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 第607章 各家琐事

会提这茬,不是虞晚存心挑拨人家婆媳关系,她就是随口试探问一句,想不到一问问出两颗平地雷。

看样子沈明礼早就知道刘家出的这档子事,就等着她上赶子问,说什么下不为例,过一小时给她回电话,全是装模作样糊弄人。

虞晚知道沈家男人嘴严,可也够讨厌的,谁家夜里灌灯油的私密都要搜罗来听。

儿媳怀孕,当婆婆的不知情,刘萍脸色变难看,“我从哪知道?上个月通了几次电话都没听你嫂子说过。”

她收系好四个网兜的口子,坐到沙发上跟虞晚倒苦水,“你哥三岁大点,我就跟你乔叔叔结了婚,这二十多年,病了我照顾,闯了祸我给人赔礼道歉。

六五、六六那两年,城里粮食供应紧缺,我跟你乔叔饿的夜里喝凉水都没饿着他们仨,掏心掏肺这么多年,想不到会这么不受待见。”

刘萍越说越觉得养孩子没意思,小女儿是个短命鬼,大的两个靠不住,暗悔彩礼给多了,不该给五百八十八,该听她大姐的给一百八十八。

翻老黄历,页页都是蛀过的洞眼。

翻也要轻着些翻,怕撕烂了哪一页,人家不认账。

虞晚一心二用地听着,听到骂乔珍珍短命鬼,不孝女,她瞳孔一缩,问:“什么时候的事?”

“今年除夕,走的日子不好,她又没嫁人,后事办的简便,就埋在八达岭公墓。”

乔珍珍的身后事是乔济南一手操办,请了龙华寺的定灯法师念经诵咒。

刘萍记着继子帮忙处理下葬的功劳,又是自己养了多年的孩子,只在心里记恨起外姓儿媳妇。

“怎么走得这么突然,也太年轻了。”

虞晚有些感慨,也只是一丁点儿,她不是菩萨转世,听到曾经相处过的熟人意外离世,心里会起涟漪,想着中元节给刘姥姥烧纸钱的时候给乔珍珍烧一圈。

“谁说不是?不孝女走的早,生她的时候痛了我三天三夜,一天福没享过她的,就是个讨债鬼,福薄,快别提她了。”刘萍说起乔珍珍就想骂,走了这么久,梦都没给她托一个。

伤心几个月,她的泪是早就流干了,如今只剩怨。

大人讲什么走不走的,虫虫听着没意思,跑去玩柜子上的收音机。

滋滋啦啦的电流声,电台频道换了一个又一个。

没有少儿频道节目,放的是武侠小说连播评书…

看着漂亮的大外孙,刘萍收了抱怨,一心要笼住这头,“小虞,妈有东西给你。”

虞晚没想过从刘萍手里得到什么,平日当她是远房亲戚长辈处着,偶尔送些节时年礼拜访。

刘萍去屋里拿出一个粉色包黄边的小布包,交到她手里。

“里面是两把小银锁,一个给虫虫,一个给你后面生的这个,算日子,该满月了吧。”

“妈知道你嫁的门户高,不像咱们普通人家,敞开门关上门说点闲话都没事,你可千万别嫌礼轻,两把小银锁都是送去龙华寺开过光的,能保孩子平安。”

虞晚静静听刘萍絮叨,拿着装银锁的小布包,惊奇地发现她好像老了,眼尾多了岁月的痕迹,连着示好也透着小心翼翼。

她安抚性地轻拍她手背:“妈,时间差不多了,你快去单位上班,我要送虫虫去少年宫。”

……

两把小银锁磨得锃亮,如意纹样式,比指甲盖大点的锁头,细细的银链子,睡躺在人脖颈上,晃起窸窸窣窣的声响。

虞晚没说自己生的是双胞胎,离开家属院,坐上军用吉普,她把其中一把银锁戴在虫虫身上。

虫虫摸着小银锁,咕哝起嘴巴,“妈妈,这个跟小鱼和橘子的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银锁是姥姥给的。”

“哼。”虫虫斜了下眼珠,很是不满意地摘下银锁,“他们是金锁!”

