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 > 国风·唐风·扬之水

唐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二篇。

诗经·晋风·唐风:

1蟋蟀、2山有枢、3扬之水。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

河水悠悠流过来,不能漂走一捆柴。

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我家兄弟并不多,只有你我相依靠。

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

不要轻信他人话,确实骗你别理睬。

扬之水,不流束薪。

河水悠悠流过来,不能漂走一束薪。

终鲜兄弟,维予二人。

我家兄弟并不多,只有你我心连心。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不要轻信他人言,确实骗你不要信。

此诗起兴句中的“楚”和“薪”直译都是柴火、木条之意,在《诗经》中一般隐喻“婚爱”,因此这首《扬之水》的主旨应与男女之情有关。

如《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齐风·南山》“绸缪束薪,三星在天”,都是以“薪”起兴,实际上象征男女之间的爱情。

“扬之水,不流束楚。”开篇以水起兴。

小河沟的水再湍急,也冲不走成捆的柴火。

这两句与《王风·扬之水》的起兴句相同,但其中的象征意义却不一样。

在《王风》中,这一意象象征的是征夫对妻子的思念;此处象征的则是女主人公的孤单势薄。

“终鲜兄弟,维予与女”两句,即是由这一起兴意义引出。

女主人公向丈夫倾诉:“我孤苦伶仃一个人,娘家没有兄弟姐妹给我撑腰,只有你与我相依相靠。”

这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自己无依无靠处境的自伤,以及她希望丈夫怜惜自己的心愿,读起来让人心生怜惜。

“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女子恳求丈夫不要相信别人的流言蜚语,因为传播流言的人是怀着挑拨离间的目的,想要拆散他们的婚姻。

第二章是对上一章的复沓,两章内容基本相同,女子对男子的倾诉,朴实而真切。

这种重章复沓的结构,虽是《诗经》常用的手法,在这首诗中运用起来却十分贴切,既起到了加强语气和感情的作用,也完美地再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反复劝解、叮嘱的语气。

在诗词句式上,这首诗还采用了参差不齐的句式结构,三言、四言、五言混用,这就如同妻子害怕丈夫误会她,语言还没来得及理顺,就心急如焚地说了出来,口语式的表达方式,显得非常真实,突出了女子诚实善良的本质和对丈夫深深的依赖和眷恋。

这首诗在《诗经》中并不算长,只有48字,比之《关雎》、《蒹葭》等只能算作短诗。

它所讲的故事也很简单:一名男子听到外面的流言蜚语,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于是开始疑神疑鬼,对她也日渐冷淡。

妻子察觉到丈夫的变化,便对他说了一番话,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希望丈夫能够信任她。

此诗虽短小简单,通篇却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字都有其深刻用意,只言片语之间,包含的是婚姻中最深刻的道理。

我们先来看第一章:

扬之水,不流束楚。

“扬”字为动词,意为“激扬”,扬之水便是激扬的流水。

“楚”字在古义中,是指荆树,一种小灌木,在此处便是指荆条。

此句的意思便是:流水激扬,奔腾而去,却冲不散成捆的荆条。

这就奇怪了,女子急于向丈夫剖白内心,并没有直接喊冤,反而扯上了流水荆条之类不相干的事物,这是何用意呢?

此处就不得不提到《诗经》中最常用的艺术手法——起兴,以别的事物起笔,烘托气氛,借以引出真正想说的话。

这位聪明的女子用激扬的流水来暗喻那些流言蜚语,再将自己对丈夫忠贞不二的感情比作成捆的荆条。

她其实是在委婉地告诉丈夫:

“即使流言蜚语漫天,我对你的感情始终如一。”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终鲜(xiǎn)兄弟,维予与女。

铺垫过后,她并不急着直抒胸臆,而是指出了自己如今艰难的处境,希望丈夫能够体谅她的不易。

予,乃是用于自称,相当于“我”;“女”通“汝”,也就是“你”的意思。

她说:我娘家兄弟少,眼下一起生活的,便只有我和你夫妻二人而已。

这一句诗里,前四个字是值得好好推敲一番的。

为什么她要特意点出自己娘家兄弟少呢?

这不仅仅是在告诉丈夫,自己背后并没有什么可以依靠之人,能够相依为命的,便只有你了。

更是在说:你看看我如今是多么可怜,任由别人随意编排诬陷,却没有人能够为我出头,明明你是我最亲近的人,却宁肯相信外人也不相信我。

我真是好生委屈啊。

三言两语之间,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妇人形象,便勾勒出来了。

任是丈夫再怒气冲冲,只怕眼下也已心软了几分。

夫妻之间相处,解除误会最好的方式就是沟通,但如何有效沟通,也是一门大学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