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 第226章 虚虚实实,刘封「通敌」卖刘禪(求票)

第219章 虚虚实实,刘封“通敌”卖刘禪(求票)

叮嘱了寇安国后,刘封又派人给休假的岳举等將校传讯。

要谋大事,必重隱秘。

奇袭平春是计划中极为关键的一环,非嫡系的將校刘封信不过。

由於刘封在江陵城中大肆收买人心,且还让尚书令法正都被气得回家怒骂了刘封一个时辰。

这也让江陵城中的流言愈演愈烈。

宫中。

吴懿再次被吴皇后召见。

“如今太子亲征,燕王又在江陵城中大肆收买人心,陛下不仅不劝阻反而纵容二子相爭,本宫深感忧虑,不知有何良策可以规避祸事。”

吴皇后这段时间的愁容几乎没怎么散去。

尤其是当初刘禪在宴席上失言与刘封相爭被泄露后,吴皇后更感愧疚,认为是没有约束好宫中人才让流言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吴懿同样不好受。

来来回回的奔波,不仅没能劝和成功,反而被眾人瞧出了端倪,成了流言升级的推动者。

在整个江陵流言事件中,不论是吴皇后还是吴懿,都成了刘封用来推动计划的棋子。

本情流露,最容易引人生疑。

“皇后不如再召燕王入宫。”吴懿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硬著头皮的给吴皇后献策。

如今连刘备都下场了,吴懿內心其实是志芯的。

不献策吧,吴皇后不心安;献策吧,万一坏了刘备的计划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若能召燕王入宫,本宫早就召了,可燕王自那日宴席后,对本宫的召见一直都视而不见。”吴皇后唉声嘆气。

好端端的,怎么就变成了如今这模样?

良久。

吴懿又想了个办法,道:“皇后可写密信,我趁夜送去燕王府中。”

顿了顿。

吴懿又道:“皇后可再假装染病,施以情义请燕王助太子一臂之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或有转圜之机。”

吴皇后想了想。

吴懿的办法虽然不是什么好办法,但也值得一试。

当即。

吴皇后就亲笔书信一封,让吴懿连夜送去燕王府,同时又在宫中假装染病,

营造出吴皇后为二子相爭一事而忧虑生疾。

吴懿不敢怠慢,连夜来见刘封,具言吴皇后染病一事,又呈上了吴皇后的密信。

见刘封眉头紧,吴懿又小声劝諫:“太子年幼不识军旅凶险,万一征战有个闪失,实为不美。

皇后每日忧虑,今日又吹了寒风,臥病在床,太医说这心病不治好,太后的寒症也难以治好。

我知燕王殿下乃器量豁达之人,还请燕王殿下能助太子一臂之力,如此以德报怨,太子得胜归来必不会再与燕王殿下相爭。”

刘封一边听著吴懿的劝諫,一边扫视吴皇后的密信。

密信的內容不多,基本上都是吴皇后在跟刘封聊情义。

吴皇后希望刘封不要因为刘禪的“赌气”而心生嫌隙,又向刘封保证今后会善加劝諫刘禪,绝不会再让刘禪做出忌恨兄弟之事。

“皇后之意,孤已深知,明日大殿朝议,孤会表態的。”刘封给了个模稜两可的回答,打发吴懿离去。

看著吴皇后的密信,刘封的眼中又闪过一丝歉意。

隨后。

刘封又召来小舅子孙成,让孙成假借给吴皇后送药为名,入宫给吴皇后带了一句话:皇后可装病但不可真病,其余皆可。

等孙成归来告知皇后並未真的染疾后,刘封这才鬆了口气。

吴皇后的德行是不错的,若不是为了逛骗曹不君臣,刘封是不会將吴皇后视为棋子的。

可若因此而让吴皇后忧虑生疾,即便最终实现了计划也会出现难以消弹的不良影响。

而在翌日。

当吴懿满心期待,以为刘封会表態支持刘禪不再与刘禪相爭时,却不料刘封竟然在大殿上公然指责吴懿假借吴皇后之名行投机之举,更是惹得吴皇后染病。

差点没將吴懿当场给气晕。

刘封更是声称:除非刘禪败了,否则决不会离开江陵去前线。

而刘封接下来的举动,也印证了大殿上的话。

每日里就带著妻儿出城游玩,早出晚归,军政诸事一概不管不问。

那样儿,仿佛真的在跟刘禪“赌气”,要看著刘禪兵败一般。

堂堂大將军直接“摆烂”,將“太子和燕王之爭”的气氛直接推到了**。

“气氛到了,也是孤离开的时候了。”

在叮瞩了妻儿后,刘封文假借出游之机,製造了一场跟尚书令法正的郊外“偶遇”。

看著一脸“络腮鬍”、额头有凶疤的刘封,以及立在刘封身旁如刘封往日装扮的寇安国,法正顿时猜到了刘封的用意。

“燕王这是要离开江陵城了?”法正的语气不怎么和善。

不论是吴皇后忽然染病,还是刘封在大殿公然指责吴懿且声称“除非刘禪败了,否则决不会离开江陵去前线”,都让法正嗅到了不寻常。

最难受的是:法正明知道刘封有图谋,偏偏刘封不肯据实相告,这感觉让法正很窝火:好岁当初也曾並肩作战同取长安!

