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又烧了
清晨的阳光穿过仓库高窗的铁柵。
这里被临时改造成了新阳厂最机密的实验室。
秦思源正俯身在一张铺著绿色绝缘胶垫的工作檯前,她的面前摆著一个巴掌大小的电路板。
这便是那台未来机器的“供血系统”的第一个样品。
电路板用的是最原始的环氧树脂板,上面爬满了粗壮的铜线和各种顏色的电子元件。
焊接点饱满而笨拙,带著十足的手工感。
一块老式的“英雄牌”万用表连接著电路板的输出端,黑色的指针在一个狭窄的区间內微微颤抖。
旁边,一台硕大的电子管示波器屏幕上,一道绿色的光带正在平缓的延伸。
“加大负载。”
秦思源的声音带著一丝疲惫,头也不抬的命令道。
旁边一个年轻的技术员闻言,转动一个接满了电阻丝的旋钮。
隨著负载的增加,示波器上的那条绿色光带开始出现细微的毛刺,像是起了波澜的湖面。
秦思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突然,“滋”的一声轻响,一股青烟从电路板上一个不起眼的电阻上升起,伴隨著一股焦糊味。
示波器上的光带瞬间变成了一团杂乱无章的狂草。
“停!”
秦思源立刻喊道。
技术员手忙脚乱的切断了电源。
实验室里再次恢復了寂静,只剩下那缕青烟在光柱中缓缓盘旋、消散。
又失败了。
这已经是三天內的第五次。
秦思源用镊子夹起那个烧毁的电阻,它的表面已经焦黑。
她把它放在一旁的玻璃皿里,那里已经躺著四个一模一样的“户体”。
问题很简单,持续高负载下,电路的稳定性会急剧下降,最终导致元件过热烧毁。
她拿起林涛留下的那张草图,图纸的边缘已经被她摸得有些捲曲。
上面的设计堪称完美,每一个迴路的逻辑都无懈可击。
可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
她和几个技术员已经把能想到的办法都试了一遍,更换了不同厂家的元件,甚至微调了几个电容的数值,但结果都大同小异。
林涛就在这时走了进来,手里还提著两个铝製的饭盒。
他没有发出声音,只是静静的站在门口,看著工作檯前陷入沉思的秦思源。
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玻璃皿里的焦黑电阻,也闻到了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糊味。
他的目光扫过那块电路板。
“红星,启动热成像分析。”
指令在脑海中下达。
瞬间,眼前的电路板在他意识中变成了一副彩色的热力图。
大部分区域是代表低温的蓝色和绿色,但在几个关键节点上,却呈现出危险的橙色和红色。
“分析报告:在模擬高负载工况下,由於元件布局过於紧凑,热量传导发生叠加效应。电阻r17周围空气流通不畅,实际工作温度超出其安全閾值百分之三十五。”
“结论:设计无误,工艺布局存在缺陷。解决方案:调整r17、c8、q3三颗元件的物理位置,增加散热间距8毫米。”
答案简单得近乎可笑。
不是设计的问题,也不是元件质量的问题,仅仅是焊接时,为了追求美观和紧凑,把几个发热大户挨得太近了。
这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凭藉直觉就能发现的陷阱,但对於一心扑在理论和电路逻辑上的秦思源来说,却成了一个思维盲区。
林涛没有说话。
他將其中一个饭盒放到旁边的桌子上,自己拧开另一个,用筷子夹起一块酱色的红烧肉放进嘴里。
肉燉得很烂,是工厂食堂老师傅的拿手菜。
“先吃饭吧。”
林涛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人是铁,饭是钢。”
“林厂长,我—””
秦思源这才回过神来,看到林涛,脸上露出一丝愧疚。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