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综影视:卷王带系统上大分 > 第49章 偷天换印

综影视:卷王带系统上大分 第49章 偷天换印

作者:白猫胖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4 23:29:58

汉王赵王被押送回北京城,赶上了国丧。

国丧前,朱高炽看着先帝留下的遗诏,想了又想,到底没有做出改动。

剧里他之所以要把靖难遗孤给加上,为的就是利用朱棣的余威,好将赦免靖难遗孤这种事阻力变小。

而这么做的根本原因,不是他自己威严不够,而是他时间不多了,来不及。

但如今的朱高炽,身子骨好好的,太医都说他还有至少十年之数。

他不信自己十年都赦免不了靖难遗孤。

与其编写一份遗诏,把靖难遗孤加上引人生疑,倒不如他慢慢来。

总能把事情做完的。

朱高炽手里的遗诏,是朱棣留下的真正的遗诏。

这是朱棣临死前,强撑着身子写下的,是为了自己儿子孙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太子宫。

此时朱瞻基已经从太孙晋级为了太子,住进了太子宫。

他正在和杨士奇、于谦商议着,如何对汉王、赵王动手。

于谦却和太子起了争执,觉得他想法太过简单。

一旦在灵前动手,就会失了人心。各地藩王难免会有唇亡齿寒之感,从而齐齐造反。

朱瞻基却觉得跟杀了汉王和赵王相比,这点风险根本算不得什么。

两人在争执中不欢而散,杨士奇也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站哪边。

主要是这种事吧,不管怎么做都有好处和弊端。

朱瞻基气冲冲的回到胡善祥的屋子,猛灌了几口茶水,愤愤道:“于谦个匹夫,竟然想让我放弃这么好个机会!”

说着,便将两人的争执吐槽给了胡善祥,想让她评评理。

“善祥,你觉得我该不该在灵前动手。”

胡善祥略想了下:“该,也不该。”

“怎么讲?”

朱瞻基有些迷糊了。

“你和于谦两人考虑的都没有错,这件事确实棘手。所以,最好选个中间的法子,不要在灵前动手这么极端,但也不能让他们好过。例如缺胳膊少腿什么的,也省的他们总是蹦哒了。”

朱瞻基愣了愣,想了又想。

“缺胳膊少腿?”

“打仗么,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不过最好不要现在,等国丧后再动手把人囚禁起来也来得及。只要生不离开北京城,还能喘气,就不会寒了各地藩王的心。不让汉王赵王离开京城,他们就无法和军队汇合。那跟被打断了腿的狮子有什么分别?”

胡善祥顿了顿,又道:“不过汉王和赵王两人向来狡诈,很可能会在这几日就偷边防,你最好把皇上的边防拿来妥善保管。否则,这几日国丧,宫里来来往往进出那么多人,难免会有疏忽。若是一时让他们得了手,出了城,怕是再追回就难了。若是让他们和自己的军队汇合,那才叫真正的放虎归山。到时候,不打仗根本收不了场。所以,一定要小心。”

朱瞻基听着听着,面色凝重起来。

“是了,边防!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他噌的一下站了起来,拔腿就去找朱高炽。

边防放爹那他不放心,要贴身携带才能安心!

朱瞻基匆匆的跑去找朱高炽,在他的坚持下,成功拿到了关防的印。

只等着汉王和赵王两人,会不会出手了。

胡善祥在他身旁,看着他手心里小小的边防印。

“倘若有人来偷,偷个假的,如何?”

胡善祥边说,边看向朱瞻基。

“那自然是不成的,出……”

朱瞻基话回答了一半,突然愣住了。

是了,假的?

倘若汉王和赵王,两人派来将假边防给偷走了。

那他们什么时候想跑,岂不是自己知道的一清二楚?

也省的自己一个不注意,两人什么时候溜了都不知道。

到时候,一捉一个准。

朱瞻基觉得这想法极好。

而且还能趁机看是谁想偷边防,看看谁才是汉王的人。

这叫引蛇出洞。

朱瞻基当机立断,便做了个假的边防印,送回到了皇上的手边。

而他又派人密切守在了书房附近,观察着到底是谁进过尚书房。

白日时,自是没人的。

等到了夜里。朱瞻基的人守到了大半夜,困的昏昏沉沉时,终于出现了一个人影!

