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50,边吃瓜边科研 > 第615章 东风快递三號难题

这一討论就討论了一个多月,这才把事情全部理清楚。

李梟也是去了运输火箭研究小组,在那边忙起了研究。

现在东方红一號卫星已经完全完成,就剩下运载火箭的研究了,不过这个李梟也知道急不来。

需要和飞弹研究所相互配合研究。

两者虽然属於不同的领域,但也是有共同性的,运载火箭和飞弹的基本构成框架几乎一致,无论是推进系统,还是制导控制系统,或者是箭体 / 弹体结构都一样。

都死均基於 “牛顿运动定律” 和 “火箭推进原理”。

不同的就是作用,运输火箭目的是为了把卫星送进太空,飞弹则是用於打击敌人。

这导致了飞弹和运输火箭,在结构细节、飞行逻辑上有区別,但核心改动並不是很大。

两者相互配合研究,可以说是目前效率最高的方式,可以节省很多研究资源。

而在上一次“东风快递二號”实验成功后,目前研究的“东风快递三號”和前世不同,因为运载火箭的缘故。

这一世的“东风快递三號”定位,就是后世的“东风快递四號”定位。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也就发现想要研究出来,至少也需要解决五大问题。

二级高空点火问题、级间连接与高空热分离问题、长细比增大后的姿態控制、再入防热与端头体问题、高精度惯性器件与制导问题。

二级高空点火之所以会成为问题,也是因为高空空气稀薄,这会对点火造成影响,其次就是在高空点火,燃烧效率与推力有可能出现不足的问题。

级间连接问题,则是在於级间结构需承受高温燃气冲刷与分离衝击,如何保证在高温,以及冲刷中,依旧保持稳定,在这年代也是一个难题。

可以说只有解决了热分离、高空点火、长细体姿態控制、气浮惯性器件与新测控体系,这些技术。

才能够保证这一次的成功。

至於这些的解决方法,前世也早就给出了答案。

像是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问题,它的点火位置是在高空60公里以上的地方,这个位置的空气只相当於正常空气的万分之三,所以传统的点火方式根本就不可行。

科研人员也是另闢蹊径,通过改造发动机的有关系统,就可以让腔道內保持与地面相同的压力环境,这样一来就能够成功点火。

级间连接与高空热分离技术的解决方法,如果真要研究透了,找对方向也不难。

对於多级飞弹,多级运载火箭来讲,两者的连接处,再发射的时候,会承担巨大的外力。

如果仅是这样也没什么,但关键是还可以在预定时刻可靠分离,这就难了。

更何况还要在分离后,不能干扰下一级发动机的点火和姿態,这个更是一个难点。

也是困扰研究员们的难题。

级间连接技术,就要使用高强度轻质材,来设计主承力结构,然后在使用爆炸螺栓、分离螺母等火工品,作为连结锁。

这样一来一是能够紧密连接,二也能够在分离的时候,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高空热分离技术,设计的时候就要採用构架式级间段排出燃气流,这样一来上面级发动机先点火,然后利用推力,就能够推开下级,这些都是办法。

至於长细比增大后的姿態控制问题,这个就比较好解决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也是因为飞弹长度的增加,导致了“长细比”增大,这就会让飞弹发生复杂的弹性振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