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 > 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14)

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 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14)

作者:流河砂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14:52:38

江不及多想,纵身一跃而下。江在跃起的那一瞬,感觉到有一道黑影,从上面风一般地冲了下来,比他还快地冲在了他的前面。

江重重的落在黄土坡上,然后手脚并用,飞速地下滑,追赶在前面滚动的孩子们。

江越过了滚动的孩子。

江伸手想抠住坡上凸起的岩石,但巨大的惯性,让江一时间根本就刹不住车。这时,右边的一道黑影伸出有力的大手,紧紧拉住了江的右手。电光火石之间,江感觉自己的双脚蹬到了坚硬之物。他紧紧握着右边的这只大手,拼尽全力蹬直了自己的双腿,挺直腰背。江停住了!同时,上面滚下来的孩子们,如同一块块巨石,重重地砸在自己和旁边黑影的背上。

山谷里一片寂静。江能听见自己胸腔里,那剧烈的心跳声。

江惊魂未定地回头,身后的孩子们得救了。

江再看看前面,黄有喜黄旺财李民富七八个孩子,把一根槽钢,横在了路两边的两块岩石之间。七八个孩子,七八双稚嫩的小手,紧紧地抓着槽钢,站成了一排人墙,挡在坡底,也是下一个陡崖的入口处。而自己的双脚,正是踩在了槽钢之上。

江再扭头看看右边,那道黑影,居然是板寸头:谢谢!惊魂未定的江微微喘着粗气:你不是在后面的吗?怎么跑这里来了?

板寸头搓着手上的泥巴:李老师让我来追你的,他让我来帮你。

身后的孩子们陆续爬了起来。

江和板寸头也站了起来。

同学们,你们哪里受伤了?江问。

眼前的孩子们,怀里紧紧抱着楼梯的踏步。她们苍白的脸上都是鲜红的血痕,她们清澈的眼眸中,都是惊恐。但她们淡淡地答道:老师,我们没事!

怎么可能没事?江拉过最先摔倒的的那个小女生,她紧紧地抱着怀里的楼梯踏步,瘦弱的手臂上全是划痕,鲜红的血,正从这些划痕中不停地渗出。江再看看她的后背,本就破烂的衣服,又撕开了几条长长的口子。透过这些口子,能清楚地看见,她后背的缕缕血迹。她的裤子也被磨破了,因为没有穿内裤,所以,一大片的屁股直接都露在了外面。她的屁股就和她的手臂一样,也是鲜血淋淋的。

江再看看其他的几个孩子,大家的情形也都差不多。江下意识地伸手到后背,背包里有一些创口贴。可手一摸空,才惊然想起,自己的背包已经给华背走了。

疼吗?江轻轻擦去最先摔倒那个小女生脸上的血迹。伤口很深,老的血迹刚擦干净,新的鲜血又涌了出来。

不疼。小女生抬头看着江,忽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是我连累大家了!你的手也出血了!

江看看自己的手,十个手指头都是血淋淋的。

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个个却又是如此懂事的孩子们,江强忍着内心的波澜。他摸着小女生的头,轻声说道:老师没事!就一些皮外伤。是老师对不起你!对不起大家!是老师没有照顾好你们!对不起!让你们受伤了!

江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旁边的几个女孩子全都“哇”地哭了起来。她们扔下手中的楼梯踏步,围过来,团团抱着江:老师,不怪你,真的不怪你。我们没事!我们没事!!

江强忍着眼里的热泪:你看你们一个个都伤成了这样,怎么会没有事呢?

几个男生,也都围了上来,他们也团团围着江,抱着江,一个个流着泪:没事,老师!我们都是山里的孩子,皮糙肉厚,过两天就好了!李小丘哽咽着说。

板寸头默默地闪身,进入了一片密林。不大一会儿,他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些绿色的叶子。

