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
李昌彦如期抵达京城,住进了薛相亲自安排的别院,潜心备考。
薛燕亲自召了侄女许静娴入宫小聚。
许静娴,父亲许州牧,被薛占奎一路提拔,如今已官至兵部侍郎,居正三品。
“数月未见,姑母神采照人,瞧着愈发年轻了!”
薛燕抓着许静娴的手,笑着说:“我有十三个侄女,最是喜欢你,一来模样温婉可人合我眼缘,二来,你这张嘴实在是甜,总能夸到我心窝里。”
“静娴有幸能入姑姑的眼,是静娴的福气。不知姑姑今日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你可记得,本宫与你提过的晋阳李家?”
“记得,去年姑姑说李家长子年后入京参加殿试,可是人已经到了?”
“嗯,已经到了,就住在你家隔壁的清风竹苑,这李家守着大半个羌国的铁矿,你爹又是兵部侍郎,此等良配,可得好好把握啊!”
许静娴缓缓起身,行跪礼,磕头谢恩:“姑姑大恩,静娴铭记于心,至死不忘。”
“天色不早了,早些回去吧,瞧这天,快下雨了。”
“是,静娴告退。”
许静娴的轿辇刚出了宫门,便遇上了瓢泼大雨,她立刻上车向家中赶去。
春雨如丝,李昌彦坐在清风竹苑的凉亭下,手执书卷,闭目朗读:“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
许静娴的马车恰好从门前路过,她掀开纱帘,低声应道:“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
李昌彦闻声抬头:春雨如丝,翠竹环绕,一片黛绿丛中,一辆玄色马车伫立门前,隔着妃红的车窗,许静娴丝绢半遮脸颊,斐然一笑,立刻放下纱帘,悄然离去。
李昌彦好似回到多年前,苏槿曾与他探讨唐代诗人谁写的春雨栩栩如生。
李昌彦首推李商隐,可苏槿却称赞刘复的“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更能道出春雨如丝入心魂的惆怅。
李昌彦只记住许静娴半侧容颜,便执笔作画,悬挂门口,寻觅佳人。
五日后
许静娴在家门口设棚施粥,一时间门庭若市,喧闹不堪。
李昌彦打开门张望,讨粥的百姓,竟已排到了清风竹苑。
“你这画上的女子,不是隔壁那位施粥的女菩萨么?”
李昌彦欢喜雀跃:“此言当真?”
“骗你作甚,她可是兵部侍郎的千金,不见得看得上你!”
李昌彦不理会他的讥讽,立刻回屋梳洗打扮一番,端着碗挤进了讨粥的队列中。
春日熹微,李昌彦等了许久,总算得见佳人。
许静娴不仅容貌昳丽,声音更是温婉动人:“这位公子,你衣着光鲜,佩金戴玉,这碗粥,恕我不能给你。”
李昌彦立即闪到一旁,低声问道:“是我唐突了,我那日与姑娘你一见如故,特意绘了画像,挂了五日,旁人告知,我才知姑娘你就住在隔壁。”
许静娴将长勺递给下人,手扶着帷帽,走到一旁的角落,李昌彦紧随其后,她身上散发着迷人的香味。
许静娴行了女子礼,娇声询问:“不知公子寻我何事?”
“在下李昌彦,寻你,寻,姑娘你……”李昌彦支支吾吾说不出口。
许静娴捂着嘴偷笑:“你的画我前日便瞧见了。”
“那,那你为何装作不知道?”
“你这人,画了我画像,还公之于众,实在无礼。”
“哦,实在是对不起,我,寻姑娘心切,竟忘了礼数,实在该死,小生向您赔罪!”说罢双手作揖弯腰致歉。
“赔罪?怎么赔?”许静娴娇羞一笑。
“任凭姑娘差遣!”
她双手环抱,娇笑着打趣道:“你那张画只画了半边脸,实在不美,就罚你再为我作画一幅!”
“可,小生还未曾一睹姑娘芳容,实在不知如何下笔。”
“明日下午,就约在你这清风竹苑的凉亭,可好?”
“甚好,敢问姑娘芳名?”李昌彦焦急地询问她的名字。
“静志心自在,娴雅袅娉婷。”许静娴留下一句诗,小跑着回了粥棚。
一旁讨粥的百姓议论纷纷:“这许家小姐,可真是菩萨心肠啊,每年开春,都在此施粥救济穷人!”
李昌彦万万没想到,世上竟有此等佳人,风姿绰约,才貌双全,品行高洁。
他想起了苏槿,也是这般才情斐然,又心地善良。
翌日 午时一刻
李昌彦早早便备好了笔墨纸砚,煮好了茶,采买了各类糕点,静候佳人。
薛燕早就托人打听过苏槿,还绘制了她的画像交给许静娴借鉴,苏槿爱梳的发髻,喜欢的吃食,穿衣的款式,许静娴烂熟于心。
她着一身绯红襦裙,梳了江南女子喜爱的百合髻,腰间佩戴龙凤佩,手执羽扇,步步生花。
李昌彦一时间恍如隔世,他曾以为自己只能守着对苏槿的眷恋草草度过余生,可眼前这位女子,宛如从天而降的解药,将他心底深埋的相思之毒连根拔起。
他目瞪口呆,许久蹦出一句:“静志心自在,娴雅袅娉婷。静娴姑娘名如其人,静若处子,娴雅斯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