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宴席,精力旺盛的大人们聚在中堂和下堂,打扑克搓麻將的喧譁声、禾坪不时单响的鞭炮声、填满了平日里肃穆的炽昌堂。
原本只能作为议事和会客的中下两堂,难得向族人开放,允许这份属於节日的放鬆。
辛苦了一年的族人,难得拋开农事,当然不会放过这“大庭广眾”之下相聚的时光。
叶喜模家是少有的,没有参与进来的家庭。
一是夫妻两不会,二是他们从小要求儿女们不准学。
稍作午休,一家子就又忙碌起来。
灶头被蔡小燕重新点燃,柴火噼啪作响。
宣告著年夜饭的临近。
蔡小燕繫著围裙,在灶台有序的煎煮,叶喜模则给叶延明用柚子叶认认真真的洗一遍。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横屋正中的八仙桌上,早已摆得满满当当,琳琅满目。
今晚的年夜饭,和中午的没什么差別,就是多了一道通常只在年夜才会吃的“八宝饭”。
两个老人没来。
他们今年轮到去叶喜模二弟家吃年夜饭,要明天才会过来补上。
家人全部穿好新衣服,叶喜模从口袋里,笑著说道:“发红包咯。”
白天在祠堂,族人们都默契地没给自家孩子红包,纯粹是为了不要搞混。
毕竟,给自己家孩子,和给別人家孩子,当然是不一样的。
族亲间互相给孩子的红包,约定俗成都是5元,图个吉利。而自家的孩子,普遍封顶50元。
为了不会搞混,各家都默契的,没在中午的时候,发给自己家人。
虽然家人封顶50元,但叶喜模却不是,他给三个孩子,都是百元大钞。
这算是叶喜模和蔡小燕无声的,对叶兴的偏爱。
自从收养回来,叶兴就格外懂事,除了学习上的必需开销,从不主动提任何销。
平日里塞点钱给他,他也不收,总是说还有还有。
但谁家的小孩,不希望有点小钱压在口袋,所以,叶喜模总会在过年的时候,给叶兴发一个大大的红包。
至於叶晓晓和叶延明这两个亲生的100嘛......
反正过了十五,再统一回收。
顶多就是让他们过过拆红包的手癮。
担心他们在十五之前出去?夫妻俩从来不担心。
叶晓晓懂事,不会,而叶延明则被夫妻嚇说,如果十五之前拆红包,来年就会少收很多。
虽然红包多少,对於不能留下的他毫无意义,但他就是觉得,自己不能少,太少,会被其他小伙伴笑话。
“谢谢爸妈,祝你们心想事成,心想事成,心想事成。”叶兴接过红包,一连说了三遍“心想事成”。
他就喜欢这个词,简单又包罗万象——想要什么,爸妈自己挑。
“好,也祝你今年考个好大学,来,起筷。”叶喜模欣慰地拍拍他的肩。
“哥,”饭桌上,叶晓晓似乎憋了好久,刚拿起筷子就忍不住小声问,“那个奖学金......你有信心吗?”她的眼神亮晶晶的,带著点平时少有的、对“钱”的关注。
蔡小燕正熟练地撕开盐焗鸡,金黄的鸡皮包裹著嫩滑的鸡肉,香气四溢。
“你哥肯定没问题。”她语气篤定,把一只大鸡腿夹到叶兴碗里,“兴啊,加油。最好拿个头名,多拿点钱。
等上了大学,手头宽裕些,也不至於在同学面前露怯。”
叶兴嚼著香喷喷的鸡肉,沉吟了一下:“燕姐,头名不好说,第二名嘛......应该稳的。”
在淞口中学读书的那个同族高三生,叶兴很了解,成绩向来平平,超过他问题不大。
关键是叶泽坤,那小子说是没考上重点才復读的,真假难辨。
如果是真的,他多学了一年有优势;如果是假的......那自己的“金手指”优势可就大了。
“哦哦......”叶晓晓应著,声音不知为何越来越小,带著点不易察觉的失落,低头戳了戳碗里的米饭。
叶兴看著叶晓晓,感觉她有点奇怪,於是鼓励道:“晓晓,这样,如果你考到东中,我奖金分你一半,然后,我再给你奖励。”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