他把这些绿色的叶子分给孩子们:你们大家把这些叶子揉碎,把叶子的汁水涂在伤口上,可以止血消炎了。

江也接过一片,叶子上好像还有一些小刺。他看了板寸头一眼。

板寸头对江点点头:相信我,这座大山里遍地都是草药。

江也点点头。他拉过最先摔倒的那个小女孩:同学,来,老师帮你。

小女生扬起头:老师,我叫金花。

哦,金花。很好听的名字哦。江说。手里将绿叶碾碎,然后将浓浓绿绿的叶汁,涂在金花脸上的伤口上。

说也奇怪,一直在流着鲜血的伤口,不大一会儿,竟然就真的止住了血。

可金花背上和臀部的伤口,江就没有办法处理了。

老师,我来吧。一个女生看出了江的为难。

好的。江看看周围,同学们都在互为处理伤口。

板寸头拿了一些已经捣碎的草药过来,递给江。

我不用。谢谢。江说道。然后转身,看着这堵高高的笔陡的黄土坡,沉思着。

牙儿。板寸头叫黄头发。

黄头发站在一旁。他背着一个大大的脏兮兮的白色帆布包。

把包放下来。板寸头说。

板寸头打开包,翻出三把长长的螺丝刀,一把榔头:给!给!他递给江和黄头发每人一把螺丝刀。

江和黄头发会意。三个人转身,爬上黄土坡,俯身,用螺丝刀使劲地挖那些小小的脚窝窝。他们要把这些脚窝窝再挖大再挖深些。

三个人正挖得热火朝天,忽然身后传来同学们的哄然大笑。

江诧异地扭头,只见同学们正望着自己笑得前俯后仰:怎么了?江莫名其妙。

江回头,继续俯身挖。身后的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江再次扭头:同学们,你们怎么了?

老师,你和叔叔的屁股!孩子们异口同声地指着江。

屁股?江摸摸自己的屁股,吓了一大跳!自己的手居然摸到了自己的内裤!他扭头一看,原来是自己裤子开花了。手摸过去,才发现,屁股生疼生疼的!

江再看看板寸头的屁股,不禁哑然失笑:板寸头居然穿着红内裤。

板寸头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红裤头,马上不好意思起来。他笑着低声连连道:本命年!本命年!

几个男同学爬了上来,夺下江他们手中的螺丝刀:老师,我们来挖吧。

在这种陡坡上作业,还是相当消耗体力的。男同学轮番上阵,随着土石不停地滚落,那些原本又小又浅的脚窝窝,在孩子们螺丝刀的一阵猛攻之下,变成又宽又大又深的台阶。再经过榔头的一番猛敲猛打,也就愈加的结实了。

后面的队伍,等下经过这里的时候,应该就不会有大的困难了。

让孩子们稍事休息后,继续下行。

到达姑娘山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两点多钟。

高耸入云的姑娘山山脚下,有俩个头戴大大的竹顶笠的人,坐在路边的岩石上。这俩个人光着膀子,下身穿着蓝色的大大的短裤,旁边摆着两个旧箩筐。

看见孩子们过来了,这俩个人连忙站起来,他们一人端起一个箩筐。孩子们经过的时候,他们就从箩筐里拿出什么塞到孩子们的手里。

因为下了仙人崖后,到姑娘山这一段路,相对要稍稍好走些,所以,江是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等江走进,定睛一看,吓了一大跳:眼前这两个**着上身穿着肥大短裤的,哪是什么男人,分明是两个身材矮小瘦弱,黑黝黝的女人。看样子,四五十岁的光景。她们怀里抱着的,是大半筐烤熟的土豆。

见江过来,一个女人从筐子里拿出四个小小的土豆,露出黄黄的牙齿,冲江灿然一笑:老师,给你!虽是袒胸露背,但俩个女人,坦然自若,脸上没有半点羞涩。

江惊鸿一瞥,匆匆接过小土豆:谢谢!

手中的四个小土豆,还是温热的。

俩个女人若无其事地笑着:没得关系!

