线圈引脚上。

赶紧撤铁,吹了口气,拿镊子去挑。线太细,挑了两下没弄乾净,索性重来。

旁边傻柱凑过来,“咋了?手滑了?”

“焊点糊了。”

“你不是从来不出错吗?”

我没理他,重新上锡,心里却明白——刚才那句话,不是广播该有的调子。太软,太个人,像是一根线,悄悄缠住了焊枪的电流。

傍晚收工前,我回车间復检传动系统。刚打开控制台,调度员老赵进来,“广播站那个小於找你,说有事。”

“什么事?”

“没说。”

我放下扳手,往广播站走。门虚掩著,於海棠正低头写东西,稿纸堆了一桌。

她听见动静抬头,“来了?”

“老赵说你找我。”

“没有啊。”她眨了眨眼,“我没找你。”

我盯著她。

她嘴角一翘,“哦,可能是我想问问你——那本书看了吗?”

“看了。”

“有收穫?”

“第三章建议每工作90分钟休息15分钟,挺合理。”

“那你执行了吗?”

“正准备执行。”

她笑了,把桌上一张纸抽出来递给我,“那这个,算不算执行的一部分?”

我接过,是一张听课证,写著“市职工夜校:基础物理与工程应用”,时间是下周二晚六点。

“我不確定你有没有空,所以没写你的名字。”她说,“但我报了名。”

我看著那张证,没说话。

她也不催,只是把笔帽拧上,轻轻搁在稿纸上,“科学讲逻辑,但有时候,逻辑也得有人一起推导才有意思。”

我把听课证翻过来,背面写著一行小字:“e = c r,这次我来补全变量。”

我把它折好,放进工具包,和那张公式纸条放在一起。

“下周二,我六点十五到。”

她点头,“別迟到。”

“不会。”

我转身要走,听见她又说:“林风。”

我停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