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四合院:理工天才的逆袭人生 > 第51章:煤炉子的「节能改造」

我推著车拐过街角,风从背后追上来,裤脚拍著小腿。工具包里那张写著“省煤”的广播稿边角还硌著大腿。刚进院门,傻柱正蹲在煤堆旁扒拉煤球,见我回来,抬头嚷了句:“林风,你那炉子真能省煤?”

我没吭声,径直回屋。

屋里煤灰味还没散。我掏出工具包,把那张飘过又被捡回来的气流草图摊在桌上,边缘卷得更厉害了。昨天画的螺旋槽角度有点模糊,我拿游標卡尺重新量了三遍,定在三十七度。角度太小扰流不够,太大又容易堵灰,得卡准。

拆了自家旧炉子,铁皮壳子还能用。我在侧壁比划著名开孔位置,用粉笔画了个斜十五度的椭圆。这角度是试出来的——太陡进风猛但不稳,太平又起不到搅合作用。废铁皮捲成导风筒,接口处用铁丝绞紧,內壁抹上耐火泥。这泥是上次修锅炉剩的,黏性够,烧不裂。

秦淮茹端著水盆路过,看了眼我摆了一地的零件,没说话,只把晾衣绳往我这边挪了半尺。

天擦黑时,炉子拼好了。我把它搁在院角石台上,接上烟囱,又在炉壁贴了三小块焊锡片——低中高各一,熔点不同,烧起来能看出温度梯度。这是土法测温,比温度计直观。

半夜四点,我摸黑起来点火。

煤球是同一批买的,挑了六块大小相近的,编號一到六。旧炉用一號和二號,新炉用三號和四號。五號和六號留著备用,防万一。

火苗刚窜起来时是黄的,我调了调二次进风口的挡板,半分钟后,火头转蓝,炉膛里发出轻微的呼呼声。温度计插进炉口,六点十分,读数六百八;六点二十,七百三;六点三十,七百九,焊锡片最底下那块开始发软。

我记下数据,回头瞥见隔壁窗缝漏出一线光。没多久,秦淮茹披著袄子走出来,手里端著碗,轻轻放在石台边上。

“薑汤,暖暖手。”

我摇头:“你回去吧,冷。”

她没动,“我看你这儿亮著灯,火光一闪一闪的,怕你熬不住。”

“没事,测试呢。”

她嗯了声,转身回屋,门关得轻。

我喝了口汤,辣得鼻子发酸。錶针走到七点二十一分,旧炉的煤球塌了,火灭。新炉还在烧,火色稳定,焊锡中段那块刚冒烟。七点五十分,新炉煤球才彻底燃尽。

两组对比:旧炉烧了一小时二十一分,新炉一小时五十分钟。效率提了近四成。

天快亮时,我把数据抄在草稿本上,顺手在背面画了个简化装配图:主体结构、进风角度、耐火泥涂抹范围,连铁皮厚度都標了毫米数。这图往后得能让人照著做。

早饭后傻柱扛著煤袋过来,往新炉里塞了块煤球就点火。他蹲著看了十分钟,火苗一直蓝汪汪的,没黑烟。

“嘿,真不呛人。”

我递上温度计:“你自己看,现在八百度。”

他摸了摸烟囱,“烫手!我家那破炉子烧半天也就冒点热气。”说著一把拉开二次进风口挡板,“这小门儿是干啥的?”

“调风量。煤湿就开大点,干就关小点。”

他试了两下,火势跟著变,惊讶地抬头:“还能这么玩?”

“空气混得匀,烧得才透。”

他围著炉子转了两圈,突然一拍大腿:“林风,这玩意儿你得多做几个不?”

“干嘛?”

“给我也整一个!省煤就是省钱啊,食堂一天烧多少煤?我要是用了这个,月底能多买两斤肉!”

我盯著他:“你要真想要,得按规矩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