孩子们一边赶路,一边咬着小土豆。

姑娘山没有路。

江领队,在前面努力地搜寻着前面队伍留下的痕迹。山路异常难走。有时候,荆棘会紧紧挂住孩子们的头发或衣服。有时候,青藤会死死缠住孩子们的脚或者槽钢。有时候,孩子们会一不小心滑到。

因为是上山,所以江让队伍跟得很近。谁有困难了,旁边的人,会立即上前帮忙解围。有孩子走不动了,所有的人都会停下来等一等。

大半天的翻山越岭,孩子们本已很累。现在再翻姑娘山这样的大山,孩子们一个个更是疲态毕现。但江依然不敢让孩子们久歇,因为江知道,越是疲惫的人,会越歇越累,越歇越不想走。

大家刚开始是走半小时,休息五分钟。后来是走十分钟,休息五分钟。再后来是走五分钟,休息十分钟。到最后,孩子们东西一上肩膀,就想放下。很多孩子,干脆拖着槽钢走。慢慢的,整个队伍,简直就是一步一挨。

孩子们越走话越少。到后来,诺大的原始森林里,除了穿林细碎的脚步声,便只有密林间高高的鸟鸣声了。

下午五点十五分。登顶姑娘山。孩子们衣衫已经湿透。

同学们,我们原地休息一个小时。江看看西沉的夕阳,再看看光线已经暗淡的山谷,说。

随行的女人把长竹筒递给江:老师,喝点水吧。

江轻轻推开:我不渴。给同学们喝吧。

孩子们盘腿而坐。长竹筒在他们的手中,一个一个传递下去。

喝好水,李小丘站起来:老师,天要黑了,我们还是赶紧下山吧!

其他的孩子闻言都站了起来。

大山里的孩子,比江更懂大山。

江想想:也好吧,我们可以边走边休息!请大家继续保持上山的队形,尽量靠拢,一个都不能掉队。大家记住了吗?

记住了!孩子们齐声回答道。

天越来越暗,路越来越模糊,孩子们滑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江一边走,一边一声不响地四处察看,寻找着可以安营扎寨的地方。江知道,等天完全黑下来,就不能再走了。江必须在此之前,给孩子们找到一个安全的营地。

老师,你看下面!身后的黄旺财叫了起来。

其实,刚刚江也看到了,前面的密林间,有很多非常明亮的光束在不停地移动和晃动。只是江很疑惑,从光束上判断,那应该是手电筒之类的光,可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孩子们大概都还没有见过这般的灯光,一个个很紧张:老师,那是什么?孩子们看着明晃晃的光束,紧张兮兮地问道。

你们之前有见过这种灯光吗?江问。

没有。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压低声音答道。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江听见了华的声音。

华。江喊道。

哥。华惊喜地大声应道。

是华,崔哥,还有老村长和十几个老人,摸上山来接应了。他们手里拿着的,正是手电筒。

老村长紧紧握着江的手,苍老的声音哽咽着:老板,辛苦你了!辛苦你了呀!!

江轻轻拍拍老村长的手背:村长,没事。就是累坏了孩子们!

江疑惑的盯着他手里长长的手电筒:这个?

老村长看向身边的华。

崔哥挤到江的面前,站稳:是我们这次买回来的。我们也估计到了可能要走夜路,而且,他们以后也应该用得上,所以就买了五十把手电筒,和一大箱电池。

江赞许地拍拍崔哥的肩膀:想得周到。你们前面的队伍,都已经到了吗?

是的,哥。华答道。

你后面还有人吗?崔哥问。

江抬头看看黑沉沉的山顶:是的,我这队有二十四个同学,李老师还带着一帮孩子在更后面。

老村长的手电筒从孩子们的脸上缓缓照过,一张张乌漆嘛黑的小脸蛋:汗水,伤痕,疲惫。感觉孩子们站都站不稳了。老村长回头对十几位老村民一挥手:老家伙们,我们上,让娃们空手下山。

要得!十几位老人苍劲有力的声音,竟也是干净利落,豪气干云!

不!孩子们刷地挺直腰板,异口同声地大声喊道:我们能行!