“法令君的才智,孤一向是钦佩的。”刘封的语气和善,隨即话锋一转:“只是法令君纵容流言在江陵城扩散,让孤甚为心酸,好岁当初也曾並肩作战同取长安!”

说法正想说的话,让法正无话可说。

“流言之事,的確是我存有私心。”法正也不辩解,直言而道:“燕王功高盖主,我身为尚书令,有些事也不得不为。”

“若孤是法令君,也会如此。”刘封也不避讳的道:“孤也无意跟法令君爭执个中对错,今日请法令君一会,只为请法令君替孤遮掩。”

法正著眉头:“燕王要去何处?”

“石阳!”刘封这次没有隱瞒。

一听“石阳”这个地名,法正的眼皮子猛然一跳:“燕王这是要奇袭平春?”

刘封轻笑:“跟法令君论事就是方便,都不用孤说得太明白。既然法令君明白了孤的意图,就请法令君在江陵城就多担待了。”

隨后。

刘封给长子刘林打了个眼神。

刘林抱著一个木盒子近前献礼:“听闻法令君政务繁忙,常有熬夜之时。晚辈曾偶然获得一良方,可疏肝理气,调和肝脾。另有上等的柴胡、黄芩、甘草、

芍药,请法令君笑纳。”

倘若是刘封献礼,法正心中有闷气不会接受。

可刘林一少年献礼,法正內心的闷气直接就少了大半。

“你比你阿父真诚多了。”法正哼了哼,將木盒子收下,又嘴上不饶人的多了一句。

刘封不以为意,大笑道:“真诚是美德,孤德薄,不如也。江陵诸事,就交给法令君了。”

立场归立场。

大事上刘封和法正都有分寸。

法正也如约践行了承诺,隔三差五的就会入燕王府跟“刘封”大吵一次,然后忿忿离去。

整个江陵城的官吏都知道,法正是个受不得气的。

比起温文儒雅的诸葛亮,法正要跟谁爭吵,那是真的会爭吵。

有了法正的掩护,寇安国都不用拋头露面,一有人问及时就称被法正给气著了不想赴宴见人。

趁此机会,刘封则是乔装打扮的前往石阳。

而在这期间。

虞翻和孙虑也来到了平春外关平关兴的大寨。

得知来者是虞翻和孙虑,关平关兴连忙將两人请入帅帐,又派亲卫守住帅帐四周,避免被人偷听到机密。

“虞长史,太子和燕王,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关平直言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显然,江陵城的流言风波都已经传到了平春前线大寨且有了一定的影响。

“跟两位將军听到的一样,太子和燕王不和。”虞翻面带笑意,语气温和。

听著虞翻用平常的语气说出“太子和燕王不和”,关平只感觉智商受到了践踏:“虞长史,燕王怎么可能与太子不和?这必是有小人挑拨离间。”

虞翻不假思索,反问道:“倘若挑拨的人,也包括燕王和太子呢?”

关平瞬间瞪大了眼晴,差点一口气没接上来,隨后语气也抬高了三分:“也包括燕王和太子?”

关兴回过味来:“所以,这只是燕王和太子故意做戏给旁人看的。虞长史既然来了,想必是燕王有军令传达?”

虞翻讚许的看了一眼关兴,暗道:果如燕王所言,论武勇和统兵经验,关兴不如关平,论谋略和反应,关兴又胜於关平。

“燕王有令,你二人即日起在此寨虚设旌旗,暗中引主力大军前往鲁阳太子一臂之力。”虞翻传达了刘封的军令。

又补了一句:“儘可能做得隱秘一些,方便我通敌泄密。”

关平更是心惊:“虞长史还要通敌泄密?”

虞翻笑了笑:“若我不通敌泄密,又岂能坐实燕王不欲太子立功的意图?”

关兴眉:“于禁乃是偽魏宿將,一向谨慎;司马懿也多有智略,未必肯信。”

“无妨。”虞翻胸有成竹:“我会亲自走一趟平春。二位將军只需留少量兵马在大寨,一路谨慎小心前往鲁阳即可。哪怕石阳被攻打了,也不可回军!”

关兴也是吃了一惊:“如此危险之事,何须虞长史亲自前往?我派一死士前往即可。”

虞翻摇头:“將军不必担心,我虽年迈,但智计犹在。更何况,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我若不去,又如何能瞒得过于禁和司马懿?”

关兴由衷敬服:“虞长史之勇,令人钦佩。”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