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50,边吃瓜边科研 > 第284章 飞弹的玩法

四合院:开局50,边吃瓜边科研 第284章 飞弹的玩法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6 17:09:41

听完李梟的讲述,还是陈启凡率先反应了过来。

“李梟同志,你说的计算机我倒是知道,我看过一些资料,1946年m帝就研究出了电子管计算机,这台计算机重达30吨,占地有170平方,被设计出来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计算炮弹的弹道轨跡,以及密码破译和数据计算,

但它真的能在发现飞弹后,那么快的计算出飞弹的轨跡、路线和著陆点吗?”。

李梟笑著道:“现在不行不意味著以后不行,技术在发展、时代也在变化,1946年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能占地170平米,但现在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已经缩小到了一间屋子大小,算力也从几千次每秒,提升到了上万次。

而现在人们又找到了比电子管更好的代替品,电晶体,电晶体的体积更小,只有电子管的几十分之一,

这就意味著用电晶体製作出来的计算机,不仅体积会更小,耗电量也会大幅下降,还有就是运算速度,也会更高、更稳定,每秒上万次的运算速度不行,那么十几万那次,甚至是几十万次呢?”。

这可不是李梟瞎说,虽然后世的飞弹用电晶体计算机计算弹道肯定不行,但这个年代飞弹可没有后世那么多攻击模式,飞行特徵比较固定,没有那么多复杂多变,二代计算机也足够用了。

像是m帝在60年代的飞弹拦截系统,用的就是电晶体计算机,他记得好像是ibm7030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100万次上下,用於当时的反飞弹系统也足够了。

至於他已经研究电晶体的消息他没说,这个还在保密阶段,他不会到处瞎说。

李梟打算等两年,等到其他人把电晶体计算机的知识消化后,也设计一款100万次上下的计算机出来。

这个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第三代计算机至少也要等到1964年左右了,那个时候三代计算机上运用的各项技术,才会基本成熟。

但在这10年间,用到计算机的方面可就太多了,像是飞弹火箭的研究,还有原子核物理研究、冶金过程模擬等等,都需要用到计算机。

几万次上下的运算速度和百万次上下的运算速度,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听完李梟的讲述,陈启凡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他记得他们学校一位教授提到过,国內已经开始对电子管计算机的逻辑电路、运算器等核心部件进行研究了。

可这才刚刚起步,研究出来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可国外呢!已经研究下一代计算机了。

这可是差这一代。

消化了一阵,陈启凡脸又道:“那卫星呢?又是什么?”。

李梟指了指天:“卫星,你们可以理解成天上的人造星星,他会围绕著星星一圈一圈的转,就像是月亮围绕著地球转一样,不同的是在卫星身上,我们可以装上各种设备,

就比如一些拍摄相片的设备,无线信號设备,还有就是雷达之类的设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用卫星拍摄到地球的地理地貌,检测气候情况,

甚至是拍摄到敌人的防御部署,还能把卫星当做一个信號站,通过他实现超远距离通信……。”。

李梟这还只是说的60年代实现的功能。

至於70年代、80年代卫星上新出现的功能,他都没敢说,就算这样,李姑父依旧露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陈启凡倒是没太过震惊,不过也是有些迟疑道:“那我们要怎么把它送入太空?那些功能真的可以实现吗?”。

对此李梟倒不觉得奇怪,毕竟全球第一颗卫星的成功发射,也要等到1957年,国內卫星的研究,更是要等到1958年。

而这个时候国內也只有一些留过洋的教授、专家,才会对卫星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知道一些简单的原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