老人们一震!老村长的手电筒再一次从孩子们的小脸蛋上缓缓照过。刚刚还疲惫不堪的孩子们,这一刻却是个个精神抖擞。手电筒的光亮中,孩子们小小的眼睛里,是满满的坚定和坚毅。

娃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但接下来还有这么长的夜路,要不,爷爷们和你们一起轮流扛。你们看行不?老村长一脸的疼爱。

不!孩子们再次异口同声:我们能行!!稚嫩的声音铿锵有力。

好样的,同学们!江平静的声音和外表下,热血沸腾。他看着老村长:村长,要不这样吧,你领着三个人,和我一起招呼同学们下山。华,崔哥和其他人都上去接应李老师他们。

要得。我们听你的安排就是咯。老村长点头道。他扭头:全哥,阿武哥,良友哥,你们三个人和我留下吧。

要得。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齐声答道。

华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个手电筒:哥,给你一个。

谢谢。江接过。

哥,时间不早了。那我和崔哥他们就赶紧先上去了。华说。

辛苦了!江竖起右手手掌。华伸手用力地和江对握了一下。

崔哥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和江对握了一下手。此时此刻,所有的兄弟情,都在这不言中。

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握手的时候,江很小声地说道。

崔哥极其认真地点了点头。

那个背水的妇女,板寸头和黄头发一声不响地站在队伍的后面。

华走到他们的跟前,伸手从背包里拿出三个手电筒:这几个个电筒给你们。

黄头发默默地接过。

背水的女人没有接:给后面的娃儿用吧,我不需要。

板寸头也没有接:我和我侄儿两个人共一个就可以了。这个你带上去给他们用吧。

华想了想,把电筒装回背包里。他深深地看了板寸头一眼:今天还是要谢谢你!

板寸头笑笑:赶紧上去吧!

队伍继续下行。老村长在前面开路。江断后。其他的六个大人,每个大人负责给四个孩子照路。一路上,老人们不停地晃动着手电筒明亮的光束,提醒孩子们:“这里是个陡坡!”“这块石头滑得很!”“这里有刺!”

但孩子们依然是跌跌撞撞前俯后仰。

夜越来越深,大山越来越黑。几只手电筒明晃晃的光,在这沉沉的原始森林里,就如同几只小小的萤火虫一般,亮着,反而有点瘆人。

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景。身边虽然有几十个人同行,但这细碎的脚步声,金属在岩石上拖过的摩擦声,老人苍老的提醒声,还有密林深处传来的、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偶然的长嚎声,在这崇山峻岭中孤独地回响,让这高山密林,顿时显得愈加的空灵,幽静和诡秘。

江走在最后面,不知不觉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十点十三分,队伍终于安全下山。

阿星领着一大帮孩子,在山脚下等着江他们下来。孩子们晃着手电筒,雀跃着围上来:“阿东!”“有才!”“花花!”“萍儿!”他们互相呼喊着,抱在一起。

我们成功会师啰!我们终于成功会师啰!几个高年级的孩子欣喜若狂地抱在一起,嚎叫着。

孩子们不肯睡,要等大家都下来了,才肯睡。阿星憨笑着,无奈地说。他扭头看着这些欢呼雀跃的孩子们:华哥去接应你们之后,这些孩子吵吵着,也非要我带他们上山去接应你们。我拗不过,只好把他们带到这里等你们。

孩子们都没有见过手电筒,他们嬉闹着,好奇地抢着用手电筒明亮的光去照对方的眼睛。

大米呢?江问。

大米那些妇女她们早早扛学校里去了。华答道。

嗯!江顿顿:还有其他孩子呢?

全部露营在我们上次宿营的那个水潭边。华说,然后他回头看了一眼:哥,你看!华惊喜地叫道。

江也回头,在那黑漆漆的山巅,很多光束时隐时现。

李老师他们也已经在下山了。

这边的孩子们,不等江他们吩咐,他们俩个人一对,俩个人一对,已经自发地哄抬着楼梯踏步和槽钢,嘻嘻笑笑,打打闹闹,兴高采烈地往营地走。先前的疲惫,现在都烟消云散了。

很快就到了营地,原本一些已经睡着的孩子也醒了过来。这些孩子们又是好一顿闹腾。这一刻,对于他们来说,辛苦和疲惫一点都不重要。虽然翻山越岭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但这一刻,他们感受到的,却是全新的,跟以往完全不同的心情体验。

夜色更浓。

高海拔的大山里,凉意阵阵。

江让老村长和几位老人去帐篷里休息,但老村长死活不肯,几位老人,一定要坐在路边,等着李老师的队伍平安归来。

我们几把老骨头,从上面下来,倒不是什么事。但要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再从这些个老藤上爬上去,那可就难咯!老村长笑呵呵地看着江。

是啊!其他几个老人回头看看黑沉沉的鬼见愁,也笑着附声道。

顿顿,一个长髯飘飘的老者道:我们这帮老家伙啊,可就要等着你们的楼梯做好,才能回家咯!

