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贤雅筑七楼包间,杨三强发帖请客,信田正男和近卫御家两位桑落贵族自带舞姬和乐师赴邀。
低头跟在傲娇的近卫御家身后鱼贯进入包间的舞姬和乐师都是年轻人,虽说都是衣着熟悉的华夏衣冠,可杨三强就是能确定他们是桑落人。
宾客三人同席而坐,开始奏乐开始舞!
果然,桑落人乐师演奏的乐曲不是桑落传统的短调,是杨三强从未听过的新曲却更有“大陆”气!桑落舞姬的舞蹈也不再缩手缩脚,故作娇羞,反而是挥起长袖,转起飘逸的纱衣跳起传说中已失传的霓裳羽衣舞。
近卫御家最得意!
美国哪里会有精通中国古舞乐的桑落人舞姬和乐师,眼前当然是伟大的近卫大人亲自筹谋指点的成果!
在“大陆”国,在“大”舞池,就得配“大”舞乐!
桑落有传说那位香消玉殒在马嵬坡的贵妃其实是替身诈死,真正的贵妃藏在归国的遣唐使团里避往海外,桑落甚至有座贵妃墓!在宗主国失传千年,经由桑落考证补全编撰的霓裳羽衣舞自然正宗无比!
以近卫御家之能在桑落收罗组建出一支技艺更精湛的乐师队,一群更漂亮高挑的舞姬队那真的是易如反掌。即使在美国,给近卫御家足够长的时间也不是不行。不显于人前的乐师倒是好说,年龄和性别都能够宽松一些。就是舞姬不能够将就,寻常出身的桑落人舞姬或许是真漂亮,舞蹈功底也许并不差,可惜她们举手投足之间缺乏自信,甚至还有难以掩饰的风尘气息,能够重现霓裳舞衣曲的庄重和仙逸出尘并重的宫廷气息。
眼前的年轻乐师和舞姬们的确都不是普通的桑落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美国各个大学的桑落人留学生,还有从纽约桑落人聚住区收罗补全的同龄年轻人。他们要么出身小贵族家族,要么是富裕的桑落大商人家庭。只有经受过家族传承的熏陶和花费巨额财富培养的年轻人才能有足够的素养,才能熟练地使用中国乐器,才能领略宗主国古舞乐之美!
即使技艺尚且有浅薄之处,可是能够展现出近卫御家想要的模样。
听古风乐曲,看唐时舞,推杯换盏间言谈的主题自然是盛唐气象,宾主三人俱显向往和探究的神色。
杨三强忽然记起家乡的望海县城附近有一座隋朝古庙,据传是那鉴真大和尚的某次东渡的途中的休憩 “缘地”。
等杨三强提起家乡的传说,提起那位因为东渡弘法而吃尽苦头的唐朝和尚,近卫御家和信田正男放下酒杯和筷子,收敛神色表示敬意。
过海大师!
近卫御家吟诵了一个佛号,还捏了一个杨三强都觉得陌生的手诀,应该是祭祀神官特有的礼赞诀。
幼时便入释道的鉴真大师应是广陵人,就是现在扬州人。青年时为精研佛法而游历长安,洛阳等佛门昌盛之地,得三藏佛法真谛后回广陵传法布道,驻锡名寺大明。桑落“留学僧”闻名而至,追随侍奉,并且诚挚邀请大师东渡传法!
得大汉皇帝赐国名、赐“汉委奴国王”金印,海外岛国被宗主国承认,被纳入藩属国范畴起,桑落就定期地派遣使者北面朝贡。不同与其他藩属国的朝贡是一趟丰收的美差,那时桑落岛国的朝贡使者能活着归国是依靠幸运,是少数,几百年后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也是如此!
从隋至唐两百多年间,桑落向宗主国派遣出许多批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留学生、僧团”,自然是包容万族、国祚更绵长的大唐王朝教化“委奴”更多,对桑落影响最重。桑落“留学生”在大唐学习百业甚至参与大唐科举,成为大唐官吏的桑落人不在少数。
大唐强盛当然更强势,海外桑落向往佛法之心天可怜见!
东渡,必须东渡!
近二十年,前后六次渡海,大师因此眼睛失明,弟子身亡,靡费金钱更是无法计算,终究还是冲破天灾人难踏入海外岛国!
佛经就有以黄金铺地请佛讲经说法的故事,赤贫的桑落国求佛之心虽强却拿不出足够的“诚意”!为了佛门,为了佛法,大和尚自然不能只带着佛经东渡。当时的江南佛门全力支持鉴真大和尚在桑落弘法,以真金白银在桑落国 “布施”!就是为了在大唐以外尝试建立一个梦寐以求的现世“佛国”,以证自家法度的正确,以固信众!更能补全江南海商的航海图。至于为此靡费的不可计量的银钱不过就是让香积厨那座时刻在壮大的钱山拂去了些许尘埃罢了!
除了用之不竭的财富,大师还给桑落带来天唐的建造,绘画,医药,食品制作甚至耕种等等先进技术。大和尚以及其弟子让大唐形制的城市和寺院经历千年依旧是桑落国的国宝,是桑落人人向往的骄傲!
大和尚为桑落皇族和大贵族授戒,为桑落僧人授新戒,传自家法统,成就一代初祖,得桑落人世代供奉!
杨先生,我,我们有机会可以去你的家乡拜会大师的曾经驻锡之地么?那里也算与我桑落有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