原来是个御前的小太监。

到底是财帛迷人眼。

如今汉王别的不多,就是钱多。

想用钱砸出来一个后路,实属正常。

朱瞻基得了信后,脸上露出一丝冷冽的笑容。

“等他将假边防给了汉王后,再行处置。”

“是。”

就这样,朱瞻基顺着这条线,将这小太监和谁接触过,而他接触过的人又有哪些和汉王赵王有关系的,都给扒拉了出来。

揪出了一条线,全给秘密处置了。

而汉王那边,得到了假边防后,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赵王对此十分不解:“二哥,你在担心什么?”

汉王将心里的担忧往下摁了摁。

“这东西,总觉得有些粗制滥造,不似什么正经的边防印。”

“莫不是你先前见过?”

赵王撇了撇嘴:“依我看,你就是太多心了。那小太监可是从尚书房里偷出来的,还能有假不成?”

“这倒也是。”

汉王被说服了,将东西郑重的收了起来。

他哥俩的命,可就靠着这枚边防印了。

“明日,咱们在灵前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把老大那虚伪的脸皮给他拉下来!”

汉王眼神凶狠。一想到自己和皇位失之交臂,他就恨不得从朱高炽父子俩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直到现在,汉王也不愿相信朱高炽是合法登基。

他宁愿相信是父皇死的离奇,也不愿意相信朱棣至始至终,都没有改立他的心思。

比起这样,他更愿意相信是父皇想改立自己为太子,却被朱瞻基那个狼崽子给截胡了!

汉王现在整个人,和陷入了魔障没什么分别了。

翌日。

朱棣灵前。

朱瞻基做了两手准备,既让人去死盯着城门,以防城门守军一时头脑不清楚,被汉王和赵王用假边防印骗出关。

又增派了人手在灵堂上,想伺机把汉王和赵王两人给看管起来。

可奈何,朱高炽看穿了朱瞻基的念头。

全程拉着汉王和赵王在身边,让朱瞻基的人无从下手。

第五十章 对峙

而汉王和赵王两人,浑然不知朱瞻基有在灵前动手的意图。

只一心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在朱高炽拿出朱棣的遗旨时,嚣张的夺过遗旨。

对着文武百官以及众藩王道:“诸位,今日皇上既然说是叙家礼,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份遗旨,是假的!”

“假的?”

“怎么会是假的?”

“不可能吧?”

听到这话,众藩王纷纷议论起来。

太子爷脸色未变,底气十足的站在那,静观汉王的表演。

朱瞻基则咬紧牙关,忍了又忍,才没能第一时间反驳。

遗旨是真是假,他怎能不知?

他亲眼看着爷爷写下的遗旨,现在竟然被汉王指鹿为马,如何不怒?

但他想起昨晚善祥和他说过的话,到底是忍住了冲动。

忍住,一定要忍住。

逞一时口舌之争没用,要先听汉王的说辞,才能从中抓到漏洞。

汉王一鼓作气,举着遗旨道:“这次我们在塞外作战,先帝驾崩于军营之中。我们哥俩率三千营,离先帝的大营只有几十里!却未能见到先帝的尸体。先帝到底是如何驾崩的,为何不把消息送到我们营中?!诸位若是不信,大可自行去问归来的三千营将士!”

赵王看到汉王说的激昂,得意的笑了下。

将矛头直指朱瞻基。

口口声声说他们去看皇上,却被朱瞻基率兵围困,押送回北京。

然后又质问先帝到底是怎么驾崩的,为何连个交代都没有!

然后又指责这份遗诏是假的。

朱瞻基冷冽的看着他,回想起胡善祥怕他嘴笨说不过,特意交代的几点,声音冰冷而平静,和汉王赵王两人急躁的表现成了鲜明对比。

“先帝的遗诏,是召内阁大臣杨士奇在榻前钦定。且先帝从未说过要废除太子。立国当以嫡以长,也轮不到二位叔叔。遗诏拿回来时,由内阁的大臣们都亲眼鉴定过,乃先帝亲笔!反倒是两位叔叔,连看都未曾看过一眼,便认定是假遗诏。到底是何居心?!”

