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朔,即赵庄子。
嬴姓,赵氏,名朔,谥号为“庄”。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赵衰之孙、赵盾之子。
其妻为晋成公之女赵庄姬(赵庄姬的称谓构成:夫氏 夫谥 姓。
《史记·赵世家》记载其为晋成公之姊)。
生平
前601年,赵盾卒。
赵盾死后,将赵氏公族大夫之位让给赵姬之子赵括(即屏括)。
赵括继任赵氏宗主之位。
但是赵括跟其兄赵同(即原同)都是没有德行,全族的希望都放在赵朔身上,所以赵朔很快便成为卿。
其后晋国大夫胥克有蛊疾,郤缺主理政务。
其后,废胥克,使赵朔为下军副帅。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荀林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率师与楚进行邲之战(即泌城之战)。
荀林父将中军,士会将上军,赵朔将下军,郤克、栾书、先縠、韩厥、巩朔为副。
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此时赵朔或已死,故以当时下军佐栾书升任。
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记有赵婴齐与赵庄姬私通一事,并且次年赵同、赵括为此事制裁赵婴齐时,未见赵朔出面,《左传》称朔妻为“赵庄姬”,“庄”即为赵朔谥。
晋成公甘愿将国政委托于赵盾,而赵盾终于不用担心后院起火,因此也得以专心与楚国争霸中原。
楚国这边,楚庄王“熊旅”也终于绞杀了“若敖氏”家族,赵盾与熊旅,两个命中注定的宿敌即将争霸于天下。
公元前604年冬,楚国进军郑国并威慑陈国,陈国惧怕向楚国投降。
赵盾闻讯,派“荀林父”率军驰援郑国,楚退兵,晋军越郑国而攻陈,后晋军回国,准备来年再战。
前603年,赵盾联络卫国,并亲自挂帅攻打陈国,楚国则带领三军围攻郑国。
前602年,中原大旱,晋楚因天时而暂缓争斗。
公元前601年,赵盾卒,终年五十五岁。
一代权臣至此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赵盾派遣“贾季”对“酆舒”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酆舒”询问贾季:“贵国的赵衰与赵盾,哪一位更为贤能啊?(赵衰、赵盾孰贤?)”
贾季曾言:“赵衰,就犹如冬天的太阳;赵盾,犹如夏天的太阳!
(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在赵盾担任晋国执政,以及担任霸主代表的20年间,晋国诸卿、天下诸侯都会深深体会夏天的太阳是多么炙热!
赵盾死后,赵氏公族大夫之位由“赵姬”之子“赵括”继承,但赵括与其兄“赵同”都没有德行,赵氏全族的希望于是都放在了赵盾之子“赵朔”身上。
赵朔,即“赵庄子”,娶晋成公之女“赵庄姬”为妻。
赵朔为卿之后,大夫“胥克”患病,郤缺主理政务,后废胥克,赵朔成为下军副帅。
前597年,“荀林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率师与楚进行“邲”之战(即泌城之战)。
邲之战后,晋国大败,此战晋军指挥混乱,荀林父未能有效控制部队而导致晋军溃败,赵朔也因此死于乱军之中。
赵朔死后,其叔叔“赵婴齐”竟与赵朔之妻“赵庄姬”私通,如此**之举,引起赵同与赵括的不满。
加之邲之战时,赵婴齐为中军大夫。
在晋军溃败时,他因早已预备船只,得以率领所部先行渡河撤退,但因没有预先告知赵同、赵括,致使二人心中不忿。
这两件事,赵婴齐遭到赵同和赵括的联合放逐。
最终赵婴齐被放逐到齐国,最后客死齐国。
三年之后,赵庄姬因丈夫早逝,儿子“赵武”年幼,其子已失去赵氏宗主之位,加之情夫又被流放而亡,于是为报复赵氏兄弟,向晋景公诬告赵氏兄弟谋反,景公听信谗言,后将赵同,赵括灭门。
赵武,赵朔和庄姬之子,当时年龄约6-7岁。
表面上看,由于庄姬与赵婴齐通奸,赵同、赵括流放了赵婴齐,故庄姬报复,诬告赵同、赵括谋反,致赵同、赵括被杀。
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栾氏自文公时,由“栾枝”将下军为卿,中经“栾盾“,到“栾书”,已是三代为卿。
但栾枝、栾盾将下军,仅位居第五。
栾书原佐下军,在赵朔之下,后赵朔卒,升为下军之将,也是第五,后来“郤克”退位,栾书超次将中军,成为正卿。
栾氏久居下位,忽居人上,缺乏自信,时时感到别人的威胁。
相对之下,赵衰、尤其是赵盾久居高位,晋国大夫中有不少为其部下,深感赵氏之恩;而赵同、赵括则争强好胜,不知谦让,也让栾书头疼。
故栾书久有打击赵氏之心。
而赵氏的另一个对头乃是郤氏。
“郤芮”是晋惠公的主要谋臣之一。
文公立,郤芮谋弑文公不成,被杀,其子“郤缺”为庶人。
后来“胥臣”举荐郤缺,郤氏复起。
后郤缺继赵盾为正卿,其子郤克也做到正卿,郤克退位后,其子“郤锜”据考证仅佐下军,位居第六,而赵同将下军,在郤锜之上。
这二人同在下军,都不是谦让之人,关系不会好。
加之郤氏族大,只有一人为卿,又居下位,所以也想排挤赵氏。
栾氏、郤氏一直寻求打击赵氏,而赵庄姬的恶状正是天赐良机。
内有庄姬首告,外有“栾、郤为征”,晋景公于公元前583年发出诛杀赵同、赵括的命令。
喜欢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