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 第160章 招募邓艾,刘封的汉水屯田(6k)

第160章 招募邓艾,刘封的汉水屯田(6k)

襄阳城内。

幽静的小阁内,刘备斜倚凭几,手捧书简。

看似在温书,实际上却是心不在焉,连书简都拿倒了。

即便是如刘备这般身居高位的皇帝,在即将面对失散了十几年的亲女儿时,内心也难以平静。

趵趵趵.

踏地的脚步声响起。

刘封大步而来。

“父皇。”

听到刘封的问礼,刘备连忙将手中的书简放下,坐直了问道:“吾儿,可还顺利?”

刘封如实禀道:“父皇不必担忧。两位小妹和两位外甥都已入城,儿臣已安排人先带她们去斋戒沐浴,稍后就会到来。”

刘备轻轻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刘封又道:“还有一事,需向父皇言禀。曹贼有意羞辱父皇,竟为两位外甥取名为‘猘’和‘豚’。

儿臣不忿,又见两位外甥自以为卑贱,故为两位外甥更名为‘爽’和“瓒”,去其‘曹’姓,改为刘姓。若父皇认为可行,儿臣就书呈宗正,祭名于太庙。”

正常而言,要将皇帝的外孙改姓为刘,需要宗正提名、刘备降诏,然后祭名于太庙的。

如今的宗正,乃是振威将军刘璋。

虽然刘备跟刘璋因西川而生嫌隙,但刘备也深知夺同宗基业有损德行,对刘璋也心怀愧意。

故而在称帝后,刘备就派人去荆州下诏:以刘璋为宗正,负责皇室宗亲与外戚的名籍、谱牒编纂、区分嫡庶亲疏,授权参与审理诸侯王违法案件等等。

刘封虽然替两外甥取了名,但礼法上的流程也是得走的。

“哼!”

一声冷哼,让刘备怕见女儿的不宁心绪转为怒意。

“一群赘阉遗丑,竟也敢羞辱朕!朕的外孙,岂能为‘猘豚’!吾儿取的名字不错,‘爽’为良马,‘瓒’为美玉,二子皆为刘家千里驹也!

待今夜宴后,吾儿就可书呈宗正,记二子之名入宗室,择日祭名于太庙。”

在刘封说出“祭名于太庙”时,刘备就明白了刘封的用意。

如今的刘姓宗室,太少。

刘备一脉,子刘封、刘禅,孙刘林。

即便加上刘璋一脉,也不超过十人。

要执掌天下,宗室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刘爽和刘瓒虽然是曹纯的儿子,但如今曹纯已死,两兄弟在曹家也自小被视为贱种,对曹家没有归属感只有恨意,刘备也不愿意两个外孙继续姓“曹”。

于情于理,入刘姓宗室都是很有必要的。

(注:上章末尾表兄改为表弟,刘爽和刘瓒的年龄应比刘林大。)

等待期间,刘备又想起一事。

问道:“如今朕已得了襄阳,今后不论是北伐曹丕还是东征孙权,亦或者抵御曹丕和孙权联手相攻,都会以荆州为重心。成都偏远,多有不便,朕有意迁都江陵,又恐朝中公卿反对,吾儿可有良策?”

迁都江陵的事,刘备已经考虑多日了。

刘备最初在汉中称王时,是想效仿高祖在以汉中为基谋取关中,进而图谋天下。

后来局势变化,不仅让刘备得了上庸、夏口东西两处战略要地,还让刘备成功夺回了襄阳,战略重心自然也就从益州又回到了荆州。

太子刘禅虽然在成都监国,但也不能一直监国,战事结束后,刘禅就得将权力再交还到刘备手中,否则一国两君,政令就难以有效的推行。

然而成都又太偏远,若是刘备回到成都去处理朝廷大事,各项政令都难以及时传至荆州。

刘备不想回成都,故而生了迁都的想法。

只是这迁都事宜,涉及面太广,牵扯的利益也多,不是刘备想迁都就能迁都的。

如法正、射援、孟达等关中人,一直都想屯田汉中徐图关中,而益州人又在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大力支持。

不是人人都只怀揣复兴汉室的理想跟着刘备,大部分跟着刘备的都是想升官加爵封侯拜将荫庇子孙的。

刘备不能只考虑荆州人的利益,而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

“父皇,此非儿臣所长。”刘封面露难色。

倒不是刘封故意推诿,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刘封都不擅长应对这类事务。

顿了顿,刘封又道:“昔日父皇只有新野小县,丞相都敢为父皇献奇略分天下,足见丞相之才,冠绝天下。如今荆益二州,也基本上实现了丞相当初的构想。

十余年间,天下大势如沧海桑田,早已不同昔日,想必丞相心中,也有了新的构想。父皇何不派人送信,先问丞相之意?”