那也没有问题的。楼梯几天就可以做好了。这几天,你们可以住在我们的帐篷里。江看着眼前这些乐观的老者:等楼梯做好了,老村长亲自领头,你们几位长者,第一批登上去。

那可就太好啰!老人们爽朗地大笑着。

江陪着老村长他们坐在岩石上,聊着聊着,深深的疲乏上来,后来居然靠在岩石上,睡着了。

也不知道是睡了多久,一阵沸腾声,将江惊醒。江睁开眼,眼前灯光乱舞,孩子们欢腾成一片。

是李老师他们到了。

江看看腕表:已经是两点八分。

楼梯和槽钢等原材料,全部堆在一棵大树旁边。此刻,原材料旁边,围着很多人。

江挤进去,地上并排躺着俩个从头发到衣服浑身湿透,双目紧闭的孩子。李老师正蹲在俩孩子旁边,用一片大树叶,给孩子们快速地扇着风。旁边几只手电筒,照在孩子们湿漉漉的脸上。

一个是子韬。另一个江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们怎么了?江蹲下去问。两个孩子都是鼻青脸肿的。

李老师抬起头:他们没有事情,只是累坏了。

子韬睁开眼睛,还是那么倔强的眼神:老师,我没事。说完,挣扎着要站起来。

另一个孩子闻言也睁开了眼睛,也挣扎着要站起来。

哎,你们两个家伙给我好好地躺着,再休息一下再起来。李老师赶忙制止道:李强,你过来!

李老师把手中的树叶,交给李强:给他们再扇扇!

李老师拉着江,挤出人群。

李老师,他们?江狐疑地看着李老师。

李老师苦笑着,摇摇头:这俩孩子呀!简直就是俩头小倔牛!

刚开始的时候,子韬还是走在李老师的这队队伍的最前面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子韬慢慢地,就落到了最后。

李晓峰在子韬的前面。这孩子的身材,矮小单薄。他扛着的,也是两根四五十斤重的槽钢,一路上显得相当吃力。

姑娘山才爬到一半的时候,李晓峰就落到了子韬的后面。就连黄小丫都在他们两个前面了。尤其是这个李晓峰,完全是一步一歇,严重地拖累到了队伍行进的速度。

在一个长长的陡坡上,李晓峰痛苦地挣扎了老半天,好不容易壁虎般快爬上去了,结果实在是虚脱了,脚下一软,人和两根槽钢,又咕噜咕噜滚到了坡底。

又累又疼的李晓峰彻底爆发了,他四仰八叉地躺在山坡上,死活赖着,不肯再起来。

一个女人见状,一声不响的滑下去,默默地扛起李晓峰的槽钢。

这时,子韬扔下自己肩上的槽钢,也飞快的滑下山坡。他一言不发地挡在女人的面前。

李晓峰,你起来,自己扛。子韬看着赖在地上的李晓峰,冷冷地喊道。

李晓峰愤怒地看着子韬:老子扛不动了!老子不扛了!!

子韬还是那样冷冷地盯着李晓峰,冷冷地喊着:李晓峰,你起来!自己扛!

老子说了,老子扛不动了!老子就是不扛了!你想怎样?!李晓峰也爆发了,他愤怒地咆哮着。

子韬瞬间暴怒了。他走上前,拎着李晓峰的胸口,咆哮着:你起来!

于是,俩个血气翻涌的小子扭打成一团。

旁边的女人赶紧放下槽钢,但她完全制止不了这两头盛怒的小蛮牛。直到李老师闻声赶过来,才将二人分开。但俩个人,都已经是鼻青脸肿。

你们俩个还有力气打架,看来是还不累哦!李老师微笑着:那架也就不用歇着了,扛着东西走吧,两位!