“你也有金锁,怎么?还想要?”虞晚听出他的不高兴,想他什么时候肯主动开口讲。

“虫虫没有一样的金锁和金项圈。”藏了好多天的不高兴,终于说了出来,虫虫拧起眉毛,双手环抱胸前,极其不满意妈妈的笨反应。

虞晚温柔笑着,轻抚儿子的肩膀解释,“有的,傍晚回家妈妈拿照片给你看,同样式的金锁金项圈你都有,也戴着拍过满月照和周岁照。”

“真的?”虫虫瞪大双眼,里面被惊喜充盈。

“当然是真的,你闹了半个多月的闷声别扭,就是为了金锁?”

“才不是呢。”虫虫不承认,暗暗决定今晚要跟妈妈回大院住。

虞晚没戳破儿子的小心思,反替他学会正面表达情绪而高兴,她收好银锁,语调格外温柔:“好,你没有,现在咱们去寿皇殿上诗朗诵课,好好纠正你的咬字发音。”

在香江上学,虫虫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繁体字也认的多。

有得必有失,耳濡目染的生活氛围中,讲话自然多了香江口音。

*

得了两箱稀罕水果,上班前,刘萍特意拎着两网兜分装好的荔枝香蕉去了枣儿胡同。

一网兜给公婆尝鲜,一网兜让给大姑姐一家。

跑了一趟婆家,她慢悠悠地骑车赶往邮局,自从今年开春升为办公室主任,刘萍的工作时间变清闲,不再像以前那样早走晚到都得挑时候。

下午下班前,刘萍往郊区供销社打了通电话,叫她大姐来家属院拿荔枝。

荔枝是稀罕物,刘菊活了小半辈子没吃过新鲜荔枝,罐头吃的不少,这不,刘萍前脚到家,她后脚就到。

“荔枝在哪?快拿出来。”

刘萍端着茶缸子,瞥见大姐身上的花衬衫是拣她那件比着做的,“你可够快的,提前走的?”

“能不提前吗?天气这么热,荔枝不经捂。”

刘菊嫌她不懂精贵水果,满屋子搜寻,没瞧见荔枝,赶去拉冰箱门,“哪儿呢?”

“后面厨房水桶里镇着,你提的时候留点神,别把水漏进黑塑袋子里,荔枝浸多了水不好吃。”

水桶里满满一大袋荔枝,刘菊现剥了两颗尝味道,正是时节的新鲜荔枝,入口清甜,汁水四溢。

吃了两颗想三颗,“罐头荔枝就是比不上新鲜货,味儿可真甜。”

刘菊舔唆干净手指头,取了搪瓷盘拣荔枝,拣出一半,拿了荔枝叶盖在上头,余下的连防水塑料袋都一并装自己网兜里。

防水塑料袋能封窗户缝。

她在后面厨房拣荔枝,刘萍听见动静,微撇了下嘴角,“靠墙边的箱子里还有香蕉,你拿一整串,拿有些青的那串,青的能多放两天放不坏,小石头也能多吃几天。”

小石头快要满一周岁,乔珍美奶水好,孩子被喂的白白胖胖,不像泥鳅那样精瘦精瘦的,像根青竹竿,半点不讨人喜欢。

刘萍还是不满意这个女婿,又朝后面厨房嚷:“另外还有洋面条,你拿小十包,往鱼头口胡同送一些,余下的别动。”

今年五月中旬,乔珍美从庄上小学调去了市区二小教数学。

为了方便喂奶和上下班,马未秋在鱼头口胡同租了一间不到十平方的屋子。

屋门口搭两煤炉子做饭烧水。

夫妻俩有正式工作,生炉子做饭的时候少,多数是吃食堂。

换在别人家,新修了房子又在外面花钱租房子,肯定会闹出事端。

刘菊这个当婆婆的是夜里合手念阿弥陀佛,“可算能睡个整夜觉。”

刘萍是偶尔会带些吃食去看小俩口,姐妹俩去看小夫妻就是单纯的看望,默契地不提帮忙带孩子的茬。

刘萍不是亲妈,不帮着带外孙勉强能说得过去,刘菊是正儿八经的婆婆,不想带孙子,就使唤小女儿过去帮她哥嫂洗尿布带小石头。

得了一堆吃食,刘菊明白不是白拿的,走去客厅问:“说吧,有什么事要我搭把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