朱瞻基这话倒是不假。

毕竟朱高炽办事比朱瞻基牢靠。

剧里朱高炽的身子不行了,连站立、书写都十分费劲,所以登基一事是由朱瞻基全权包办。

时间紧迫下,朱瞻基根本来不及处理妥帖,着急忙慌的就让朱高炽登基了。

而这里的朱高炽身体健康,亲自操办登基一事,自是提前将遗旨拿出来了,让内阁以及一些重臣过目对比过后,经过确认无误才登基。

这一连串的流程,根本没有做什么手脚的余地。

赵王听到这话,冷笑不已:“谁不知道皇上代理朝政那么多年,手下能人辈出。想模仿先帝的笔迹易如反掌!先帝驾崩这么大的事,你和杨士奇瞒着我和老二,是何居心?!”

朱瞻基眯起眼眸,盯着他道:“先帝怕你们拥兵自重,意图造反!怎么,难道还要我把你们的脸皮都给扒下来才开心?当初是谁去换防想要造反,先帝饶了你们,又在鸡鸣寺明明白白说了太子就是储君?!”

他越说越是激动,朱高炽忙喝止:“太子,闭嘴!”

但这个时候,朱瞻基已经说上头了,根本不愿停口。

反而站了起来,扫视了一圈脸色各异的诸藩王。

“各位叔叔,明人不说暗话!二叔三叔口口声声指责这份遗旨是假的,质疑皇上登基一事。那么我想请诸位想想,先帝在世时,可曾有说过一句要废除太子的话?临出征前,先帝为何要在这档口立我为皇太孙?!

太子、皇太孙已立,难道还不说明先帝的心意吗?!倘若先帝当真有心要废太子,那为何要明知道出征危险,且在这打仗的一年半中,未曾提过一句废太子,反而将监国一事交给皇上?而不是把监国一事交给二叔或三叔?至于杨士奇——”

他顿了顿,冷笑道:“杨士奇乃内阁首辅大臣,是先帝钦定的!且杨士奇从未掩饰过自己拥立太子,拥立嫡长之心!但先帝仍是重用,且临终前特意将杨士奇召到前线钦定遗旨,为的是什么?!这还不够说明先帝的心意吗?!

汉王和赵王在先帝在时,就多次拥兵自重,挑衅太子,甚至意图造反!这些皆有迹可循!先帝担心他们二人不服造反,思虑有何不妥?!这份遗旨,若有不信者,大可上前比对!有先帝亲笔,有传国玉玺的印章,还有内阁首辅大臣的见证。怎么就不能说明先帝的心意了?!偏偏两位叔叔这般咄咄逼人,没有丝毫证据,连看都不看就说遗旨为假,分明是自己心中有鬼!”

他的这些话铿锵有力,面上丝毫不带心虚之色。

且字字句句皆在理。

众人不由心中信服,看向汉王两人的眼神也不大对了。

说实话,藩王们对于谁当皇上,或许有些有想法,但大多数都没啥念头。

因为这些藩王,老早就被先帝撵走了。

且先帝自己就是造反出身,生怕后世人有样学样。

经过一系列的政策,将这些藩王手中的权力极大的剥削了。

这些藩王,虽有藩王之名,但已经没有藩王之实了。

对于他们来说,谁当皇上都轮不上他们当。

先不说自己不占名分,就是实力也不够。

真以为先帝能从藩王造反成功,其他人就能成功吗?

汉王和赵王也就是仗着自己会打仗,先帝又一时心软,没把两人撵去就蕃。

否则,哪里还有这档子事?

赵王原本咄咄逼人,在听到朱瞻基不顾颜面的揭老底,脸都绿了。

“信口雌黄!”

汉王则见势不妙,指着朱瞻基对众人道:“诸位,你们知不知道,我们这位好太子口口声声先帝先帝的,却做了什么事吗?!”

他大声道:“咱们这位太子爷,娶的太孙嫔是靖难遗孤啊!诸位,先帝对靖难遗孤是什么态度你们也知道,他公然娶一位靖难遗孤进宫,又是何居心?!先帝得知,当真不怒吗?”

朱瞻基挺直了腰杆,丝毫不慌。

善祥昨日就提醒过他,汉王很可能会在孙若薇的身世上搞事,他早就准备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