走就走!子韬站起来,一声闷哼,扛起槽钢,转身扑向陡坡。

李晓峰也咬牙切齿地站起来:走就走!他使出吃奶的力气,哼哼嗤嗤地将两根槽钢,费力地丢到自己的肩膀上。

但他是真的累了!虽然嘴巴倔强,但身体撒不了谎。在长长的陡坡上,他每抬一次腿,都是异常的艰难。

子韬在他上面,回头看着李晓峰步履艰难,他缓缓地,向李晓峰伸出了他的小手。

滚!李晓峰打开伸到他面前的小手。

但面前的小手又倔强地伸了过来。

我说滚开!李晓峰喊道,再次打开伸到他面前的小手。

但面前的小手依然倔强地伸了过来。

李晓峰抬头看了子韬一眼。随着李晓峰的脚下一滑,他扑到的时候,本能地伸出手,拉住了面前的那双小手。

两双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子韬使劲地拉着李晓峰,拼命地往上爬,往上爬......

李老师看着那俩个小小的努力的身形,微微笑了。

......

哦,原来如此。江轻轻说道。

对不起,叔叔!子韬的声音。

江回头,子韬和李晓峰站在自己的身后。子韬满眼的惶恐。

子韬,虽然你打人是不对的,但是一路上你的表现,依然很棒!你的独立,坚强,勇敢和不放弃的精神,是我们所有人的楷模!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江搂着子韬的后背,语重心长,眸光闪动。

老师,我也错了!李晓峰低下头,轻声说道:要不是我拖拖拉拉,害得大家等我,我们也不用这么晚才下来的。

不,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都是好孩子!你们的表现已经超级出色!李老师动情地说道。

华!江叫道。

哎,哥。华打着手电筒小跑过来。

华,赶紧领着同学们去潭边洗洗睡吧,大家都累瘫了!江说。

好嘞,哥!华答道。

天已微亮。高远的夜空,点点星光朗朗。

水潭边,孩子们三五个背靠背,围成一圈,头靠着头,酣然入梦。

第二天。

江被一阵刺耳的马达声吵醒。江眯着眼睛,抬手看了看腕表:九点四十五分。

九点四十五分?!江一骨碌坐起来:怎么会睡得这么死!

江的帐篷安扎在水潭附近的树林里。他钻出帐篷,金色的阳光从高高的林间洒落,晨风中的轻轻摇曳树叶,在阳光下,闪着娇艳欲滴的绿光。

身边早已空无一人。江在潭边匆匆洗漱一番,便赶紧上山,往鬼见愁的绝壁赶去。

等江赶到绝壁之下的时候,老村长他们一班老人,正在崖边,用几块花塑料雨布,几根毛竹,搭建一个简易的帐篷。帐篷前面的发电机在轰鸣。电焊蓝色的弧光闪烁,楼梯的基座居然已初见雏形。

华,崔哥,阿星和阿良他们围着板寸头,扶槽钢的扶槽钢,扶踏步的扶踏步。大家有条不紊,各司其职。而孩子们,自然也早已不见了踪影。朗朗的书声,从高高的崖顶,从清朗的阳光中,从翠绿的原始森林里,悠悠传来。

老板,需要我做什么?电焊弧光停下来的时候,江问板寸头。

板寸头放下面罩和电焊钳,站起来:老板,你叫我阿乐吧。我的伙计叫牙儿。也是我的亲侄子。

江笑了:那你也不要叫我老板了。我叫江。这四位是我的好朋友。江指着崔哥:这位是我们的老大哥,崔哥。这位是华,阿星,阿良。

阿乐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现在算是正式认识了!

阿乐摇摇槽钢:江,你看看,楼梯的基座这样固定,有没有问题?

