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简子时期,赵简子便进行了扩大亩制、减轻赋税以刺激农业生产的改革,为三家分晋、赵氏建国奠定了基础。
赵国的农业采用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重视深耕、中锄、积肥、施肥等技术。
赵国统治者已经采用一年两熟制。到战国中期,赵国已成为重要的农业地区。
赵孝成王在位时期,实行货币改革,在石邑铸造“石邑”三孔布货币。
由于赵国尚武重利,长期轻视农业和内政的发展,而间接导致赵国后期长年战争中粮草和兵员的问题。
文化
文化系统
赵国文化继承了较多的姬周因素。战国时各地诸侯相争,使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
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但赵文化还是保留了较多的周文化因子。
战国时各地文字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赵国文字则属于北方晋系。
由于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
因此赵国文书与其他诸侯国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赵国与林胡、楼烦、东胡、义渠、空同、中山等游牧民族国家接壤,国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后裔,胡人文化在赵国也是根深蒂固的。
赵国遗址
赵邯郸故城
邯郸故城包括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
赵王城为赵都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
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龙台、南北将台等夯土台,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
大北城发现了作坊、炼铁、陶窑遗址。
赵王陵
赵王陵,是中国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帝王陵。
此陵墓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虽经23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社会人为损坏,地面建筑只存遗址和碎砖烂瓦,但其整个陵台、陵墓封土、墓台、神道等保存十分完整。
邯郸道
邯郸道,位于邯郸市丛台区。
是古代邯郸城的中心大道,是秦始皇的故里。
武灵阁、玉皇阁、秦始皇诞生地纪念馆(朱家巷、秦始皇故里)、荀子故里、蔺相如回车巷、蔺相如府、将军府、学步桥、慈禧行宫、邯山书院、张国彦宗庙、王琴堂故居、赵阙、清真寺、河北银行旧址、骑兵雕像群等人文景观荟萃。
武灵丛台
武灵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中国百家名园之一。
位于市中心丛台公园内。
武灵丛台重建于清代,传说为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
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曾名扬列国。
现存古台雄伟壮观,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筑,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
它是赵都历史的见证,成为古城邯郸的象征。
喜欢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