“你啊!”刘备无奈的指了指刘封:“丞相事务繁杂,你还要让朕去劳烦丞相,朕于心不忍啊。”

刘封摊手一笑:“没办法。若论打仗,儿臣自然是义不容辞,父皇指哪儿,儿臣就打哪儿,哪怕曹丕亲至,儿臣也能为父皇挡之。

可涉及迁都这等国政要事,儿臣所虑未必周全,就一定要问丞相之意方可决断!父皇若是怕丞相太劳累,儿臣可以举荐两个贤才,以助丞相。”

“哦?”刘备来了兴趣:“吾儿想要举荐何人?”

刘封禀道:“新城郡督邮马玉,水衡都尉董恢。”

举荐二人,刘封是深思熟虑过的。

董恢本属关羽麾下,因刘封在新城郡要铸新币拉拢南乡豪族,故而刘备才派董恢去新城郡当水衡都尉。

如今南乡已经并入新城郡,新城郡再设水衡都尉也就没了必要,刘封又不想董恢另调他处,索性卖董恢一个人情,举荐董恢入丞相府。

刘封跟马玉有亲属关系,马玉跟马良是同宗,马良私下认诸葛亮为大兄,举荐马玉既是为了马玉的前程,也是为了跟诸葛亮之间提前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君贤将相和,国家才能真正强盛。

刘备上位多年,对二人也有了解,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刘封的用意,不由笑道:“马玉和董恢,都是世间少有的良才,吾儿舍得放人?”

刘封亦笑:“都是为国家举荐贤才,儿臣岂能私用?此二人留在新城郡,大材小用了。若能跟着丞相历练几年,将来也必能成为国家的支柱。”

“好一个国家的支柱!”刘备大笑道:“吾儿所思,朕已明了。既如此,朕明日就修书一封送往成都,你也派人通知二人,朕的使者抵达房陵时,就与其同行。”

刘封拜道:“儿臣代两位贤士,拜谢父皇!”

正论间。

人报刘秀玉和刘良玉携子觐见。

刘备大喜,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忽而又笑容一滞,停步回头,刚坐下又起身,起身后又坐下,这一幕看得刘封不由暗笑。

“父皇,不如儿臣暂且告退?”

“别胡猜!朕只是在想,应该如何封赏朕的女儿和外孙。”

看到刘封嘴角那掩饰不住的笑容,刘备佯怒道:“朕忽然想起,今日还未去慰问城中孤寡,你且替朕前往慰问。”

好!好!好!

前一句“别胡猜”,后一句就要撵人。

刘封憋着笑,识趣离开:“儿臣领命!”

来到阁外。

刘封见到了已经斋戒沐浴换上了干净衣物的刘秀玉、刘良玉和刘爽刘瓒兄弟。

见刘封似要离开,四人都面露疑惑,又似有紧张。

刘封笑着解释道:“我尚有些要事,你们直接去见父皇就可以了。”

顿了顿。

刘封又对刘秀玉和刘良玉道:“不用紧张。方才我已经禀明父皇为二子改换姓名一事,父皇已嘱咐我书呈宗正,记二子之名入宗室,择日祭名于太庙。”

听到刘封的话,刘秀玉和刘良玉皆是面色一喜,刘爽和刘瓒两少年,也是呼吸变得急促,难掩内心的激动。

“祭名于太庙”就意味着:刘备已经认可了两个外孙的身份!

两女这十几年以来心中的苦楚,两少年初回的紧张,也在此刻消散大半。

刘封摸了摸两少年的头,柔声道:“牵着你们的阿母,入内觐见吧。你们的外祖父,是个很温和的人。”

看着怀着憧憬又小心翼翼入内的四人,刘封笑了笑,大步离开。

没人知道刘备跟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聊了什么。

据侍卫在阁外的陈到称,在刘秀玉四人入内后不久,阁内先有哭泣声,后有笑声,随后刘备更是笑声不断。

而在这之后。

先有燕王刘封书呈宗正刘璋,记刘爽、刘瓒之名入宗室,择吉日祭名于太庙,

后有刘备下诏,封刘秀玉宜都公主、刘良玉为武陵公主,封刘爽为零陵侯、刘瓒为桂阳侯,委派专人教授刘爽和刘瓒习文练武,恩宠可见一斑。

到了四月。

司马懿派人来称:已经按名单寻到六十余人,其余人或是不愿、或是不在、或是无踪。

在与刘封商讨后,刘备同意了用这六十余人交换曹仁、满宠、赵俨三人。

失散十余年,能换回六十余人,已经是幸事。

虽然这六十余人中也有可能有魏细作死士冒充身份,但刘备依旧盛礼接纳了这六十余人。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