四个又大又厚的正方形铁块,每个铁块的四角,用四根又粗又长的膨胀螺丝,牢牢地固定在地上坚硬的岩石上。四根槽钢牢牢地焊死在这四块又大又厚的正方形铁块上。崖壁上,每隔一米的高度,也如这地上的基座一般,用四根同样又粗又长的膨胀螺丝,平行固定着两个又大又厚的正方形铁块。两个正方形的铁块上,各自牢牢地焊接着一根短短的方钢,方钢的另一头,则分别i牢牢地焊接在,靠着岩石的两根槽钢上。

江用力的摇着竖着的槽钢,完全是纹丝不动。

可以。很坚固!江说道:那我们继续吧。

工程的进展比预想中的要慢。阿乐做事情非常的细致,每一个焊点,每一条焊缝,他都是反复敲打,精益求精。牙儿主要负责安装崖壁上的固定铁块。但绝壁上岩石非常坚硬,冲击钻打孔的时候,刚开始老跑钻,等打进去了,时间稍稍打长点,钻头就转不动了。江在牙儿旁边,拿着一个矿泉水瓶,要不停地往钻眼里倒水。

天渐渐暗了下来。牙儿从一个箱子里拿出电线和灯泡。他拧上灯泡,插上插头,一百瓦的电灯,霎时间让这暗沉沉的森林,变得灯火通明起来。

深夜十二点,下班。焊好了十四步楼梯踏步。(一个坡面七级踏步,也就是完工了两个坡面。)大约五米高。

老村长他们在明亮的灯光中,互相拉着手,走上楼梯。他们在踏步上使劲地跺着脚,把铁踏步跺得咣咣响;他们使劲地摇晃着楼梯的扶手,扶手自然也是纹丝不动:这家伙真结实!他们纷纷啧啧地称赞道。

七天后,楼梯的主体工程全部完成。进入楼梯最后的延伸工作。

两根四米长的槽钢,水平伸出,一头牢牢地焊接在贴着崖壁的两根槽钢上,一头牢牢地焊接在平整光滑的崖顶岩石上、两米远一个的固定铁块上。再焊上横向龙骨,龙骨上焊上铁板,焊上一米五高的栏杆,焊上三米高的棚顶,篷顶上锁上铁皮瓦。

一座整整三十米高的,雄伟,坚固的铁楼梯,在这高高的绝壁旁,拔地而起!

连夜刷油漆。

阿乐,牙儿和阿星三个人一组,从上往下,给楼梯,固定铁块,膨胀螺丝刷上一层红色的防锈漆。

江,华,崔哥和阿星四个人留在崖顶。四个小时后,防锈漆干透了,他们从上往下,再给楼梯,固定铁块和膨胀螺丝刷上一层银灰色的自干油漆。

第九天中午,楼梯上的油漆完全干透,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老族长和李老师从楼梯上缓步走下来。他们是这个楼梯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批客人。

老族长一下来就紧紧抓着江的手,热泪纵横:年轻人呀,我差不多有四五十年,没有下过这个崖壁了。我要感谢你呀!我代表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娃儿,感谢你们这些年轻人!你们让他们的上学之路不再恐惧,不再凶险!也是你们,让他们,让我们这些老家伙,走出去的脚步,不再那么艰难!谢谢你们呀!老人对着江深深一鞠。

江慌忙拦住:要不得族长!要不得!您千万别这样!我们也是受人之托,举手之劳而已。

老村长看看高耸的楼梯,回头对江说:老板,要不,你给这楼梯写个名字吧。

哥,这个可以有。华笑着看着江。

江想想,快步走到油漆桶旁边,拎起银灰色的油漆。大家都跟着江。

江来到楼梯前,拿起板刷,在蓝色的铁皮瓦上,写下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青云梯。

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李老师含笑,深深地看着江。

阿良说:哥,你这个名字起得可真是有水平呀,青云梯的青云既是阿云的名字,又有青云志和平步青云的含义在里面。高!实在高!阿良调皮地向江伸出了大拇指。

江轻轻拍拍阿良的肩膀,笑笑:族长,老村长,李老师,你们带领着我们上去吧。

好的。老村长微笑着应道:族长,你走前面。

那四个娃儿,葬在什么地方?老族长问老村长。

老村长一怔,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就在右边的那片树林里。李老师答道。

老族长沉吟了半天,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算了,今天还是不过去了吧。

老族长走上楼梯,一边走,一边赞不绝口:这楼梯真是宽敞,真是结实呀!你看,每一层还有通风口。哎呀,真好!既可以透气,还可以看看风景。哎呀,你们这些年轻人,想得真是周到呀!

