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 第264章 大迁移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264章 大迁移

作者:夏天的葡萄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24 00:53:39

第264章 大迁移

不过,定价太过夸张也不行。

顶尖的权贵就那么一点。

如果买得起的人数量不够多,就比如让大部分民间避难所,连一个治疗名额都买不起。

那也就失去了开放的意义。

“把一个普通人在游戏内8小时的收入,作为衡量单位。”

“固定兑换比例为一个工作日,等于1千克基本食物。”

“作为最高等级延寿20年的医疗服务,可以定价为十亿个工作日,或者120万吨普通物资。”

“其余按照病症种类和严重程度,相应降低一部分的价格。”

“形成一条以此价格,向权贵富豪提供医疗服务。权贵富豪再用普通物资,向他们所在的避难所普通居民,收购游戏币的链条。”

苏武仔细勾勒着这张以游戏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利益网络。

小心翼翼的对其中的设定,进行查漏补缺。

开放游戏币兑换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要允许使用物资兑换同样的服务。

后者存在的目的。

其实是作为对游戏币价值的锚定。

以官方的名义,向所有人宣告,一个工作日的游戏币,可以固定换算成多少其它物资。

同时,如果使用物资兑换医疗服务的话,还要再额外增加20%的手续费和负责运输。

以此凸显游戏币的便捷和重要。

间接促使那些有需求的富豪,倾向于在当地向普通人收购游戏币。

“除了高端的医疗以外。”

“也可以出售网络服务,比如提供远程维修和设计指导,病情诊断,算力支持,情报交易等等。”

“还有提供武装救援和复仇服务,允许兑换体积不大的贵重物品和药物等等。”

“等到后续有了多余的运力。”

“再把包括食物在内的各种普通物资,运往东洲各地,实现对游戏币价值的托底。”

“另外,还可以和东南联盟的成员,或者其他当地的大型势力协商,从他们那里挑选代理人,代为销售各种用于回收游戏币的物资。”

苏武尽可能的将一条条能够想到的兑换渠道都陈列出来。

按照这些方式。

苏武注定要支付大量的物资出去。

换来的则是,在整个东洲获得最大数量群体的游戏玩家和游戏时长。

同时,它也是一条隐性的,无差别对于所有弱势群体和失去工作的底层人,提供最低生存保障的福利。

普通人只需要在游戏里工作8个小时,就能换取两斤食物。

或许兑换出来的食物,可能很难吃。

但至少维持生存却不会有什么问题。

“差不多就这些吧。”

将拟定好的计划,存储到人工智能的待执行日志列表。

然后对其授权,允许开始进行准备之后。

苏武轻轻松了口气。

转过目光。

重新切换到伊甸园卫星的控制后台。

网络通讯只是伊甸园卫星的主要功能之一,却不是唯一功能。

在后台上打开侦察模式。

一张从太空俯瞰地球的动态图像,顿时铺满了整个屏幕。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

是位于东洲下方那片海洋上,一团直径至少有2300公里的巨大气旋。

“那里的海面,似乎还没有结冰。”

视线在气旋上停留了片刻。

苏武隐约看到气旋的中心,似乎偶尔有闪电出现。

随后,借助卫星上的侦察组件。

他又发现气旋下的海洋深处,还存在着剧烈的地质活动。

每时每刻都持续释放着巨大的热量。

同时,那里的海面也不平静。

不时的就有数十上百米高的巨浪交替涌现。

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

哪怕一艘航母驶入进去,也只会有沉没的下场。

“幸好发生在无人的区域。”

“不然的话。”

苏武有点不敢想象。

以那种地质活跃强度。

就算是如今的农家小院,也大概率抵挡不住。

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避难所。

一旦遭遇,恐怕除了搭乘直升机从空中逃离以外,没有任何幸存的可能。

从气旋那里离开目光。

苏武看向东洲陆地。

相比于恐怖的海洋,陆地的气候似乎就温和许多。

笼罩在那一片地带的云层有厚有薄。

少许的地方,甚至接近于没有。

能够让卫星直接清晰地看到,地表那折射着阳光的冰原。

“总共有117条低温寒流。”

“暴风雪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

苏武的目光,在那些纵横交错的低温寒流上,逐一扫过。

那些是促使人类,变成如今窘迫状况的主要因素。

如果没有它们。

纵使现在地表平均气温接近零下60度。

也依然不会妨碍人类在地面重建家园。

“以后有了伊甸园卫星的预警。”

“在地表活动,就不需要再去担心低温寒流的突然袭击。”

“而有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很多行动都可以更加大胆一点了。”

这对于苏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就是可以趁着低温寒流错开的时间。

使用普通的末世前的交通工具,大规模的运输物资和人口。

虽然这个行动的窗口期可能很短。

每次最多移动几十上百公里,就必须寻找一个临时容身的地方。

但这并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

从余安市到江河市那800多公里的路程上。

平均每几十公里,就必定能找到至少一座在苏武控制下的避难所。

以那些避难所作为中转节点。

苏武完全可以大规模的将余安市那边的物资。

跨越800公里的距离运抵农家小院。

想到就做。

苏武立刻就将相关的运输计划,交付给了人工智能。

接着仅仅半秒过后。

一份详细的行程列表,便出现在苏武的面前。

“改造车辆和打包物资,都还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第一次大规模转移行动。”

“就选择10小时27分钟后,那一期空档开始吧。”

苏武定下了需要他做出的最关键的决定。

下一刻。

无数的指令,开始以农家小院为中心。

发送到几乎所有有人居住的附属避难所之中。

所谓的大规模转移行动,说是主要转移余安市周边附属避难所的物资和人口。

实际上。

在两地之间那800公里的沿途上。

每一座附属避难所,都需要同步动员。

里边的人口,也会在相近的时间内,陆陆续续的进行迁移。

以方便腾出空间,让来自于余安市周边的大部队,能够在中途有足够的容身之处。

而由此一来,导致的结果。

便是最终有整整超过4000万人口,被苏武的人工智能调动起来。

为10个小时后即将到来的大转移进行准备。

苏武的互联网上。

就此,在所有的论坛以及可供交流的地方,都开始充斥起相关的讨论。

那巨大的热度。

甚至都覆盖了那些借助伊甸园卫星,刚刚连入网络的新人的讨论声。

让他们也不由自主的关注起这场声势浩大的迁移行动。

余安市东部,80公里外。

一座临近海边的大型避难所内。

刺耳的铃声,响彻了整个避难所上下15层的每一个角落。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