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机厂的车间里,空气中瀰漫著机油和金属切削液的味道。
巨大的6135k-2柴油机被完全拆解,零件摆了满满一地。
缸体、曲轴、连杆、活塞,每一个部件都在昏黄的白炽灯下泛著油腻的光泽。
车间角落里,一台老式的鏜床正在加工气缸。
操作工老赵戴著厚厚的帽,手握操纵杆,控制著鏜刀在缸体內缓慢旋转。
铁屑混合著切削液,从加工部位不断涌出,在水泥地面上匯成一滩黑色的污渍。
“林厂长,这缸体鏜得怎么样?”
老赵停下机器,用抹布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四月的天气还有一股寒意,但车间里几台大功率设备同时工作,温度比外面高出不少。
林涛走到鏜床前,用手电筒照著刚刚加工完的气缸內壁。
光滑的金属表面在光束下闪闪发光,没有明显的刀痕和划伤。
他拿起一把游標卡尺,仔细测量著缸径的尺寸。
“135.02毫米,误差在0.02以內,合格。”
林涛满意的点了点头。
按照原厂技术资料,这台柴油机的標准缸径是135毫米,经过鏜削加工后,需要配用加大0.5毫米的活塞。
车间另一侧,几名工人正在清洗曲轴。
这根长达一米多的钢製部件是整台发动机的心臟,任何细微的损伤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工人们用煤油仔细擦拭著每一个轴颈,然后用千分尺测量磨损情况。
“涛哥,主轴颈磨损0.08毫米,连杆轴颈磨损0.12毫米。”
技术员小刘记录著测量数据,字跡工整的写在一张油污的记录纸上。
“按照技术標准,需要重新研磨。”
曲轴研磨是一项精密工艺,海峰市只有拖拉机厂有这样的设备。
林涛安排王红林联繫那边,准备將曲轴运过去加工。
最关键的涡轮增压器製造工作在车间的精加工区域进行。
这里相对安静一些,只有车床主轴旋转的嗡嗡声和刀具切削金属的细微摩擦声。
李明华穿著白色的工作服,戴著护目镜,正在车床前加工涡轮叶轮。
这是整个增压器最复杂的部件,八片叶片必须保持完全一致的角度和厚度,任何偏差都会导致高速旋转时的振动。
车床卡盘夹著一块直径120毫米的耐热钢圆坯,刀具以每分钟800转的速度缓慢切削。
每切削一刀,李明华都要停下来用卡尺测量,確保尺寸精確。
金属屑呈螺旋状从刀刃处飞出,在车床的防护罩上发出细密的撞击声。
“明华,叶片的厚度控制在多少?”
林涛走到车床前,看著那个正在成型的叶轮。
“按照图纸要求,叶片根部8毫米,叶尖5毫米,过渡要平滑。”
李明华擦了擦护目镜上的油污。
“这是第三个了,前两个都因为厚度不均匀报废了。”
精密加工的难度远超想像。
1980年的国產车床精度有限,主轴跳动、刀具磨损、温度变化都会影响加工质量。
每一个叶轮的製造都需要工人凭藉多年的经验,通过手感来控制进给量。
等到了中午车间里的温度逐渐升高,也不知道是设备散发的热量让空气变得闷热,还是他们过於紧张的操作。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