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城外一片平原地区,稻田星罗,河流纵横,并不利于机械化部队的行进。
小泽充分研判了当前的敌我态势,倭军的优势仅剩下人数和单兵优势了!
至于那些重型战车,离着嘉定城区还有几十公里便陷入了一片泥泞之地!
只是那些轻坦和重炮在车拉人推下,还能勉强行进!期间更是有大夏的轰炸机不时的骚扰轰炸,三个师团小八万人的行军之路苦不堪言!
而西尾寿许诺的那些新锐战机到现在连影子都看不到!
已是深秋时节,这淞沪地区竟然还下这么大的雨!
王佐民抬手抹去了脸上的雨水,他的指挥部所处的地势还算高些,并没有积水,却也是一片泥泞!更不用说那些低矮碉堡里面的战士了。
这几日情报显示倭军已经开始大举来犯,主攻的对手正是老朋友十一、十八师团!
这个十八师团曾经在淞沪这片区域全灭在夏司令的手上,这次他们重建后定是想要一雪前耻,老王当然不能让他们如愿!
他抬头看着远处的一片蒙蒙雨雾,四周阻碍射界的那些林木早已被五军的官兵们砍伐,运回来修建了工事。
阵地虽然远远的暴露在敌人眼前,不过敌人也没有了任何遮挡!这样的地形没有多少战术可言,就是硬碰硬!
看谁能咬着牙坚持到底了!
若是以前倭军占据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大夏军队只能呆板的挨炸,打这样的仗本身就是吃亏,原本真实的历史时空,许多部队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就牺牲了!
此刻倭军没有了相应的火力支援,这样的局面反而对七十四军更有利了。
老王在心里盘算着:“倭兵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一换一咱们肯定吃亏,得想个法子搞他一下子!”
“老黑!”
王佐民的贴身警卫连长,老黑这次还算靠谱,一直跟在他的身旁!
听到老王喊他,立刻放下了手中正在擦拭着的那挺MG34改,起身来到老王身旁:“师座!”
老王把手中的望远镜扔给他,把雨衣的帽檐拉了拉:“你带几个人跟我去前沿阵地!”
“是!”
若是别人定会劝阻一下老王莫要去冒险,倭军放出了许多神枪手潜行到前沿阵地,伺机狙杀大夏军官、机枪手之类的有价值目标。
当然,大夏这边也是有类似的战士去执行同样的任务!
夏想在第一次淞沪大战的时候甚至亲自率领他的警卫团和侦察队直接冲到一线进行作战。
这种战法在大夏军队,尤其是士兵素质和装备都不错的中央军中得到了推广,中央军中的浦江系军官没事的时候最喜欢学习夏司令的战法!
像老王身边的这个警卫连,实际上也会执行一些关键的战斗任务。
在罗店的时候,老王便放任他们摸到前沿去执行一些侦察任务和小规模的战斗。
老黑一声令下,两个班的精锐立刻集合,护卫着老王前往阵地最前沿。
连绵的细雨已经下了好几天,交通壕里已是没过小腿的积水。
老王和护卫们就这样东一脚西一脚的,走了半天终于到达了一线阵地。
数十个环形工事用交通壕连接成一片,既可以独立固守,又能互相支援。
妥妥的汉斯在第一次大乱斗时候的风格,虽有些落后却正适合当下的这次作战。
这些工事全部用粗大的松柏木和沙袋加固过,扛住小鬼子的150毫米榴弹炮问题不大!
他们这些陆军用的榴弹炮初速低,为了确保射程又减轻了装药量,威力与那些大口径的舰炮自是无法相比。
不过老王他们这边的105毫米榴弹炮多数扔在了罗店,重武器只有些民24重机枪和MG34改,80毫米迫击炮虽然装备到排,射程也就对付下冲锋的步兵。
仅剩的120毫米迫击炮威力虽大,射程却够不到倭军后方的重炮!
前沿两个团的主官正在发愁的时候,后方增援的75毫米长管加农炮到了,还有预备役师派来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那加宽履带的重炮本就是为这江南稻田设计!
虽然每个团只分配到八门,这种重炮却是七十四军这样的精锐都不敢想象的。
不说别的,当年金陵大佬收了夏想一个汉斯150毫米重炮团还得付现大洋,宝贵的很!
这几年通过夏想介绍,中央军虽买了不少汉斯重炮,却独立成军,编成了几个炮兵旅直属金陵军委会指挥,并没有加强到一线部队中。
此时,305团的张团长正在看着那些炮兵们构建发射阵地,每门榴弹炮都要设置几个炮位并且严格做好伪装。
看了一会儿,张团长凑到跟前好奇的打量着这些一军团的预备役炮兵!
他们头戴着草绿色亚光头盔,一身浅绿色军装,虽是炮兵,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具马甲式的战术背心,前面插着四个长弹夹,一旁挂着水壶、手榴弹、防毒装具,另一侧是一个小背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