这个还要感谢阿乐老板。崔哥笑道。考虑到承重问题,楼梯原本设计是七十多公分宽的。但后来在买材料的时候,崔哥和华听从了阿乐的建议:楼梯太窄,学生容易发生拥挤。可以适当加长到一米五宽,每个踏步的底下,再焊上两根承重的三角铁加固就可以了。

半个小时左右,大家跟着老族长就登上了绝壁。

老族长踏出楼梯口,走上楼梯外面的延伸通道。外面山风猎猎,老族长长髯飘飘,他一副完全不相信的表情:我这就上来了?我这就上来了?!

是的,我的老族长!老村长笑着说道:你确实已经从崖底走到崖顶了!你确实已经走上来了!

李芬笑吟吟地站在崖顶。

哎,李芬,你是女人,这个楼梯,你现在还不能走!你现在还不能走啊!老族长以为李芬要下去,赶紧正色拦着。

我知道,族长大人。我不是要下去。我是接你们去学校里吃饭。学校里饭已经烧好了。李芬没有生气,她开心地笑着说。

老族长轻轻碰了一下老村长的手臂,压低声音道:哎,我说老家伙,这个楼梯,你是不是还要选个黄道吉日,再正式投入使用?

老村长答道:捡日不如撞日,现在做好了,现在就用。早一天用,孩子就少遭一天的罪!你说是吧?

你是村长,这个你说了算。老族长笑呵呵的。

一行人兴奋地边说话边往学校走。还没有到学校,大家就闻到了浓浓的诱人的肉香。

大家走进学校,孩子们有些趴在桌子上休息,有些在看书,有些三三两两地在玩耍。

高高的灶台上,一只大锅正冒着腾腾的热气。

五朵像只小蝴蝶一般飞过来:叔叔!叔叔!她一把抱着阿星的肥腰。

阿星也紧紧地环着他的五朵,笑得眼睛连条缝都找不到了。

你们坐撒。你们快坐撒!灶台边,子韬的奶奶坐在崭新的轮椅上,激动地招呼道。

李芬冲江一笑:哥,子韬奶奶自己要过来,我就把她推过来了。

子韬奶奶摇着轮椅,想要过来。但因为还不熟练,所以方向把握不好,走得也慢。

江走过去:阿姨,你得这样摇。这是刹车。转方向的时候,这样转,车就会乖乖听你的话了。江微笑着教她。

子韬奶奶认真地听着看着,然后,尝试着按照江教的方法来操控轮椅:嘿嘿,好像这轮椅真的就听话多了啊!老人开心得合不拢嘴。

忽然,老人家像想起了什么,她一把拉住江的手:娃儿呀,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让我这个瘫痪的老太婆,居然还能重新坐起来!还能四处溜达溜达。老人家说着挣扎着就要站起来:娃儿,我自己的儿子对我都没有这么好呀!我要给你磕个头!我要好好地谢谢你!

江赶紧按住老人家:阿姨,你千万不要动,也千万不要这么说。举手之劳嘛!再说了,你真要感谢,就等阿云回来了谢谢她吧。

那好,那我等她回来我一定要好好地谢谢她!老人撩起衣服,擦着眼睛:族长,村长,大家伙都过来吃饭吧。

大家走到灶台旁。

我家里之前还剩有一点水竹笋,就拿出来和肉一起炖了。李芬微笑着说:族长,村长,你们大家坐那边桌子上吧,我把饭给你们端过来。

一碗白米饭,一块肉,几条笋干。饭放在面前,可没有一个人动筷子。

李芬哪!老族长哽咽着。

哎。李芬从灶台那边跑过来:怎么了,族长?

把我碗里的菜拿掉,留给孩子们吃吧。老族长的声音颤抖着,说道:我喝点汤就可以了。

老村长眼睛红红的,他默默地站起来,走到灶台边,把碗里的菜,夹回锅里。

随后,大家都默默地站起来,走到灶台边,都把自己碗里的菜,夹回到锅里。

子韬奶奶坐在灶台边,不停地擦着眼睛。

这顿饭,大家默默地吃了很久很久,才吃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